债转股来了 欠债越多越光荣的趋势下谁将受益

债转股来了 欠债越多越光荣的趋势下谁将受益
2016年10月11日 15:48 号外财经

作者:袁元 编辑:号外财经 来源:号外财经网

  

  实体经济负债率的高居不下让管理层坐不住了,于是乎,一份债转股的实施意见为已经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的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

  袁元

  《号外财经》近年来,实体经济走势疲弱,很多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不得不大举负债经营,这使得国内企业的负债率直线上升。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企业部门的债务率高达170.8%,与其他国家数据对比发现,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居于首位,高出发达国家平均值80个百分点,高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平均值66个百分点。

  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例,在2015年223.27万亿元资产中,全部所有者权益为35.34万亿元,负债总额为187.93万亿元,总体资产负债率为84.17%。其中非金融企业资产总额84.70万亿元,负债58.8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9.50%,总体上十分接近70%的资产负债警戒水平。《号外财经》电力、煤炭、有色、建筑业等13个行业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其中电力生产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9.5%,商务服务业更是高达85%。

  

 面对着日趋增高的企业负债率,面对着“去杠杆、去库存”的巨大压力,管理层坐不住了,在2016年还剩下最后80天之际,国内企业日思夜盼的债转股实施指导意见出台了。

  10月10日下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并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其部分要点如下:债权人和债务人等市场主体自主协商确定各类交易的价格与条件并自担风险、自享收益;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号外财经》为了预防债转股可能导致的一哄而起的乱象,此次意见设置了债转股不得碰触的红线:4类企业不得债转股,一是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二是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三是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四是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

  说句实在话,“债转股”在国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上世纪90年代,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化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国家批准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接收相应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操作层面上,由政府指定债转股企业的范围,《号外财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按照企业账面价值接收坏账,对其中大约4000亿元的企业不良资产实施了债转股。最为关键的一条在于不管债转股之后最后损失多少,都由财政部最后来买单,也就是国家兜底。上一次债转股的实施效果可谓立竿见影,通过债转股,企业降低了负债率,得以轻装前行,而银行通过将不良资产甩给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得以大幅降低,这为1999年到2000年的股市牛市奠定了业绩增长基础,也为银行业日后的大举上市扫清了道路。

  《号外财经》时隔16年之后,国家再一次启动了债转股,这一次的债转股和上一次的债转股有什么样的不同,是很多企业、银行和投资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的话来说,本轮“债转股”将与之前的政策性“债转股”有本质差别,此次债转股最主要的特点是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操作,债转股的对象企业完全由市场主体自己选择,不像上次是由国家指定。此外,上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接收不良资产时没有做损失处理,这次债权转让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主体基于真实价值自己协商处理,对债权和股权进行市场化定价。再一个不同是上次债转股的损失有政府兜底,这次债转股在市场化条件下不会有这样的兜底存在。从法制化的角度解读,本次债转股明确规定对于4类企业不得实施债转股,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这对那些意图借道债转股来逃废债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亮起了“红灯”。

  

 《号外财经》仔细分析此次债转股的实施意见,可以看出,从中受益最大的将是处于新兴战略产业链上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光明,但是由于身处新兴战略产业如环保、中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和生产投入极高,但是产品销售市场尚待进一步开拓,导致企业负债率偏高。这些企业都是此次债转股重点支持的对象。从股市投资的角度看,处于新兴战略产业链上的企业分布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较多,投资者可对所关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所处的行业进行缜密研究,看看其是否符合此次债转股支持的行业。

  此外,以钢铁产业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产业也是此次债转股的支持重点。10月10日盘面上宝钢和武钢的涨停板已经充分透露出投资者对这一政策即将实施而给相关企业带来的重大利好。

  《号外财经》短线来看,债转股实施意见的出台给大盘反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题材。但是由于此次债转股的实施是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进行,其实施效果有待日后观察,所以投资者在炒作债转股题材时,还应密切注意盘面内外的变化,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以及美联储12月加息带给股市的利空,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