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亿到6千亿,百强到首强的"距离"

160亿到6千亿,百强到首强的"距离"
2017年12月01日 08:10 地产总裁内参

百强榜就是压力榜

文\  潘永堂 

看了11月业绩榜,很激动,很紧张,也有明显压强感!

2017年快过完了,11月的榜单,似乎已预言了房企2017年的总结报告。

图:亿翰智库的TOP50榜单(50强后就不看了)

今天房地产处于什么节点,什么温度,什么阶段,上述这张表是最好的晴雨表。

也借11月榜单,老潘随性做个简单总结。

1,感谢碧桂园,你让中国房地产迎来6000亿时刻。

碧桂园成为首个破5千亿的房企,11月单月销售500亿,按此计算,12月最后冲一把,按照“大碧”速度,突破6000亿规模,碧桂园应该有这个冲动。(一个问题是,要不要为明年预留点增长,不要破6字头,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碧桂园2018年的业绩欲望和空间。民间传闻,2018年碧桂园不排除要冲击万亿的可能,所以2017年破6也就未尝不可。)

于此同时,今年销售100亿的房企,你知道滑落到多少位了?百强名单肯定没戏了,预计将是180位左右。同时今年全年百强的100名业绩预计在150亿左右。

从160亿到6000亿,这是中国房企从100强到首强的业绩差距。

2,2017年房地产,已不是普涨机会,而是结构性机遇;是少数优秀房企的钻石时代,大多房企的黄铜时代甚至是生死关头。

老潘一直看多房地产,哪怕如今地产被调控限价搞得真个行业郁闷,但业绩的反向增长却是真金白银。

其一,尽管2017年是最严调控年,但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前10月销售额102990亿元,破了10万亿关口,11月,12月的年底房企业绩猛增长,不排除会超过2016年11.6万亿的大年。

其二,中国GDP还在6.7%的中高速增长,傲视全球各大经济体,未来人均GDP也将大幅度上涨,从2016年8800美金到2020年1.6万美金,这意味中产更有钱,中国人消费升级更有底气,同时,城镇化57.6%离70%还大有空间,同时,人们对房子改善需求的巨大需求,加上房子产品创新空间极大,细分化、智能化、院子化、园林化、科技化、颜值化、精神化……整体说来,房地产发展依旧大有空间。

其三,过去唱多房地产,大家都开心,因为那个时候是普涨,今天唱多,很多房企不开心,因为今天是结构性机遇,唯有少数优秀房企能够继续长大,大部分房企业绩不进则退,在榜单位置逐年下滑。

一个普涨的行业是不值得尊重的,今年在市场不好,调控加剧,行业总额蛋糕不增长前提下,能够逆势增长的房企,将赢得市场更多的尊重。

3,2017年让行业兴奋的三类房企:三巨头+千亿门+后起之秀

2017年中国地产的兴奋点在老潘看来,已经表现为三类房企。

兴奋点1::三国杀的碧桂园,万科和恒大,这三巨头首战3000亿之上,11月也首站4000亿刻度;

兴奋点2:所谓的“千亿龙门”,从2015的7家,2016年12家到如今2017年预计16~18家左右。短短3年间,千亿房企从7、到12,再到16~18家左右。

破千亿的兴奋度在2017年达到高潮,未来还会更多,但兴奋度也在下降,一则数量太多了,二则君不见未来6000亿、8000亿房企都来了,你再吹嘘千亿,好像也就自嗨了。

事实上,今年千亿也只是个小目标,一大批房企已经提出决战3000亿的新海拔。

兴奋点3:所谓的“黑马房企”,后起之秀。

这几年老潘被有些房企吓着了,一个超重的房地产企业竟然玩起了互联网的增速,20%增长,50%的增长算什么?一大批80%,升值100%的三级跳、连续2个业绩翻身战的房企屡出不穷。

碧桂园从476亿到破千亿,到破3000亿,到如今迎战6000亿,这是大象跳杆的宇宙级速度,另外一个小大象是融创,从880亿到1500亿到如今3000亿,这是孙宏斌的速度与激情。

再就是不太网红的央企鲁能,老潘也被吓到了,2014年据说55亿,2015年202亿,2016年606亿,2017年前11月突破806亿去年接近千亿的节奏。4年从几十亿到上千亿的闪电节奏,逆天了。

当然,2017年最网红的当属新晋的“三四线之王”,以前你都听说过,但如今一下崛起的祥生前11月已516亿,中梁672亿,今天老潘在杭州祥生总部,将深度专访祥生总裁,还原黑马背后的道路与梦想。

4,坐稳了,今天的TOP20,,绝不是5年之后的TOP20。

一定要记住,你的50强、20强,甚至10强的位置并没坐牢固。今天的TOP20,未必是5年后的TOP20。

你可曾想象,万科那么多年老大,一下2016年被恒大夺冠,2017年被碧桂园夺冠,一次易主有偶然,但两次易主就绝非偶然,这一点值得万科深思。

2018年也不容乐观。目前看拿地榜,某种意义上,今天的土储量排行就是折射未来房企销售榜,碧桂园前11月拿地总额又是大冠军,超过万科许多,而且论土地储备,目前融创作为新晋的地产“四阿哥”,手握2.7万亿全行业最多土地储备,未来融创进入TOP3是孙宏斌的本色与初心。

那么三国杀,老榜单,谁会下来?有坊间传闻,万科虽然没设置每年的销售目标,但据说,保住行业前3,这是底线。

图: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前11月拿地榜

连三巨头都有可能换位置,更不用说TOP10了,TOP20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别看你今天TOP20了,此刻的你,哪敢丝毫倦怠。

5,3000亿,4000亿是未来房企第一阵营的门票。

每个房企都想进入第一梯队。但目前看来,第一梯度也就是TOP10,未来3到5年后,前10强会侵蚀整个行业30%~40%的蛋糕。按照行业10万亿左右的盘子,差不多前10强平均要做到3000亿、4000亿这个规模量级,所以未来房企要进入或保住第一梯队位置,就必须得拿到至少3000亿、4000亿的门票。

6,未来2、3年,前30强房企将卖掉全国70%的房子

按照亿翰智库的一个预测,即未来集中度会继续加大,预计未来2-3年,前三甲企业销售业绩合计将达到2万亿元,TOP4-30房企销售金额合计约为5万亿元,前30强房企将卖掉全国70%的房子,实现房地产行业“黄金”分割点。

图:未来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分割点

目前,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企业销售之和已经接近1.5万亿,占TOP100企业销售总额6.38万亿的比例为23.1%,但更要命的是,占前十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为51.3%。所以三巨头名不虚传,他们在不断引领中国房企的新高度,不断拉开与其他TOP10的鸿沟。

7,被地产人忽略的局部指标:大房企1个城市做500亿,1个月销500亿。

我们只看到5000亿巨头和众多黑马,但我们没看到是局部指标的凶猛。

其一,碧桂园保持月销500亿的速度,1个月500亿,这让其他中小房企如何活?与之对比的是,9月以来连续3个月突破400亿\月,11月1个月突破490亿,创造单月最高,就好比是融创在秀肌肉。

其二,你以为城市单产如何了?依旧是记录众多。

比如万科在深圳一个城市前11月就销售500亿,年底计划回款做到500亿,

比如一个江苏省,中南提出未来做到1000亿,1个省1千亿,其他房企怎么看?

比如一个地级市,中南在江苏南通就做到184亿。

比如一个县级市,祥生在绍兴市诸暨县就做到近80亿。

其三,11月单月平均销售金额超过100亿的企业共有16家,均为TOP30段内房企,比如新城、招商单月销售额更是突破160亿、130亿,销售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8,三全策略:城市全区域,产品全业态,拿地全方式

如果你想做区域性房企,只要玩300亿,500亿规模,其实只需要精选城市、只要聚焦三个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一个圈,每一个圈大约2万亿多总当高,一家房企占个40分之一,也有500亿多,比如广东的时代地产,方圆地产都是如此。

但如果你要做3000亿,5000亿,你就必须一二三四都得玩,即全区域、全业态布局。

你看碧桂园一二三四五,看恒大的一二三四,看万科聚焦一二线也开始布局三线。连过去不看好的东北的沈阳,长春都不放过。而且中国的政策市带来一二三四线布局好处多,比如东方不亮西方亮。举个例子,2016年1-9月份,中南的业绩贡献基本是靠一、二线城市。但是2016年10月份到12月份一二线调控后,中南业绩继续上涨很多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功劳。

再举个例子,阳光城双斌进入之后,提出了城市全区域,产品全业态,拿地全方式的三全战略,其实冲向2千亿,3千亿的房企都得如此。

9,刚过去的11月,恭喜新城控股,招商蛇口首次突破千亿。

10,接下来的12月,2017年就剩30天了,提前预祝万达,旭辉,世茂早日跃过千亿龙门。

节点:写在房企11月业绩榜发布时

地点:清晨的杭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