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终究是大玩家的游戏

智能投顾,终究是大玩家的游戏
2017年09月07日 00:40 新金融琅琊榜

本文系投稿,作者Nicolas,不代表新金融琅琊榜观点。

自2015年以来,Fintech这个概念在中国金融界渐热。智能投顾(Robot-advisor)作为其中的重要概念,逐步在中国金融创新市场崭露头角,一些国外成型的公司例如:Vanguard、Betterment开始被业内密切关注、研究。

2015年至今,智能投顾在中国落地生根,从初创型公司、各业态的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开始了各自的实践之路。

在智能投顾的底层资产选择上,各家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指数基金为主的公募基金、海外ETF、高频荐股等。

选手陆续抵达战场

2015年,理财魔方、蓝海智投是最早一批切入这个领域的公司。前者的底层资产以公募基金为主,后者则选择了海外ETF。

随后,2016年外汇管制收紧,资金出海被严格控制。想必蓝海智投在市场拓展上十分吃力,据客服反馈,需要有海外银行卡才能合理出海,使用它们的服务。

前阵子看新闻,蓝海智投在筹备ICO项目。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定性ICO非法,要求各平台立即停止业务,这下尴尬了……

因为政策原因,同样处于尴尬境遇的公司还有弥财、投米RA。前者的业务已经基本停滞,后者增加了人民币版本的智能投顾,底层资产以公募基金为主。

另一个玩家是2016年PINTEC璇玑推出的智能投顾产品“璇玑智投”,但其业务重点不太一样,瞄准的是机构客户,通过帮助持牌金融机构开发智能投顾产品,曲线拓展市场。

去年12月,招商银行推出自主研发的智能投顾产品—摩羯智投,引发市场轰动。银行零售老大哥的出手,被认为是智能投顾真正得到了主流机构和市场认可,所有金融机构蠢蠢欲动。

传统金融机构有丰富的存量客户、资金和技术支持等优势,切入智能投顾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越观察这个市场,我也越来越认为,这是大玩家的战场。

摩羯智投发布半年后,目前在管资产超过50亿,是行业最大的玩家。

同样的规律也发生在国外,Betterment、wealthfront在智能投顾领域深耕实践5年以上。但,这两家公司的在管资产加在一起也没有嘉信理财小试牛刀一年做出来的成绩大。

时间来到2017年,上半年最大的亮点在于,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纷纷入场。

在银行领域,继摩羯智投之后,兴业银行的智能投顾上线。据悉,交通银行、华瑞银行正在准备推出智能投顾服务。此外,哈尔滨银行选择与璇玑合作开发智能投顾产品。

在券商领域,广发证券的贝塔牛、长江证券的阿凡达狗都是先行者。平安证券、东吴证券等也都相继上线了以量化选股为主的智能投顾产品。

此外,民生证券和璇玑合作,推出了底层以公募基金为主的智投产品AI投。

同样选择与璇玑合作开发智投产品的还有安邦金融,名字叫做“安邦璇玑”,可以划入保险领域。

公募基金业开始关注智能投顾。天弘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大型公募机构均有布局。华夏基金与微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力智能投顾。 

上市公司金融界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投顾产品,底层同样以公募基金为主。老牌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恒生电子也有切入。

大玩家的天下

可以说,进入中国市场两年以后,几乎所有金融业态都有尝试,整个市场巨头环伺。

同时,智能投顾市场正处于初期阶段,高技术壁垒,高牌照门槛,用户教育成本高企,利润空间十分有限。笔者的观点是,这个市场总就是大玩家的市场,并不适合小玩家参与。

事实也是如此,一些小玩家正在逐渐撤离。说实话,蓝海智投转型ICO让人哭笑不得,弥财等似乎在逐步淡出。

用四个字来形容接下来的路——任重道远。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这个市场还有哪些现实的问题。笔者也将重点论述,为何这个市场只容得下大玩家生存。

1、最大的风险,还是政策和牌照问题。

目前智能投顾行业还没有专门的牌照下方。但,产品底层选择了什么资产,就要有相应的牌照。公募基金要有公募基金销售牌照、高频荐股要有券商相关的业务资质。

去年证监会表态:“未经证监会注册,擅自从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的,证监会将依法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处罚。一旦发现互联网平台未经注册、以智能投顾等名义擅自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2017年金融监管之下,这种风险已经充分暴露—有些智能投顾平台已被直接点名。

2、打开市场仍然靠等,盈利更是遥遥无期

摩羯智投用了大半年时间将AUM提到50亿左右。某从业者表示:“招行也才做到50亿,估计市场占比能在70%以上,这个行业真是太新太小了。”

市场接受程度同样尴尬,大部分投资者只追求收益,从不看风险。这种情况,在从业者中也不在少数。

举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有投资人说,费劲投了一年,结果收益还没P2P高。其次,很多投资人都不理解FOF与智能投顾区别,认为两者并没什么差异。当然,连FOF也不懂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

这都说明,行业太新,接受程度太低,用户教育成本太高。先行者的结局很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在美国,智能投顾除了追求大类资产收益,稳健增值以外,更能解决养老金无法提现,税务优化等刚需。在中国,悲观点儿说,大部分目标投资者除了收益,不看别的。

更尴尬的是,这个业务的财务模型十分不好看。因为上述原因,存量用户十分有限,新客的获客成本又高得吓人,而基金的利润却以千分之几计算。

一位从业者透露:“一万元的在管资金,方一年的利润也就50元。而一个客户的获客成本却高达千元。现在基金行业仍处在申购费价格战之中,不打一折,用户就觉得你是在耍流氓。”

这是我说,为何这个市场只容得下大玩家生存的第二个原因。笔者不看好目前还在粗暴投放盲目获客的智能投顾公司。

同时谨慎看好走B端路线的服务商,因为持牌金融机构没有任何合规风险,同时手握大量存量客户,成本更低。

3、千人千面和交易的技术实现都很粗糙

回答前面的问题,智能投顾与FOF的区别在于,前者千人千面,会根据每个客户的风险偏好单独调仓。

要实现这个效果,投资决策必须是算法,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人脑。如果是人脑决策的话,就是伪智能投顾,倒成真FOF了。

此外,智能投顾的另一个大忌就是交易实现问题。根源在于,公募基金的申购赎回费,对收益产生的磨损不可忽视。

也就是说每一次调仓都有金钱成本,涉及QDII基金的调仓,一赎一买,可能十几个工作日就过去了。因此,还有时间成本。这些都会对最终受益造成磨损。

对公司来说,频繁调仓可以成为其炫技的资本,但对客户的收益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服务型公司还有机会

以上,是笔者观察、参与智能投顾在中国实践两年的一些思考。

非常个人化地给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其一,目前行业还是太新,整体规模不大,客户接受程度一般。大部分投资人只认收益不看风险。对于所有选手来说,任重道远。

其二,无论是从资金门槛、技术门槛、道德风险、盈利能力哪个维度看,我都十分不看好小玩家的发展。这个市场终究是大玩家的战场。

其三,同时谨慎看好走B端路线的供应商。

传统金融机构的改变还在缓慢推进中,今年能明显看到,越来越多的主流金融机构像“混改”一样和互联网公司合作。

目前,四大行已经被瓜分完毕—京东和工行合作,百度牵手农行,阿里拿下建行、中国银行则选择了腾讯。

但,仍有大量中小型金融机构、没有内设金融部门的互联网公司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在个人看来,像PINTEC这类服务型公司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它们的定位是帮上述机构和公司进行金融赋能,输出端到端的系列服务。

最近和PINTEC创始人兼CEO魏伟聊,他告诉我,他们可以和金融机构做很多事情:“打个比方,如果银行要上线一个微粒贷,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京东白条,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余额宝,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天天基金,我们可以做;银行要上线一个Betterment,我们还是可以做。” 

希望明年能看到新的变化。期待与各位讨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