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撑起汇丰晋信!丘栋荣的选股策略还能牛多久?

一人撑起汇丰晋信!丘栋荣的选股策略还能牛多久?
2017年12月27日 11:43 维基揭秘

文/柯智华

专注基金的测评研究!寻找最牛投资管理人!

运气坏到了极致,离幸运也就不远了。

2014年初,成立于2015年底的汇丰晋信,迎来了最为知名的人员变动,被称为任职时间最长的公募基金经理林彤彤,因为老鼠仓而从汇丰晋信辞职,汇丰晋信遭遇成立以来最为黑暗的时刻。

其一,没有可观的存量规模,仍是一家小公司,虽然在2016-2017年大牛市前夜成立,但至2013年底,公募规模不到百亿;其二,投研上,几乎都是一两年基金管理经验、需要被渠道认可的新人或准新人;其三,市场悲观弥漫,看不到牛市的迹象。

然而,汇丰晋信戏剧性的完成了逆转,成为赚钱效率最高、生存状况最舒服的基金公司之一,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丘栋荣的出现。

这种戏剧性,至今仍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以致有时候的闲聊,会以开玩笑说:“汇丰晋信得感谢公司创始人物林彤彤的老鼠仓,解放了汇丰晋信的投资,最终幸运的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1,赚钱效率最高的基金公司

截至今年9月底,汇丰晋信管理的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74.61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总规模98.29亿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22位;混合型基金总规模117.18亿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46位,而这两类基金的规模合计215.47亿元。

从2013年至今,汇丰晋信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一家被忽视的、最会赚钱的基金公司之一。

我们都知道,公募基金中管理费最高的是偏股型基金,按照每年1.5%的费率每日从基金资产中提取费用,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大部分在0.6%左右,货币基金最低,通常在0.33%左右。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费率最高的偏股型基金是公司最渴望的产品。

在上述215.5亿元的规模中,除了2.6亿规模的汇丰晋信恒生A股行业龙头指数基金(管理费0.75%每年),其余基金的管理费都是1.5%每年。

由此测算,这215亿元的规模每年能为基金公司带来超过3亿元的收入。简言之,虽然在总规模排名中,汇丰晋信远远落后于其他基金公司,但由于汇丰晋信旗下大部分是1.5%费率的基金,其实际赚钱能力远远高于同行。

并且,这200多亿的规模中,大部分为机构资金和之前成立的老基金。这意味着,汇丰晋信的管理费收入大部分可以落入自己腰包,而不需要拿出一半分给渠道做尾随佣金。

从赚钱效率上看,即每一亿元给基金公司创造的实际收入,汇丰晋信的赚钱效率应该是最高的基金公司之一,在目前100多家基金公司中,甚至能够排进前三名。由此,汇丰晋信过上成立以来最为舒服的日子。

2,丘栋荣一人撑起了汇丰晋信

最大的功臣是丘栋荣。截止9月末,其管理的规模合计156.94亿元,在汇丰晋信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215.47亿元的总规模中,占比高达72.84%。换言之,汇丰晋信公司的收入和命运,已经深度和丘栋荣基金的业绩捆绑。

汇丰晋信的崛起过程,正是丘栋荣的成为著名公募基金经理的历程。

2014年9月16日,丘栋荣开始担任汇丰晋信大盘股票的基金经理,两个月后的11月26日,丘栋荣有接手了汇丰晋信双核策略基金。

2014年9月底,汇丰晋信大盘股票的规模约3.5亿元,汇丰晋信双核策略的规模约4.69亿,两只基金的规模一共在8亿左右。而3年后的9月末,汇丰晋信大盘股票的规模大涨71亿元,达到74.57亿元;汇丰晋信双核策略的规模大涨75.8亿元,达到80.34亿元。

三年时间,丘栋荣一共为汇丰晋信带来了150亿,而在此期间,汇丰晋信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合计增加了157亿元,几乎全部来自丘栋荣管理的基金。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50亿元的规模中,绝大部分是无需分管理费给渠道的机构资金。

3,低PB中高ROE策略的两次爆发

回顾这两只基金规模壮大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2014年4季度,汇丰晋信大盘的净值暴涨63.68%,高收益率之下,其份额从9月末的3.21亿份增长到12月底的8.44亿份,增幅超过162%,规模则从9月末的3.51亿元变为12月底的15.13亿元。

也是在这个时候,汇丰晋信大盘第一次被机构接受,机构持有比例从2014年年中的1.31%迅速上升到2014年年底的50%,并且此后一直保持在50%以上。

第二次爆发则是今年年初至今,汇丰晋信大盘从去年底的9.87亿份,猛增到今年三季末的23.42亿份,资产规模相应的从25.45亿元增长到74.57亿元。其中,申购份额最多的二季度,汇丰晋信大盘的收益高达10.38%,再次在同类基金中领先。

而在2015年的牛市中,汇丰晋信大盘的规模反而出现萎缩,从8.44亿份下降到7.67亿份。

至于汇丰晋信双核策略,其演绎的故事基本和汇丰晋信大盘相同。

而这一切,源自于丘栋荣的低PE中的高ROE选股策略,回顾过去3年中股市的上涨行情,我们可以找到清晰的对应。

2014年四季度,PB最低的银行板块在压抑数年后彻底爆发,丘栋荣一上手就站上了风口;2015年牛市,高估值的小票回到风口;2016年熔断后则是大票小票齐飞;2017年大票的起舞在小票雪崩的对比下,就显得尤为突出,低PB中的高ROE策略再次站上风口。

这种投资策略,汇丰晋信称之为“风险定价的价值策略”。“我们运用价值策略作为选股流程,精选低估值高盈利的公司来构建组合。通过PB(市净率)来估值,ROE(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估资产质量。”

4,这种量化投资策略还能牛多久? 

作为近几年崛起最有名的基金经理之一,关于丘栋荣的投资,维基君曾和多位基金经理以及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总监进行过交流。

本质上看,丘栋荣的投资策略是一种量化投资,基于“低PB中选择相对较高的ROE策略”去挑选股票构建组合。这和基于对一家公司深刻研究反复调研后的选股有本质的区别,举个栗子,后者选定一家公司后可能就一直持有,就像有的基金经理过去十几年一直持有贵州茅台。

对于丘栋荣的崛起,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让人尊敬和学习的地方,如独立思考和坚持的品质。

运气在开始。2014年四季度以前的A股,崇尚成长股投资,此前两年成长股飞上天,而价值蓝筹则长时间被压制,这种状况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于是2014年四季度价值蓝筹第一次大爆发。

我相信2014年四季度精准的一击,一定给了邱极强的信心和坚持自己的资本。我曾经在交流中反问,如果在2013年初成长股风起的时候,邱用这种投资策略管理基金,又会是一种什么结局呢?是长时间没有收益从而改变自己的策略?还是长时间坚持自己但因为业绩不如意而被炒?

就像对的时候要遇到对的人,运气这个东西有时候能够决定命运。

厉害的地方在于求的坚持如一。在2014年市场追成长的环境中,他独立的运用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并在随后2015年的成长股牛市中,仍不为市场所影响,自始至终的坚持这种投资策略,看着小票飞上天,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那么,这种策略还会一直牛下去吗?

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个变化是,过去几年中,被低估的价值蓝筹,在近几年中股价得到了修复,且成为市场新的热点,这是邱过去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同时又是今后投资难以获得超额收益的约束条件。另一个变化是,股价严重高估的成长股,自2016年开始通过持续下跌向价值回归。

这是眼下的现状,成长股逐渐去泡沫,价值蓝筹估值得到修复。站在这个时点,决定未来股市中超额收益的关键,或许是主动选股的能力,而这正是进行量化投资的汇丰晋信所缺乏的。

5,头部基金才享有溢价

资金永远是追逐利润的,有收益变蜂拥而至,没有收益则会一哄而散。邱在明年以及接下来更长的时间,还能够一直牛下去么?在这几年中又积累了多少忠诚的资金呢?

过去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机构资金还是散户资金,都对收益最高的基金趋之若鹜,比如汇丰晋信大盘的季度申购,份额增长最大的2014年4季度和2017年2季度,都是汇丰晋信大盘收益排名最靠前的时候。

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现实,只有收益跑到前面才引人注意,头部基金才能享受市场的溢价,而持续的跑到前面,才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获得持久的地位,比如华夏期间的王亚伟,凭借重组股投资在市场上获得了绝对的认可,所以离开华夏的王亚伟,虽然业绩大不如前,但是仍然获得海量自己的追捧。

那么邱呢,完成了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吗?

最后,欢迎来小密圈深聊。

加入前请慎重考虑,不退款的,土豪请随意!聊基金,聊公司,聊人物...只要我能回答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