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1190万,37岁的深圳寻找”中年危机”出路

常住人口1190万,37岁的深圳寻找”中年危机”出路
2017年12月24日 20:05 深圳新浪房产

深圳商报 | 来源

陆剑伟 | 记者

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超大城市,深圳在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走过37年快速发展历程的深圳,正在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记者了解到,在整体框架上,深圳可持续发展已经画好了蓝图,还有很多功课可做。

1

多方面优势促进深圳成为超大城市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末深圳全市常住人口1190.8万人,较2015年末增长率为4.7%。

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深圳都称得上“超大城市”。

多年来,“深圳速度”是“中国速度”的代言。短短三十余年,深圳为什么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成长为一个超大城市?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内看,深圳是国内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城市发展和经济推动上的动力,跟传统的以政策推动、政府推动的一些城市有根本区别。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发展动力强劲,这为深圳打造超大城市做了铺垫。正是因为高度市场化,使得深圳更容易对接、融入国际化。

所谓“超大城市”,不是空间范围的超大,而是发展内涵的超大。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称,深圳将成为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超大城市。深圳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深圳必将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和支撑点。

2

到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8月5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同时发布两个文件———《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和《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建设方案(2017-2020年)》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两份意见稿,同一主题词:可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0年,深圳要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率先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到2025年,深圳成为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到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一流水平,形成一系列可以向全球推广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卓越贡献。

麦肯锡公司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中,深圳位列第一位。

深圳正式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深圳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性规划: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建设信息经济为先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均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更具影响力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建设更具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锋城市。

而这“十个城市”的定位,也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引和方向。

3

蓝图已经绘就,深圳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在整体框架上,深圳可持续发展已经画好了蓝图,那么,该怎样具体落实呢?

“深圳作为超大城市,其内核如经济活力是比较强的,民营经济在全国走在前列。但是在经济结构多样化方面,还需要强化。”宋丁说,“此外,超大城市还需要文化的支撑。深圳文化的市场性很强,文博会就是从深圳走向全世界的。但是,深圳在文化功底和特色尚需补课。”

宋丁建议: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上,深圳欠账较多。

“深圳的空间和资源有限,要以最小的空间获得最好的效果。今后的发展,深圳将不依赖土地和资源,整体上把握“创新驱动”,在创新上做足功夫,引领中国未来的创新。具体到行业,高科技、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圳更要加大发展力度,寻找新的突破口。” 邓志旺如是说。

原标题:深圳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冻柠茶 | 编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