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和机遇并存的印尼水泥市场

过剩和机遇并存的印尼水泥市场
2017年05月23日 14:07 中国水泥网

一、经济发展稳定,近期所有放缓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其人口规模2.5亿,但是区别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其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总人口中约一半在30岁以下。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不断给印尼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也在另一方面创造了旺盛的需求。据有有关专家表示,2020-2030年是印尼人口红利期。

我们回归到印尼的经济发展,虽然印尼的经济发展比不起其他一些发展迅速的东南亚国家,但是其贵在稳定,而且印尼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这一事实造成印尼的经济增长会带动需求增长远高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尼2010-2015年经济的平均增速为5.6%,虽然近几年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最新的数据显示其GDP增速再次回升。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印尼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12年之前的几年中,印尼的固投增速保持在8%以上的速度,2013年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放缓到5%,但是在2015年,2016年其固投增速再次出现回升。

此前经济的一波走软主要是受国际需求和价格影响,但是印尼国内的消费和投资的稳健增长使得其经济增长保持一个较为稳定和高速的发展势头。随着服务部门投资限制的减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的增加,印尼的经济将被注入新的活力。

二、四足鼎立的行业现状,产能集中度高

印尼的水泥行业是一个巨头垄断的行业,就目前来说前四大水泥企业几乎垄断了印尼的水泥市场。印尼目前全国的水泥总产能为9200万吨,根据我们的统计,印尼前四大水泥企业印尼水泥,印多水泥,拉法基豪瑞,Bosowa水泥占据了印尼全部产能的83%,换一个说法就是印尼全国水泥行业的产能集中度高达83%。

图1:印尼水泥行业产能占比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中国水泥研究院

三、水泥价格高,盈利水泥开始下降

在这样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印尼的水泥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根据我们跟踪的外网印尼水泥价格,50公斤袋装水泥的价格约为4.7美元,折合人民币32元每袋。至于成本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印尼的一小时劳动成本大概在8元到9元,这远低于中国,这也是目前印尼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源成本,根据我们得到的印尼煤炭价格,目前约为81美元左右,煤炭是水泥的最主要成本,而且印尼的水泥企业的技术大多采用和国内相同的新型干法,其煤炭成本占比大致和国内相同,我们稍加计算就会发现,印尼煤炭成本只占其销售价格的13%左右,而国内目前的数据是是24%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尼水泥行业的盈利状况良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举例国内在水泥行业做的非常优秀的海螺水泥,我们对比印尼水泥和印多水泥。海螺水泥已经是国内在水泥行业做的非常优秀的企业了,其盈利水平一直稳居行业首位,但是我们如果拿海螺和印尼水泥企业对比,我们会发现其毛利率水平远在海螺之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印尼水泥行业高回报。但是我们也得看到,这个毛利水平实际上是在不断下降的,这就由此引出了印尼水泥行业的过剩问题。

图2:印尼中国水泥企业毛利率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中国水泥网

四、产能过剩显现,在建规模庞大

水泥作为一个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回顾印尼的水泥年销售额情况,我们就会发现,以你的水泥销量的增长在近几年是下滑的,2011年,印尼水泥销售增速高达20%,此后的几年销量增速不断地放缓,到2016年其水泥销售只增长了1.6%,这和印尼的经济放缓是不无关系的。

图3:印尼水泥销量和增速图

数据来源:印尼水泥协会,中国水泥研究院

除了经济放缓,水泥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也是印尼水泥行业盈利水平下降的一个重大原因。我们看到,目前印尼的水泥需求量在6200万吨左右,但是其产能已经达到了9200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67%。

除了已有产能,印尼水泥已经完工其Rembang水泥厂的建设,公司公告将在2017年上半年将其投入商业运行,该线的设计产能为8000t/d。此外,中国海螺水泥目前在印尼还有3个在建和拟建项目,总计设计产能近15000t/d。其中巴鲁和北苏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马斯诺项目仍在设计规划中。原有的产能加上这些即将新进入的产能,将进一步加剧印尼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五、短期现状和未来的展望

虽然表面上看印尼市场非常吸引人。从宏观上印尼有着稳定的经济发展前景,人口结构年轻化,需求旺盛;微观上印尼水泥价格高,成本低,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印尼水泥行业的过剩情况,在短期内,至少在5年内,过剩的状况并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印尼本土由各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印尼水泥协会已经开始呼吁政府限制发放牌照,以改善印尼水泥行业过剩的现状。所以短期内盲目的跟进,继续大规模的建厂投产很可能会在印尼再次遭遇中国近年来过剩导致价格跳水的行情。

国内企业也并不是毫无机会,以收购并购形式进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只是鉴于目前印尼水泥行业的高盈利现状,并不会有太多企业愿意出售,即使有必将是高溢价。但是国内的装备企业还是有很多的机会的,如此大规模的水泥行业,中国企业凭借低价高质量的装备,完全有机会在这个市场搏杀拼得一席之地。

长期来看,我们还是看好印尼的水泥市场,目前中国的人均水泥消费量在1700公斤,但是印尼的人均水泥消费量只有230公斤。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欧美国家二战后人均水泥消费累计达12吨,人均年消费量达600-700公斤时,才会出现饱和,因此无论是从欧美的经验还是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印尼水泥市场还没有达到这个饱和挂点,不过该饱和点能在何时到来,则完全取决于印尼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稳定性 。

(以上信息来源中国水泥网,更多详情可登陆中国水泥网【www.ccement.com】查看,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致电或留言,转载请标明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