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摩托车之王” 变卖资产或为“保壳”

昔日“摩托车之王” 变卖资产或为“保壳”
2017年11月30日 10:07 长江商报

拟出售嘉陵全域45%股权等相关资产给控股股东南方工业

昔日“摩托车之王”早已没有当年雄风,*ST嘉陵(600877.SH)严重资不抵债,重复上演“卖子保壳”戏码。

*ST嘉陵11月28日晚间公布了重大资产出售计划,公司拟以5.11亿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重庆嘉陵全域机动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陵全域”)45%股权、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华光村的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有关机器设备等相关资产给控股股东中国南方工业集团(以下简称“南方工业”)。此外,出售协议生效后,南方工业将在今年年底将全部款项付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中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华光村的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相关机器设备,曾在2016年12月被*ST嘉陵试图以2.64亿元的价格交由重庆市辖区内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储备。此外,公司去年年报显示该资产被*ST嘉陵用于银行抵押贷款。

净利润如坐“过山车”

公开资料显示,*ST嘉陵是以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特种装备制造、通用机械、光电产品等为主营业务,其摩托车产销量曾多次位居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位。1995年10月13日,“中国嘉陵”5200万股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23.23元/股,成为中国首家摩托车上市公司。

然而,随着市场和公司自身经营等多方面影响,曾经的“摩托车之王”风光不再。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从1999年开始,中国嘉陵的净利润如坐“过山车”。2002年公司亏损1.07亿元,2003-2005年略有盈利,2006年亏损近3亿元。2007-2009年每年盈利在1000万元上下,2010年又亏损2.75亿元,2011年继续亏损2.53亿元,中国嘉陵因此被戴上退市风险警示*ST。2012年主业亏损,但通过转让资产盈利1474.62万元,摘掉*ST。2013年亏损2.4亿元,2014年通过转让资产扭亏盈利1150万元。2015年、2016年分别亏损1.6亿元、3.08亿元,公司股票又被“披星戴帽”。

资不抵债恐面临退市

被“披星戴帽”或许只是开始,5个月后,*ST嘉陵或面临着暂停上市的风险。

根据公司三季报,今年1-9月份*ST嘉陵总资产为17.76亿元,总负债20.06亿元。即便前三季度因挂牌转让上海嘉陵100%股权收益近1亿元,以及获得“僵尸企业”职工分流安置的财政补助资金5712万元,但*ST嘉陵仍然处在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

而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ST嘉陵必须在实现2017年净利润扭亏,且净资产为正、营收大于1000万元的前提下才可能免于暂停上市。

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南方工业以5.1亿元的超高价格接盘,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ST嘉陵今年扭亏为盈。*ST嘉陵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改善财务状况、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有利于公司突出主业、增强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公司增强独立性、规范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ST嘉陵今年年中报,作为公司参股子公司中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之一,嘉陵全域净资产为1.16亿元。出售该资产后,公司的经营规模也会随之下降。

“保壳”之路困难重重

事实上,*ST嘉陵曾用尽各种方法扭转亏势。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2年*ST嘉陵全资子公司广东嘉陵摩托车有限公司出售资产获得1.8亿元收益,同年公司参股的嘉陵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也通过出售资产获得收益约2.4亿元。两次资产处置让*ST嘉陵一度扭亏为盈,顺利摘帽。

2015年公司通过公开挂牌竞价的方式出售所持重庆卡马机电有限责任公司15%的股权,由此进账171.96万元。2016年8月,筹划龙光地产拟借壳上市惨遭“流产”之后,*ST嘉陵继续“断臂保壳”,但却未能及时力挽狂澜,在2016年年报宣布继续亏损后二度“披星戴帽”。

此外,*ST嘉陵去年曾表示“要跨越式发展特种车产业”,还修改了公司章程,将汽车零部件、电动车用增程器等产品列入产销业务之中,扩大经营范围,但收效甚微。

公司在今年中报中称,由于公司摩托车主业下滑严重,但新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还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

截至发稿,长江商报记者多次致电*ST嘉陵均无人接听。

此外,*ST嘉陵还披露了下一步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框架,公司后续拟继续筹划出售资产、现金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重大事项。主要交易对方涉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同时可能涉及第三方,构成关联交易。公司股票自2017年11月27日起继续停牌,预计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1个月。

长江商报见习记者 徐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