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银行理财

如何玩转银行理财
2017年07月19日 14:57 经济杂志

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从市场投资、选择产品、资产配置等方面分析并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也许并不难,但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多个投资市场的各类投资产品足以让众多有闲钱但缺乏一定金融知识的投资者眼花缭乱,而对于这类的投资者,把资金交给银行进行投资管理或许会是最合适的选择。

谨防假理财 银行自身产品最保险

6月中旬至7月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一定热度,多家银行保本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破5”,受众多投资者追捧。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整个6月发行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不含)以上的理财产品占据总发行产品份额的15.05%,其中以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产品居多。

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增长已出现放缓苗头,银行理财的投资规模正逐步下降。市场普遍认为,年中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热度”是阶段性、季节性的现象,随着规模增速放缓,市场基本处于稳定阶段。过了年中关口之后,银行短期资金压力将会明显减轻,银行理财收益可能会小幅回落。

对此,国仕资本研究协会特约研究员李高阳对《经济》记者称,除了有年中时间节点流动性紧张,商业银行对资金的争夺激烈的原因,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导向,资金面趋紧,银行负债成本提高;二是MPA考核将表外理财纳入考核,创新类理财产品规模骤减”。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对《经济》记者表示,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上涨,季节性原因是一方面,而整体来看,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是在不断走高的。“实际上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都在提高,市场利率的上升也带动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

因此,未来的银行理财市场还是有空间的。业内也认为,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长期收益走势仍然看涨。

在过了季节性热度的常态下,对于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而言,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风险,要找比较靠谱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或尽量选择自己了解的产品和管理机构进行投资,做到心中有数。

李高阳告诉记者,比较靠谱的机构有国有五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比较大的城商行。

在银行的声誉、规模、实力、信用等级差不多的情况下,不同的银行收益率也会有些差异,温彬建议,投资者可以在风险与期限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格上理财研究员杨晓晴认为,常态下,同类理财产品中的小型银行的收益率会稍高于大型银行。

另外,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销售渠道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主要面向较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他们大都不愿承受本金亏损的情况,目前市场上频频爆出诸如“真人假章、假人假章、假人真章”的假理财产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投资者不仅预期收益无法实现,本金也可能赔进去。

最保险的是银行自家的理财产品。杨晓晴告诉《经济》记者,为控制风险,银行会在产品的投资策略和风控管理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在投资策略方面,控制资产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以低风险、稳收益的产品如高评级债券、同业存单等为重点投资领域;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控制在相对安全范围内,如部分产品会采取CPPI、TIPP等策略,在设置安全垫的前提下再博收益。”也有部分银行以委外形式选择优秀管理人管理产品。

温彬称,就算是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也会进行评审,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比如风险等级为2级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性价比较高,此类产品标示“不保本”,但业内人士认为该产品非常安全,拿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在99%以上。

而对于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银行会加强与相关参与方的沟通和联系,如发行方和代销方,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约束各方主体。虽然收益较高,但潜在风险较大,在责任方面银行不会兜底。

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受追捧

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一般都是从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等三方面来看,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前应准确评估自身的期望收益、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对流动性的需求情况,权衡好三者的关系,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产品。

银行在发放理财产品时,会详细披露所投资项目的信息,即这个项目的投资期限、投资收益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包括对这个项目的担保的措施。除此之外,温彬认为,银行还要披露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比如市场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等。

温彬表示:“从产品的投资期限来看,有些家庭可能近期对资金的要求并不大,闲置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买的产品期限可以长一些,毕竟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在安全性方面,高风险高回报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李高阳建议,风险偏好保守的投资者可以买保本的理财产品,比如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或者是投资于国债、货币基金这一类的理财产品;而风险偏好相对激进的投资者可以买跟股票或期货挂钩的理财产品,还有在华外资行发行的和美元、欧元等外币挂钩的理财产品。

另外,还有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包括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一般在5%以上,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最高年化收益高达20%。在杨晓晴看来,大行销售的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更受投资者的欢迎。

一般来讲,首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到银行网点现场面签,由于每个人的资金情况都不同,对于具体买哪些或哪类理财产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李高阳建议在选择产品之前先做一下风险测评,每家银行的各个网点都有风险测评,“理财经理会根据你风险测评的结果推荐适合你的理财产品”。此外,现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层面和市场渠道发展很快,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购买或通过手机银行购买。

作者:许亚岚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