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了手吃了土,“消费金融”还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了吧

剁了手吃了土,“消费金融”还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了吧
2017年11月14日 20:35 经济杂志

消费金融(consumer finance),是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凭借着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在近年来发展可谓风生水起。

150万亿消费金融从何而来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普及,愈加推动金融发展,让普通的消费行为与众不同。那些身边总是抱怨“吃土”的朋友依旧有停不下的购物节奏,电子产品“发烧爱好者”总能第一时间满足自己需求,小到一瓶水,大到一套房,消费金融正悄然进入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就像把一年的工作拆到12个月里一样,会轻松些。”刚工作没几年的小胡看上了一款5000多元的手机,他打算分12期购买,相当于每个月花一顿火锅的钱,提前获得一个高档手机的享受,如今这样的消费行为越来越普遍。

1快速崛起 水到渠成政策红利所致

 消费金融的快速崛起,除了受到政府政策红利的驱动外,背后既有强大消费动力做支撑,又有庞大的消费信贷需求为预期,尤其是我国经济结构和消费人群结构的良性变动,撬动了消费金融这片万亿级新蓝海市场的蓬勃发展。

消费力发展所致

 可以说,消费金融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形势忧喜参半,忧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成为新常态;喜的是居民收入增长连续三年跑赢GDP增速、经济结构转型成效显著。抛开‘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的包袱,中国正逐渐从‘生产型国家’向‘消费型国家’过渡,消费经济时代悄然而至。

供需关系所致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需关系来看,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群体正在成长,一方面他们受制于初期收入水平的限制,有意愿通过超前消费获得金融服务;而另一方面,互联网与电商的渗透率逐步加深,无论是分期还是白条,年轻群体使用消费金融产品渠道增加,场景也在不断完善丰富,从而推动行业规模的快速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新社会主要矛盾很有必要,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体现在物质之上的文化与精神追求。参观一个艺术展览、观看一场电影,甚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都是消费升级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尹振涛向《经济》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也是因为我国金融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原来我们的金融机构更侧重于服务大客户,这种不平衡的供需关系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相背离,消费金融才能这么‘吃得开’。”

250万亿新蓝海预期

 据王文预计,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到2020年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首先,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比正在日益提升。2015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成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背景下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稳定器”和“主引擎”。

 其次,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2015年中国中产阶层人口为1.09亿人,到2026年,这一数量将达到6亿,成为消费金融的新金矿。

 再者,中国当前的消费信贷在信贷结构中占比仅为20%上下,相对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占比仍存在数量级的差距。换句话说,以中国的人口基数,消费信贷规模将会呈现几何增长趋势,市场对消费信贷有强烈的需求预期。

2什么模式能走得通?

 消费金融市场作为新蓝海,无疑向各方参与者伸去了“橄榄枝”,然而这步棋该怎样走?又走向何方?

1银行才是大佬

 银行布局消费金融有很大先天优势。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小亚对《经济》记者称:

第二是安全优势,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消费贷款专款专用,避免了信用卡面临的丢失、被盗用等风险;

第一,是获取方式及额度等方面的优势,与商业银行相比,专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等独特优势;

第三是利率优势,与一般贷款公司和民间信贷形式相比,消费信贷不但从利率上有优势,而且从地位上也有优势。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经济》记者称,银行未来确实也要重视这些小的业务,特别现在各家大行都在成立普惠金融部,消费金融也是普惠金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未来从业务上要高度重视消费金融。

2实体企业难“嚼”利益之饼

 除了传统银行和互联网系,一些实体企业对消费金融业务也非常感兴趣。那么这块蛋糕能否由传统实体企业来吃呢?一款冰箱产品的分期付款由对应的厂商来提供金融服务不是更便捷吗?

 对此,铜板街CEO何俊告诉《经济》记者,目前绝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是将消费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在产业链内,集合了在线金融风控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用户产品和运营技术等,综合性强,如果第三方实体独立发展消费金融平台,容易存在资源投入浪费、平台应用范围窄等问题。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宣晓影对《经济》记者称,在我们国家,银行是银行,公司是公司,根基摆在这儿,并且现在做金融必须有牌照,所以让实体企业来做这块业务仍不现实。

3场景是优势也是壁垒

 消费金融要源于场景、高于场景、服务场景。场景是优势也是壁垒。场景之争愈演愈烈,原因是场景依然蕴含无限潜力。

 那么,场景化趋势能否破解消费金融困局?网络借贷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对此,零点有数金融行业副总经理黄金波告诉《经济》记者,消费金融基于场景进行业务拓展,首先可以通过业务合作审核确保该消费业务需求是存在的,从源头避免骗贷风险;其次,客户在场景中消费会留存较多数据,帮助丰富大数据风控模型;最后,基于消费场景的信贷容易形成闭环,通过监控物流和资金流把控风险。但这也对公司在场景业务拓展端的控制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赵国庆认为,场景可能是提高风险的潜在因素。“优质的场景,具有相对稳定的客群,有助于提升风控能力。”然而管理不善的场景,由于信息不共享、征信记录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导致风控能力较差,极易出现套现欺诈等行为。

 此外,授信的对象是人而非场景。很多消费金融公司认为好场景的客群就是相对优质的客群,因而在审批、风控及授信上过分依赖场景效果,而忽略风控本身。本质上这是对授信概念的混淆。“授信的关键是风控,而风控的重点则是授信对象的征信表现、信用记录、社交数据等相关的信用情况而非在单一场景下的具体表现。”因此,赵国庆认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公司,不管是风控还是获客都不应该完全依赖场景。

3痛点待解1风险,风险~

 在海量的消费金融市场面前,大量资本蜂拥而至,而与之对应的是风控的缺失和管理的薄弱。高利贷、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乱象成为了消费金融市场的真实写照,极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口碑。

 对于消费金融这一业务是否在促进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思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龚强向《经济》记者分析称,现在很多人喜欢攀比买苹果手机,如果没有消费金融这个途径也许就不买了,但有了消费金融,很多人觉得不管我有没有条件,先借了再说,给自己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最后助长了不良的风气。他认为,在具有消费理性的人面前,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其误判消费金融的作用,反而会增加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非持牌互联网分期平台竞争中,消费金融变成了通俗的消费贷,不久之后,消费贷又衍变为现金贷。而更名易姓的背后,也意味着长尾消费贷开始“变味”。

 目前市场上打着现金贷旗号的互金平台有上千家,年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在这块被视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最后一块投资“宝地”,裸贷、套路贷、培训贷等负面新闻已经“你方唱罢我登场”。

 “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是我们的监管与政策存在一定空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尹振涛对《经济》记者说,现金贷业务的体量已经不容忽视,约束现金贷事关金融风险防范的大局。当前,亟须补齐监管短板,通过有效监管实现趋利避害。

 让现金贷回归普惠金融,也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例如,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所有的现金贷产品均判定贷款方超过一定利率之后,借债方便不用承担偿付责任。一夜之间,所有的小贷公司全部消失;美国则严格小贷监管,将现金贷纳入到正规监管体系之下,严格控制消费贷付房贷首付;澳大利亚等国也从不允许小贷利率过高,或以消费贷款支付房贷首付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补充说。

2金融科技“两肋插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也颇为盛行。

 “我国的金融科技不仅提供了支付手段,更是超越了原有的电子商务模式,直接以互联网的方式提供消费信贷产品。以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金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产品,为大大小小的购物狂欢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李志勇表示,金融科技的突破和创新,在支付、结算、信贷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效、更合理、更便捷的服务。

 李虹含表示,借助金融科技,消费金融公司也可以提前建立反欺诈、信用风险评估、智能风控引擎、外部数据整合、风控管理制度五维一体互联网科技驱动的风控体系,实现贷前审批、账户管理、客户实时跟踪、资金监控、贷后催收全周期覆盖的监控程序。

 “同时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市场的成本在于获客成本、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其中资金成本其实是相对较低的,因为剔除风险之后的成本应该是接近基准利率的。那消费金融公司拼的还是风险覆盖和获客成本。让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这两项成本,就需要通过各类金融工具让低成本的资金匹配到安全资产。”吴逖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整个市场上能够完成这样一套融合金融、IT、数据全套技术系统的企业并不多。“因为借贷系统完善客户对产品种类、期限、额度、利率的不同需求,许多新型服务机构在短时间内建立复杂的系统还是有困难的。而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在快速渗透到消费金融这一领域中,还没有完全看懂新型消费资产。在这种不对称性作用下,整个体系对接过程中‘摩擦’依然很大。”吴逖指出。

《经济》——见证与思考的新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