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读:这12大消息将影响下周股市(附股)

重磅解读:这12大消息将影响下周股市(附股)
2016年08月07日 18:03 爱股票

1.中国7月外汇储备32010亿 环比下降41.5亿

中国7月外汇储备32010.5亿,预期32000亿,前值32052亿。中国7月末外汇储备22973.31亿SDR,6月末为22912.93亿SDR。中国7月末黄金储备报788.9亿美元,6月末为774.29亿。

点评:7月借助英国脱欧,人民币顺势贬值到6.7,但资金外流并不严重,41亿美元尚在可承受范围。下个月就要G20峰会了,在此之前金融市场已稳为主,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也会稳定一段时间。

2.证监会核发13家企业IPO批文 融资总额50亿

证监会8月5日公告称,核发13家企业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50亿。其中,上交所6家(安德利、无锡农商行、海尔施、国泰民爆、安图生物、宏盛股份),深交所中小板2家(赫达股份、红墙股份),创业板5家(横河模具、成都深冷、农尚环境、广信股份、同益股份)。

点评:次新股本周刚刚企稳,证监会又开始狂发新股,IPO明显提速,这是要跟注册制接轨了吗?刀锋认为,政治局会议定调“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证监会正在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预计后续新股发行只增不减。

3.证监会:各界对抑制投机炒壳表示支持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阶段日前结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5日透露,证监会正抓紧整理、研究这些意见,逐一分类处理,《重组办法》完善后将适时发布。

张晓军表示说,从收到的意见建议看,总体上,社会各界对“依法、从严、全面”监管重组上市,抑制投机“炒壳”表示支持。

点评:对并购重组进行规范,提高门槛,也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重要举措。刀锋认为,借壳买壳确实搞得太乱,踏实经营的企业反而赚不到钱,这种无风险的套利模式也该寿终正寝了。当然,这不利于二级市场题材股的炒作,不让重组,壳资源股,以及一些喜欢搞并购增发的股票,股价的想象空间变小。

4.券商研报合规受监管关注 任泽平被点名通报

媒体获悉,证监会在近期下发给各券商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中,专门通报了一批引发市场热议的证券分析师发布研报或言论的不合规案例,其中所涉人员包括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和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

在该份情况通报中,对任某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标题为“变天了”、“干,空间20%”、“休养生息,我在春天等你”等文章进行点名:“标题具有明显的夸大、诱导性,与报告内容的逻辑关联性不强”。

点评:目前证监会的监管主基调是正本清源,加强对券商研报的监管,也属于抑制投资炒作的措施之一。一味吸引眼球、盲目看多的股评,以后很难再见到了。

5.深交所问询万科是否私泄恒大购股信息 万科澄清

深交所就周四恒大买入万科股票一事向万科发布关注函。深交所关注问题主要为:1、要求万科自查是否私下泄露恒大拥有万科股份权益的信息;2、要求恒大说明是否存在利用不实言论交易万科股票;3、要求恒大说明与万科今年一季度列示的前十大股东是否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万恶公告澄清:从未向任何媒体透露恒大购买本公司股份!

点评:恒大的突然杀入,让万宝之争的资本大戏,继续精彩表演。暂不纠结各种阴谋论的细节,恒大能在这个价位花90亿买万科,至少说明两点:市场资金面仍然十分宽松(大佬们钱太多不知道买啥,开始买情怀了),低市盈率蓝筹仍有投资价值。

6.央行报告:频繁降准会加大本币贬值压力

央行最新的报告称,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越多,本币贬值预期越强,就越是会促使投机者拿这些钱去买汇炒汇,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点评:央行这是在暗示近期不会降准,理由是央行面临释放流动性和保人民币汇率两难选择。而且刀锋认为,政治局会议定调脱虚向实,着力解决流动性陷阱。“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表述,也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将趋于中性。这将压制股市上涨空间。

7.广发银行票据案:9.3亿资金被挪用流入股市

据媒体报道,继农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出现票据风险事件后,广发银行也陷入票据风险事件。该笔交易一共涉及98张票据,金额约9.3亿元。截至7月22日,广发银行已经收回约5.2亿元现金,但其余4亿元资金目前仍在继续追收中。值得注意的是,与农行票据窝案类似,被“跑单”的资金被票据中介挪用流入股市,最终因资金链。

点评:还是去年股灾的后遗症,9亿资金虽然不多,但至少说明“挪用票据资金炒股”比较普遍,一旦加强监管,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刀锋认为,当前的大趋势是资金都往楼市跑,各地包括三线城市都在涨价,数万亿资金都流进了房地产,股市这点儿残羹冷炙,实在不值一提。

8.中证报:监管风向趋紧 游资集体放大假

中国证券报周末特稿:近期,随着监管尺度收紧,对于异动个股的核查等处置案例明显增加,这对习惯于“刀口舔血”的涨停板敢死队式游资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不少游资人士抱怨,打板、追板的做法已难以为继,干脆外出休假。“近期收到监管窗口指导的次数明显增加,稍微打个板就会收到营业部电话;严重的时候,盘中账号被停止交易。”

继上交所之后,深交所周末也发文强调,要密切监控各类异常交易行为,不断加大实时盯盘、电话警示等一线监管措施力度,精准锁定异常交易账户,严格执行递进式监管措施。

点评:刀锋认为,在股市上要随机应变,适者生存!“老的打法玩不转,必然会有新打法。过段时间,看市场会往哪个方向走。过去二十多年,市场逻辑有几次重大变化,可能这一次也会有大变化。”打击异动交易的举措,将引导资金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靠拢。

9.七月美国非农数据好于预期 美元走强金价大跌

据报道,7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25.5万人,远远好于市场预期的18万人,此外美国7月失业率为4.9%。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提升:美联储有18%的可能性于9月加息,高于数据公布前9%的水平;而12月加息的概率由此前的32%升至46%。受此消息影响,美元指数大涨,黄金价格出现了急剧下跌,跌幅达到1.9%。美股则全线飙升再次刷出新高。

点评:虽然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但考虑到二季度GDP增长速度低于预期、英国脱欧、英国降息、美元走强等,美联储9月联储加息概率仍小。主要的加息压力会在第四季度。对A股走势相对利空,但A股近期将更多受国内政策影响。

10.巴西里约奥运会正式开幕 A股会有奥运魔咒吗?

北京时间8月6日早上7点,2016里约奥运开幕式拉开帷幕。按巴西政府所说,这场开幕式将创下多项历史之最,可能是史上“最性感”。这也势必把人们快速拉进体育盛会的狂欢气氛中。

谓“奥运魔咒”,描述的是A股在奥运会期间必跌的一种现象。据统计,在1996年至2012年这5届奥运会期间,有3年上证指数均处于下跌状态,其中2000年跌幅3.45%,2004年跌幅3.5%及2008年跌幅8.02%;1996年及2012年奥运期间虽然上涨,但涨幅只有2%左右。

点评:奥运魔咒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去看比赛了,无心炒股!不过,这些年媒介越来越发达,娱乐活动也越来越丰富,还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奥运呢?金牌多少与人民幸福指数也并不挂钩,所以,从分散注意力这个角度,奥运对股市影响已经不大。当然,奥运概念股也不建议炒了,目前市场已经不看这种逻辑了。

11.消息称市场化债转股将从煤钢开始

据财新网报道,8月伊始,银监会就《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处置的若干意见》向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征求意见,市场化债转股将从煤炭钢铁行业开始。

此外,为支持山西省属七大煤炭集团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山西银行业将全面推广转型升级中长期专项贷款,预计最晚到今年9月底,焦煤、同煤、阳煤、潞安、晋煤、晋能、山煤等七大省属煤企的银行贷款将全部重组为转型升级中长期专项贷款,涉及资金4000多亿元。

点评:上半年,供给侧改革聚焦在去产能方面,目前来看,已经开始在解决债务问题,供给侧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同时,叠加下半年的国企改革预期,钢铁煤炭等行业有望迎来一轮政策利好,可逢低关注:南钢股份、安阳钢铁、山东钢铁,阳泉煤业、ST山煤、潞安环能等。

12、8.2%!深圳四年最大房价跌幅预示楼市拐点?

据统计,7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价格为5672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8.2%,为2012年以来环比最高跌幅。敏感时刻,深圳楼市进一步放松,非深圳户口购买二套房,如果配偶有深圳户籍,则不再设3年社保限制。

点评:楼市已成为最大的吸金黑洞,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的一半流入了房地产,资金全流入的楼市,股市哪来的增量资金,加上不少家庭凑首付,被迫卖掉股票筹集资金,这就是为什么楼市越火,股市越熊的原因!

刀锋认为,抑制资产泡沫,首先应该控制房价,钱都被用来炒房了,还谈什么脱虚向实呢?价格严重虚高的房地产,并不是什么实体经济。严重建议管理层,拿出“打压股市”的勇气和方式,打压房地产!而不是南辕北辙,深圳房价都上天了,竟然还要救!!

下周投资策略:先抑后扬 逢低关注国企改革

周末消息面整体来看,利空仍然比较多,证监会继续加强监管的决心毫不动摇,央行继续不降准的决心也很大,而泡沫严重的楼市,却一直不见强有力的“抑制”措施出台。

欧美股市虽然大涨,但上涨逻辑与中国不同,尤其是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超乎预期的好,股市立马上涨,创历史新高,因为这意味着经济很好,资金都要回美国。而一旦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股市还是立马上涨,再创历史新高,因为这意味着经济不好,美联储不会加息了。

但在中国股市,所有的消息都是坏消息,股市就是要跌,即使有利好,也要见光死!问题的关键在于,美股是牛市,A股是熊市!而在熊市里,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下降,若没有“激动人心”的改革举措,很难吸引资金入场。况且,央行放水新印的钱,都被拿去填国企和房地产的黑洞了。

给过剩企业继续输血、把短期贷款变成中长期贷款、债转股等措施,仅是将危机延后,并非壮士断腕的供给侧改革,资金无效消耗仍将继续。而国企改革,若只是简单的搞合并垄断,也不会提升效率。大力推进混改、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才是治本之道,这也是地方国企改革遭资金热捧的原因。

关于后市,刀锋认为,下周大盘可能先抑后扬,银行理财新规是目前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市场风格将继续向低估值蓝筹和地方国改倾斜,选股方面要适应新变化!更多牛股推荐,请加群:31053594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