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滴滴和UBER不会合并?

为什么说滴滴和UBER不会合并?
2016年07月22日 15:34 投中网

来源:投资中国网 作者:田牧

投资人说:

云九资本董事总经理邱谆:这个传言是能讲的通的,但可操作性很弱。这是典型的资本方和管理层的博弈,但是目前看到的各种方案的可操作性比较低,谈判难度相当巨大,涉及到持股方式、未来收入分成等各种细节,双方管理层又都极其强势,短期内估计难以妥协。

真正合并的概率应该是一半一半,看具体怎么谈了。中国人比较有创造力,卡兰尼克又比较思维超前,所以各种可能性都很难避免。

华山资本主管合伙人杨镭:我不是很看好这种方式。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一个企业家首先应该考虑怎么把自己的服务、技术创新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市场。而不是追求一个比较简单的两边合并来获取市场份额,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思维方式。

虽然我完全理解,因为在中国这种市场竞争情况下,两边都会两败俱伤如果继续打。

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府应该出来干预,当市场的前两家合并的时候。是不是会产生潜在的垄断的情况。

巨头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来无数人的注目和遐想。

这不,彭博社7月2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几个机构投资者正在敦促UBER与滴滴出行达成合作协议,以期叫停UBER为在中国市场扩张正支出的数十亿美元。

这名知情人士表示,UBER和滴滴出行的投资人已经就潜在的交易进行了商讨,不过需要由两家公司自己的高管来协商任何形式的停战。彭博社的报道还透露,一名UBER投资人表示,他与希望两家公司达成协议的滴滴出行股东进行了超过10次会面和电话商谈。

随后,滴滴和UBER中国将要合并的消息立刻成为各个科技媒体和自媒体的头条新闻。甚至在一篇自媒体十万加的文章里面,作者已经言之凿凿地开始讨论双方合并之后柳青和柳甄这对姐妹花要如何开展内部竞争了。

但人们更喜欢看反转的剧情和被打肿了的脸。

7月21日晚间,滴滴和UBER中国方面双双否认了合并传闻。滴滴战略负责人朱景士称,该消息纯属谣言。UBER中国高级副总裁柳甄则在微信朋友圈中发文:“纯属谣言,增长很快,我们很忙,无暇回复。”

但真的会合并?

这也不是第一次两者被传出合并绯闻。在今年6月,柳甄和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就都曾被问到是否会和滴滴合并的问题。而两者的回答和如今一样:不会合并。

但看多了类似事件官方回应的人应该知道,哪怕现在否认的再坚决,保不齐私底下已经有了动作,更保不齐哪天真的搞个大新闻。

也有事实依据。

先是在此次彭博社曝出的消息中可以看到,双方背后的投资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关于合并事项的磋商。而我们也知道,在此前滴滴快的、58赶集合并事件中,其背后的投资人都扮演了极关键的推动作用。而此次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事宜也是投资人在开始推动。

再早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VC Benchmark合伙人比尔•格里作为UBER的投资人兼董事,几个月前曾在Code Conference大会上与滴滴总裁柳青展开过简短沟通。而柳青今年也曾会见了Uber高级业务副总裁埃米尔•迈克尔。

所以无风不起浪,倘若两者日后真的合并了,我们也不必太过惊讶。但仅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虽然双方已经有了如此接触,但仍未有消息表明他们已经就合并事宜进行了任何形式的谈判和交易。

不合并的理由有三点

合并或者不合并,这是一个问题。

先说合并。好处显而易见,停止大量烧投资人的钱,在中国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更快实现盈利。

像此前投资人促成滴滴和快的合并一样,此次投资人开始显露让双方合并的意图,也是因为两者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太烧钱了。UBER曾表示其每年至少要在中国市场烧10亿美元,为加快和滴滴的竞争,近期甚至有打算再投入数十亿美元到中国市场。而滴滴方面,仅2015年就亏损达百亿元人民币。两者截至目前也都分别融资了超百亿美元来投入这场烧钱大战。

停止烧钱,快速在市场形成绝对垄断,是竞争到如此情况后,投入了大笔钱的投资人想要促成的结果。

但笔者认为,这次双方管理团队坚决否认合并的表态是他们打心里相信的。也就是说,尽管有不少迹象已经开始表明,双方走在了商讨合并可能性的路上,但他们最后并不会真的合并。

理由有三。

一、双方各自形势还可以支持其继续烧钱。

UBER中国在针对此次合并给出的回应中重点提到:“2016年二季度,优步在中国发展非常迅猛,下沉式战略推动优步加速增长,增城夺地,在过去半年多运营城市数已翻了几番达到60多个城市,并已在多个城市取得市场领先地位。整体每单成本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0%,有些城市每单成本比竞争对手低 20%至30%。”

同时还有新的拼车业务增长,“优步拼车产品人民优步+ (uberPOOL) 每月在中国15座城市的订单总量已超过3000万单,已在一半的城市取得盈亏平衡,包括在多个一、二线城市盈利。”

需要注意的几个信息是,“过去半年运营城市数翻了几番”、“每单成本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0%”以及拼车业务较好的盈利情况。这说明,UBER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运营成本却在下降,同时部分业务开始实现盈利。

虽然这些盈利或者成本的降低对于想要从滴滴手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需要烧的钱相比可谓杯水车薪,但无疑给了UBER管理团队继续扩张、甚至达到和滴滴分庭抗礼局面的信心,也能够为他们进一步的烧钱提供良好的市场表现支撑。

而滴滴朱景士在回应时谈到其市场表现,“今年4月10号滴滴第一次突破1000万单一天,而到目前日订单已突破1600万单,一个季度增长60%速度迅猛。同时,目前滴滴四百余个城市中已有近三百个盈利,很快将整体盈利。”

所以,无论UBER还是滴滴,双方还未到山穷水尽你死我活的地步,甚至说战争才进行了上半场,短暂的中场休息过后,烧钱大战仍将继续。

二、没有第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施压。

在此次合并传闻中,诸多文章里都提到了此前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优酷土豆等行业巨头的合并案,以此来推论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也是迟早的事儿。

虽然这里面有相同点,都是行业巨头,背后都是投资人在推动,但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所处的竞争环境不一样。

回看以上几个合并案,滴滴快的在2015年初进行合并时,除了双方间的烧钱大战已进入白热化之外,2014年初进入中国的UBER当时已经在中国市场显露其疯狂扩张的苗头。如果滴滴快的仍是两头对打,毫无疑问UBER会成为坐山观虎斗的那个获益者。所以在资本的推动下二者合并之后,才能瞄准UBER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集中火力开打。

同样的,58赶集在针锋相对地营销花钱做广告的时候,本地生活服务(O2O)在当时的中国成为创业最大的风口。而如果两者只瞄准了对方,却忽视了周围更大的市场,无疑会让后来者趁虚而入,反过来侵蚀已有的业务。如今,合并后的58赶集开始大力推广其O2O业务58到家。

再看其他两个,优酷土豆合并后,视频领域还有爱奇艺、腾讯视频、乐视等诸多巨头,竞争激烈,优土并未实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则形成了新美大、加入阿里阵营的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之间的三国鼎力之势,虽有市场领先优势,但时时面临两个对手的竞争威胁。

而倘若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先不说内部利益分配问题,单是其在市场形成的绝对垄断地位,哪怕是今天刚在新三板挂牌市值369亿人民币的神州优车(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母公司)和易到用车,想要对他们形成威胁,几无可能。

加之目前中国政府对快车专车市场的监管政策并不明朗,如果市场上出现一个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庞然大物,政府出手干预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三、双方的野心。

这一点是比较形而上的东西,或者说情怀论。但可能也是决定双方彼此间态度的关键因素。

在滴滴出行战略负责人朱景士对合并传闻回应时说,“在几乎中国所有城市,滴滴都领先竞争对手,在出行行业中,滴滴一定会成为唯一胜出者。”

请注意“唯一”一词。无论我们把它理解为滴滴的傲慢也好,还是基于其在中国市场份额而拥有的庞大自信心也好,滴滴看来都不想和UBER中国合并。毕竟,滴滴估值280亿美金,而UBER的估值则比他高出整整400亿美元。

而再看UBER中国高级副总裁柳甄此前针对合并传闻对媒体的回应是,优步是技术驱动的公司,不仅仅只有出行,还有无人驾驶汽车等项目。“Uber和一般专门做O2O出行的公司还有一定区别”。这句话被诸多媒体引用。

似乎,虽然在中国市场技不如人的UBER,他们的硅谷式傲慢却一点也没有少。

试想一下,如果滴滴最后和UBER中国合并了,当程维和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坐在一起商讨滴滴在中国的发展以及UBER在全球的扩张时,他们心里会想什么?

当然,我们给出了一堆不会合并的理由,但投资人只谈利益,不讲情怀。如果哪天他俩真的合并了,那些写十万加的自媒体一定会乐坏了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