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互联网=又一波资本狂想

小龙虾+互联网=又一波资本狂想
2017年06月22日 18:35 JIC投资观察

一场从臭水沟到超级网红的逆袭

先来看一组有趣的数字。

“京东618”开始仅2小时内,小龙虾品类产品销售就同比增长2562%。仅某品牌小龙虾中的1款产品,零点过后5分钟内,销量便飙升至15000盒,相当于45万只。

作为国民夜宵,小龙虾在众多餐饮食品中最具互联网气质,其背后的千亿市场让众多资本虎视眈眈,甚至被称为餐饮界的风口。然而得到资本垂青的屈指可数,更多的仍在等风来。

农业部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产地,年出口量占全球总份额的70%。美国有2/3的小龙虾从中国进口,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其实,小龙虾在众多夜宵中脱颖源于它的互联网气质。

“颜值即正义”的小龙虾,满足了所有“不仅好吃还能晒”的条件,这是身心的双重愉悦。

更重要的是,小龙虾的食用过程堪称“沉浸式”,大概是唯一能让所有人放下手机、埋头苦吃的东西,这种独特的社交属性,自然让小龙虾成为打发漫漫夏夜的不二选择,除了美味担当,还多了一种仪式感。

除了自带话题属性,另一方面是网络销售的属性,随着现在冷链运输进一步的发展,超过三分之二的资本所看好的都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方式。

于是,巨大的需求与相应的产量,把小龙虾的市场推向了高峰。2016的一份《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显示,小龙虾市场从2015年起获得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现已超过1000亿元,占整个餐饮业的2.8%,行业公司的数量达1.8万家。

从消费来看,有数据统计专营店的人均消费达到84元,上海、北京的小龙虾专营店人均达到90元。这说明,小龙虾是一个人均消费较高的产品,随着经济的增长,用户群的扩大,小龙虾行业还会持续走高。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竞争很激烈,并可持续增长的朝阳行业。

资本必然对投入产出的回报要求高,那么,有时尚人群聚集、网红效果和社交特性等等的小龙虾行业自然就成了抢手货。

从2015年至今,已有大虾来了、卷福、热辣生活、信良记、周黑鸭等数十家公司获得资本青睐,小龙虾从大排档、街边小店成了互联网创业者争相抢夺的香饽饽,但红海之下暗藏的除了利润还有挑战。

 

资本介入之后,专业化的品牌公司迅速成长起来。

卷福小龙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2015年,网红作家张嘉佳和营销操盘高手蒋政文一起联合创办了“卷福和他的朋友们”。张嘉佳的名人效应和讲故事的营销手法,使得卷福的融资顺利,开通众筹的三天就突破了千万元。

卷福之所以受到投资人的喜爱,源于它是第一家做冷链、第一家获得QS(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全国发货的品牌。这意味着小龙虾可以进行标准化生产了。

食品行业做冷链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小龙虾行业就不一样了。2015年以前,小龙虾行业还处于鱼龙混杂的阶段,从养殖、生产、批发、运输、加工到厨房,产业链都在自我摸索。

小龙虾生意表面看起来欣欣向荣,但实际却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以及清晰的产业链。

直到2015年,各类互联网创业者纷至沓来,小龙虾产业在操盘手的推动下开始趋于产业化。比如,在其他小龙虾品牌在做外卖的时候,卷福就已经上各大电商了。

大虾来了是另一家融资顺利,且存在感十足的公司。他们走的是O2O路线,主打小龙虾品类的外卖平台,布局了餐饮研发、物流配送、技术系统的全产业链矩阵。

由于走的是外卖互联网路线,大虾来了在餐饮研发、加工配送上都要跟时间赛跑。比如在加工配送上,大虾来了自建物流,从中央厨房到区域厨房再到配送员,全部自己解决。

除此之外,麻辣诱惑旗下的热辣生活和麻小外卖品牌已于2016年9月获得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新辣道旗下的供应链品牌信良记于今年3月获得了5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周黑鸭今年5月5日宣布进军小龙虾市场,推出聚一虾品牌。

不变的是小龙虾这一食材,千变万化的是资本涌入后,小龙虾的吃法与玩法。

目前,融到大额资金的都是成立不久的公司,团队都是互联网或者其他专业出身。目前这些公司门店数和销售额不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行业还处于一个初级竞争阶段。

但真是不得不说,现在的小龙虾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互联网+为原本还“在臭水沟里挣扎”的小龙虾包装出无数情怀满满的故事,消费升级让原本大排档专供的小龙虾以各种吃法出入于进阶的消费场景,资本的涌入又让原本“傻白甜”的小龙虾以你怎么都想不到的样式出现在你的生活里。

一场精彩的逆袭源于这个时代的赋能。

小龙虾是季节性食品, 在淡季更换品类的做法适合小店,但有知名度的品牌会尽量避免这种做法。

小龙虾餐饮业的毛利润有60%,扣除运费、加工和租金等因素,其净利润也有20%。因此,即使不能赚一整年的钱,人们也愿意从事这项入门门槛很低的生意。

当然与疯狂涌入形成对比的是,每年冬天,国内超过九成的小龙虾店都会关门或者歇业。进入小龙虾市场的越多,歇业的也越多。

小龙虾与互联网发生关系后,资本的涌入就变得顺理成章。但在互联网行业,谁得到巨头的青睐,谁就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排头兵,毕竟资本决定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和客户选择。

但目前小龙虾的大颚品牌还没出现,正因如此资本才更有可能聚集。

投资者都觉得群雄逐鹿之后能够一统江湖。虽说内地的小龙虾的门店量,已经超过了1.8万家,是肯德基的三倍,但是显然没有肯德基这种能够控制盘面的品牌,那么这种情况,就为资本描绘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资本和市场双驱动下的小龙虾行业中,如果想在众兵鏖战中杀出重围,至少要保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企业同时还能获得资本的青睐,以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打造品牌。

目前这个行业的竞争还在初期阶段,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最后,附一张科普图,带你感受小龙虾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新京报

本文根据AI 财经社、新京报、钛媒体等资料整理。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JIC投资观察立场。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