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别太贾跃亭!

做人做事别太贾跃亭!
2017年11月01日 19:05 JIC投资观察

你什么时候回国?

“Happy Halloween!”

10月31日,贾跃亭微博发文庆祝万圣节。当天另一条与他相关的重磅新闻是,多名前证监会发审委委员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部分委员被指包庇了乐视网(300104.SZ)IPO审批时的涉嫌财务造假行为。

警方尚未发布对上述前发审委成员的侦查结论,亦未发布是否对乐视网涉嫌财务造假立案侦查。

对于乐视网而言,此轮风波最坏的可能性是,对其的处罚可参照《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规定,“制作虚假的发行文件发行证券的,责令停止发行……直接责任人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祸不单行。就在今日,钛媒体接下了法拉第未来和贾跃亭的“战帖”。

10月27日,钛媒体发文《爆料:贾跃亭在美国的“金蝉脱壳”计划》,文章爆料称,FF(指法拉第未来)已停摆很久,根本没有生产,贾跃亭正在向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通过破产重整把公司卖给其他投资人,自己退出保住财产。

公众由此恍然大悟:原来贾跃亭所谓的“10亿美元融资计划”,实为出售法拉第未来控股权!

法拉第未来不干了,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发布《关于钛媒体刊发造谣文章的严正声明》,称钛媒体文章恶意捏造,内容完全失实......贾跃亭先生正在美国全力以赴推进FF融资,从未考虑放弃FF。

于是,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今日发声称,将应约前往调研FF,并提出7点要求。满满的“单刀赴会”的既视感。

《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答贾跃亭:我将应约前往调研FF,但调研就需要有调研的样子》

事实上,这不是贾跃亭和钛媒体第一次交手。

2016年11月7日,钛媒体发表《乐视会像当年德隆一样大崩盘吗?》一文,称乐视本质上是一家极其依赖资本运作做产业整合的“金融杠杆”公司。

第二天即11月8日,乐视网(300104)发布公告,称:个别媒体......严重误导投资者。

那一次,乐视网也威胁称,“......公司将采取法律措施,甚至申请刑事立案,维护公司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但是,乐视网最终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那一次钛媒体并没有说错什么。自2016年11月份至今,整个乐视生态逐步分崩离析,各种危机层出不穷。乐视当时所谓的“将采取法律措施,甚至申请刑事立案”,不过是虚张声势。

这一次贾跃亭和钛媒体的较量,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位置,至少在公众心目中是这样。毕竟,过往的种种让人们现在一想起贾跃亭,或许连手中的水杯都懒得放下:

哦,你说那个PPTman啊。

钛媒体网友评论

再说关于乐视的第三条新闻。这一条新闻的公众关注度,显然没有前两条高。

10月27日晚(正好是第二条新闻发生的当天),乐视网(300104.SZ)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乐视网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同比下降91.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15亿元。

截至9月30日,乐视网2017前三季度总营收60.95亿元,同比减少6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52亿元。

这意味着,乐视网的经营状况,不仅没有因为孙宏斌一系列改革有所改善,反而加速恶化。越来越少的客户在乐视网、乐视电视投放广告、购买乐视电视或愿意成为乐视会员。

同比下降91.76%,堪称暴跌。这说明,乐视网、乐视电视危机仍将持续。

无独有偶,也就在这份财报公布的当天,梁军以个人原因申请辞去乐视网CEO、董事职位。

这位前联想高管于2012年1月加盟乐视网,与乐视网的IPO业务并无瓜葛。一直以来,贾跃亭对其评价颇高,称“他是乐视生态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互联网生态型的人才之一”。

可是,就算是这样一位“最优秀的人才”,其职权范围也仅限业务和产品,对公司财务和人事很难染指。

营业收入暴跌、股价被22家基金公司做了估值近乎“腰斩”的储备、IPO涉嫌财务造假导致退市阴云袭来……

现在来看,梁军的辞职可以说是一种解脱呢。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在担心孙宏斌的未来?

这位人生大起大落的房地产商,在今年1月以150亿元投资乐视,获得乐视网、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的相应股权。

但他没能料到,以白衣骑士、袍泽兄弟之名驰援乐视,却落得一个烫手山芋。

若说联想时的牢狱之灾、顺驰时的败走麦城是两个“坎儿”,投资乐视或许是孙宏斌这辈子的第三道坎儿。

接下来的问题是,他该怎么办?

就在梁军辞职同时,乐视网一个兼具CEO和董事会双重功能的权力组织——新乐视管理委员会出现了。

该管委会的职责是“根据新乐视总体业务发展战略需要,进行相应战略的提出、明确、规划和总体管理,确保快速推进新乐视战略的达成”。

依据《公司法》和《乐视网公司章程》的规定,董事会是乐视网股东大会授权下的唯一权力执行机构。简言之,董事会才是执行公司经营计划、投资计划等事项的唯一权力中心。

通过成立新乐视管委会,行使乐视网经营管理权、危机管理权,这与乐视网董事会的职能基本雷动,是否触动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红线尚待监管认定。但是,此番冒进,的确换来的是孙宏斌对乐视网的绝对控制。

自2017年1月投资乐视以来,孙宏斌或主动或被动的,不断加大对乐视网的控制:从“我不要乐视控制权”到取代贾跃亭执掌乐视网,从“为保证投资安全”到“这辈子一定要把乐视搞好”。

路怎么走,不知孙宏斌是否想清楚了。

故事说到这里,在没有令人惊艳的反转剧情发生的情况下,其实继续关注贾跃亭以及乐视的社会价值已经不大。可还是得狗尾续貂几句“为梦想窒息”的主角儿。

这一切的根源,皆缘起于贾跃亭一人,准确地说缘起于贾跃亭设计的“生态化反”模式。

据说贾跃亭生性腼腆,在公开场合表达能力很一般。但是,这几年,贾跃亭越来越享受在聚光灯下表达梦想的感觉,以至沉湎于自我表演不能自拔。

在当时语境下,贾跃亭说的那些话有可能成为事实,但由于他太急于向外界传递关于乐视利好消息,以至于有一点端倪就急不可待地对外释放。结果,他释放的大部分利好信息都没有成为事实,贾跃亭乃至乐视的诚信,就是这么一点点被侵蚀掉的。

一个失信的人是不可以被投资的,这是风险最高的投资;做人做事是要信誉的,这是最起码的常识。这么简单的道理全世界都明白,唯独贾跃亭一个人不明白。

乐视的出现,拉低了无数人的智商,一个拗口的“生态化反”,曾经让多少人为之癫狂,其中甚至包括不少明星、大腕、企业家乃至经济学家。

当“贾跃亭,你敢不敢回国”成了“脍炙人口”的段子,当年风光无二的“梦想家”、年轻人以能为之效力为光荣的超级独角兽,竟沦落为如今的一地鸡毛,看着贾跃亭在那张广为流传的标志性照片中,张开双臂,一脸开心与憨厚地“为梦想窒息”,不禁感慨无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