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供暖为何这么难?

南方供暖为何这么难?
2017年12月17日 10:35 JIC投资观察

南方的冬天是魔法攻击

每年供暖季,南方人总有很多话想说。

与北方人在室内穿着单衣、吃着冰棍相比,南方人的冬天生活并不幸福,不仅室内温度没有室外高,他们甚至需要在阳光充沛的白天去室外取暖。

那么,为什么中国南方不实行集中供暖?南方需要集中供暖吗?北方都能享受到集中供暖吗?北方的集中供暖,真的有那么好吗?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中国有一条“供暖线”。

虽然中国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暖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才大规模展开,但供暖线的确定普遍被认为是在50年代。当时中国效仿苏联,只在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实行集中供暖。即使到了1993年,一些北方住宅暂行管理办法依然使用这个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供暖分界线和你中学地理学习的那条秦岭淮河-陇海线重叠。徐州、安徽北部、河南北部都有集中供暖,这也让徐州成为同时享有江浙沪包邮和集中供暖的城市。

2006年9月18日,江苏徐州,一条地下供暖管网突然发生爆炸 / 视觉中国

但秦岭淮河线附近的城市是否供暖全凭当地政府心情,比如在符合供暖标准的连云港、宿迁、周口等地,实际中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集中供暖,老建筑往往没有修建供暖管道。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划定一个线,而不是在所有地区实施集中供暖呢?

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北方更冷,而是因为产煤量有限。即使是现在,中国的集中供暖也主要靠燃烧煤炭,而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产煤量六千多万吨,远远不够全国范围的集中供暖。

事实上,在五十年代就集中供暖的地方屈指可数,1958年第一条供热管道才开始建设,给长安街沿线供暖的管道也1959年才动工。

一些回顾北京供暖史的文章都把70年代末当作集中供暖快速发展的起始年份。根据《北京日报》的报道,2015年12月底,北京胡同居民才彻底告别了烧煤取暖。

1957年北京在推广使用蜂窝煤,用以取代煤球 / 1957年5月25日《北京日报》

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集中供暖,是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方式的,包括烧煤锅炉供热、燃气锅炉供热、热电厂的热电联产供热、工业余热供热、耗电的中央空调供热。

其中,工业余热供暖用的少;锅炉供暖主要是在学校、小区这样某一范围内供暖;而热电厂的热电联产可以在更大范围供暖。热电联产通过烧煤产生电和热量,供电的同时,把产生的热能输送给家庭取暖,或其他需要热能的工厂。

这样一来,热电厂和煤炭就显得很重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了很多热电厂,同时通过电热联产,为工厂建筑、宿舍供热提供了方便——但遗憾的是,这些热电厂大部分都在北方。

集中供暖还有发展工业的考量。一五计划的106 个民用工业企业中,有 50 个设在东北,其余大部分企业也都位于结冰区。而北方的洗煤厂、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工厂都需要水。冬天结冰,没有水,会让工厂的生产作业难以继续。而南方冬天没有结冰的困扰,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自然没有集中供暖的紧迫性了。

运用行政手段划定取暖界线的行为饱受诟病,也使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声音从没断绝,尤其在南方出现低温的时候。那么,南方适合集中供暖吗?

南方的冬天也是很难熬的。有些北方人认为南方冬天气温没有到达零下,而且冬天短暂,没有必要享受暖气,持这种观点的人并没有考虑到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异。

这份不同主要源于湿度的差异。虽然没有达到在冬天的哈尔滨街头睡一晚就丧命的程度,但身处苏南而得冻疮的人也很多。像赵雷这样在北京长大、没见过世面的文艺青年,才会写出“南方的小镇,阴雨的冬天没有北方冷”的歌词。

2008年2月4日,湖南郴州,因冰灾影响造成停电停水,市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 视觉中国

然而,遗憾的是,即使南方有供暖需求,实行集中供暖,也未必能达到北方室内的效果。

南方冬天也常下雨,湿度大。南京市全年的平均相对湿度都在70%及以上,而北京12月至次年5月湿度均为40%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南方人到了北京极其渴望拥有一台加湿器。

空气湿度越大,导热性越好,也就更容易丧失热量。而水的比热容又很大,所以,与干燥的空气相比,潮湿的空气升温需要更多的热量。因此湿度大的南方冬天,既容易丧失热量,又比北方更难使空气升温,达到北方室内温度需要更多的热量。

有些物理帝可能不太同意,他们会说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关系,室内升温之后,湿度就会下降。但北方的供热管道不在天上,而在土里,土壤湿度高带来的热量损耗也会更大。

另外,不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房子全都已经定型了。北方注重保暖性,导向性政策保障了北方采暖地区建筑具有最基本的保暖供暖。

而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建筑的保暖性并没有被强调,更注重的是防热、遮阳、通风,这保证了在多雨、湿度高的夏季的舒适度。除非南方把房子全拆了按照北方标准来建,否则就算实现集中供暖,建筑的保暖性不佳,热量只会丧失得更快。

南方建筑还普遍没有铺设取暖管道。从头开始改造老楼的建筑材料难以实现,而在没有铺设取暖管道的地方,从头铺设也是困难的。这导致现在如果在南方实施集中供暖,有很大的工程量,耗资巨大。

2012年2月26日,武汉汉口,福忠里。现实中这种巷子重新铺设管道困难重重 / 视觉中国

武汉市启动冬暖夏凉工程9年后的2015年,也仅仅24个社区受益,受访的热力公司工作人员称,如果一个区域不大面积加入集中供暖,上亿的热网铺设费用无法承受。原本就留不住人的武汉,不知道因为没有集中供暖每年要痛失多少大学生。

如果说北欧国家的建筑是羽绒服,那中国北方建筑充其量只算棉衣。北方建筑虽然规定了的外墙和外窗传热系数,但与北欧国家相比,仍然高出一两倍。传热系数越大,热量丧失得越快。北方建筑不够保暖,也更浪费。 

采暖在不同城市居住建筑各部分的传热系数是有规定的 /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95 》

别忘了,北方除了热电联产供暖,还有锅炉供暖,你们小区头上顶着的那个就是。但整个北方地区,这种供暖方式效率都很低。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7年集中燃煤供热锅炉平均效率为60%左右,有的小锅炉效率可低至35%,而管道热损失可高达输送热量的30%。

北方城镇大约有22亿平方米的建筑依靠不同规模的燃煤锅炉房作为热源采暖,而2008年北方城镇建筑总面积88亿平方米。考虑到锅炉的普遍和效率之低,其中的浪费可想而知。

而且,各个房间室内温度不均,朝北的房间温度达到18摄氏度,则意味着朝南的房间可能要穿着短袖开窗降温。根据清华大学的报告,楼内冷热不均、楼栋之间冷热不均导致供热量增加10%以上。

北方集中供暖是按照面积收费的,整个取暖季需要几千元不等的取暖费,有些城市会发放取暖补贴给供暖公司,有的城市也会补贴给个人。比如,2016年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拿到了20亿元供暖补贴、6.22亿元政策性亏损补贴和22.28亿元管道供热补贴。

这笔补贴从你身上出,但未必会回到你身上,比如北京的供暖补贴只发给国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等单位职工,而编外人员、非正式员工也是不享有的。其他工作单位发不发,全靠良心。你以为好心的房东、中介替你省掉了取暖费,但其实这笔钱还是算在你的总租金里。

南方其实完全不必走北方的老路,因为分户取暖更适合南方。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南方现在经常采用的局部间歇式空调取暖,只在需要时打开,煤的消耗反而更低,仅为集中供热煤耗的63%。不仅更节省能耗,这种在小空间内的取暖也能更快升温。在湿度大的地区,小空间内的取暖方式更好。

比起用空调取暖的南方人,许多靠自采暖生存的北方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即使在北方,集中供暖也只限于城镇,农村大部分地区依然是要靠自己解决供暖问题。

其中,最具盛名的农村取暖方式当属烧煤的火炕,火炕被认为有上千年历史,让北方人熬过没有集中供暖的冬日。2017年的北方农村人突然发现,他们睡了一辈子火炕,煤炉说拆就拆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