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有没有Happy Exit

今天我们要和一级狗探讨下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是谁?

一颗螺丝钉!

我从哪里来?

我从底层analyst来,出于对公司、工作和客户的热爱,每周愿意打卡120小时,一步一步往上爬!下面请再看一遍蜗牛妹的倾情演出——我做投行我骄傲。

我要到哪里去?

当你从一颗小螺丝钉成长为公司顶梁柱后,比起战术上的勤劳,你更要保证自己战略上的正确,如何飞的更高?

换个山头做大王

这跟球星转会一样的道理。比如中环最大的转会豪门中金,输出了整条街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哈继铭(高盛),彭文生(光大),胡伟俊(麦格理),林暾(弘毅),沈建光(瑞穗),张智威(德银),赵扬(野村),邢自强(大摩),还有我滴男神洪灏(交银)。

自立门户

当然去哪都不如给自己打工爽,街上也有很多极有市场影响力的分析猿干脆就自立门户,成立独立分析机构。

“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全球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单一部门”,中国房地产行业能够走上世界的舞台,前瑞银的新兴市场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有不少功劳。这是个在哈佛经济从本科读到研究生的学霸,既做过IMF在中国和俄罗斯的驻地代表(所以还熟练掌握了这两种语言),之后分别在高盛、瑞银为客户打call。

2012年辞职时候说自己要离开这个“frenzied industry”(这个丧心病狂的行业),然后会成立一个小一些、安静一些的独立新兴市场研究机构Emerging Advisors Group。可惜不是客户,看不了~~

这条路banker也是挺多人走的。比如最近一两年在香港投行界声势很猛烈的AMTD(尚乘集团),就是从UBS把CC蔡志坚Calvin Choi请来、放权给他做业务的成果。Institutional Investor还把他评为2016年Fintech Finance35人;我把list看了一遍,上榜的亚洲面孔,只有他一个,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还有一些转行跨度更大一些的,比如很多sellside就直接出来自己开fund啦。

比较出名的比如大摩前TMT分析猿季卫东,跟几个大摩的同事一起,成立了All Stars Investment,专注大中华区互联网及消费品牌投资。根据媒体报道,自2014年4月份成立以来至2016年,基金的年化投资回报率为13%;今年还打算为一只新的私募基金筹8亿美元。

还有高盛的中国金融分析猿马宁,在高盛从2002年待到2015年后,也是选择离开成立领沨资本,专注金融科技和消费金融领域投资。之后领沨资本与天图资本合作,成立天沨资本,专注消费金融领域的投资。目前天沨资本管理规模60亿元人民币。

不过要是论更早的成功exit,还有现在内地互联网deal界的一哥包凡啊,在2004年创立华兴资本前,他也是在大摩和瑞信搬过砖的。

甲方乙方

当然很多的职业转型,是从乙方的投行,跳去甲方做公司财务总监、IR之类。

这个转型之所以来的666,因为投行通常自带找钱属性,比较适合帮公司做deal、找钱这类工作,你说还有哪里既能发挥他们的功能,又能给个人带来巨大财富的职业生涯呢?

香港市场上比较老牌的例子,是香港宽频的CFO兼人力主管黎汝杰。这也是个分析猿出身,在瑞信是电讯业research MD,2004年5月加入集团至今,2013年还被选为过“电讯业首50位最受注目的财务总裁”。

这位老板还是个喜欢拿工资买自己公司股票的老板(去年人工是768万港币),这么多年后,他在香港宽频的持股已经达到3.28%(约2.6亿港币市值)。运营并持有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比做分析猿更有成就感!

再来个近一点的栗子,美图的CFO颜劲良,最开始是在瑞银做TMT分析猿,之后跳去云游控股做CFO,然后又去了美图做CFO,负责美图整体财务战略及投资者关系。公司业绩大家是都没看懂,不过没有关系,美图成功上市和之后一波的大起大落,人家老板转身就能花1.3亿在半山买房子了(欧洲股神安东尼波顿同单位哦)~~

唯一的风险提示是:这年头好公司不多,特别是一些民企的运营风险可是比投行大多了,建议想跳槽的投行狗跳槽之前,做好DD,千万不要被老板给忽悠了。

不过这些年更大的潮流啊,是去互联网公司。

统治中国互联网

准确的说,高盛差不多统治了中国互联网!

去的最早、也最有权力一位之一,当属腾讯Martin刘炽平。在加入腾讯前,Matin在高盛搬砖数十年,因为帮助腾讯上市跟小马哥认识,2005年时被说服,放弃千万年薪,一路为小马哥开疆拓土。

尽管现在Martin每年都要被媒体推上香港的打工皇帝。但2005年就要放弃金融男,去做IT男,确实既有眼光又有胆识啊。让蜗牛妹觉着,如果有金融男愿意放弃高薪跟你去创业,这牺牲绝对不亚于不问户口不问婚房愿意跟你裸婚的姑娘啊!

2011年5月,来到腾讯的另一位高盛猿猴是James Mitchell。他之前是纽约TMT的MD,也是上市时候就认识的,现在是腾讯的首席战略官。

阿里系中也有几个的,先说前高盛集团副主席Michael Evans,2015年出任阿里巴巴做集团总裁,负责制定和执行集团的国际发展战略,协助公司全球化。

阿里系中的蚂蚁金服国际事业部总裁,就是高盛的高级合伙人Douglas Feagin。

而更出名的一位高盛统治中国互联网案例,我觉得应该颁发给前高盛MD柳青。2014年7月来做首席运营官,2015年2月成为CEO,然后滴滴也就一路拿融资,一路打败其他竞争对手,合并了快的、收购了Uber。

当然这几年互联网尤其好,基本每家TMT的head都被挖了一遍。这就让非TMT行业的猿猴非常感慨了啊,万一我是cover挖煤挖矿的肿么办?

我卖保险我骄傲

下面请出的就是前汇丰IBD metal and mining板客阿汝娜(下图中间的美女),沃顿MBA、汇丰投行VP,老公还很帅(哥大硕士、前私募基金副总裁)。你说,这么一比,安迪又算什么! 

为啥一个人生配置之高的选手,要去卖保险呢?毕竟传统观念里,这三个字有点像骂人。

阿汝娜说,大环境看香港外资IBD的生意是越来越差,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自己的板块,转去新兴行业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女生在投行熬了五年后,会发现性价比越来越低,对身体的消耗变得更大,职业的不稳定性越来越高,如果不是真心热爱工作,为什么还要在投行待下去?难道只是为了保持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光环么?

从大趋势讲,前几十年中国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状态,家庭与个人的财富也在积累阶段;而现在,国家的经济是趋向稳定缓和发展,财富也需要经历一个沉淀与保值的过程。香港是全世界前三的金融中心,行业有超过一百多年经验,产品和制度都能得到保障,这也是内地客户近几年来一直来香港投保的原因。香港保险业就像是一座桥梁,可以为内地与香港进行资源整合。

但从想法到实践,最难跨出的是自己心里的那一关。将心比心哦,你要让我放弃年薪百万、每天高大上的螺丝钉生活,变成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不断向客户输出价值观的创业,简直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双重改变啊。但也还是那句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先走出comfort zone,哪能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

有舍才有得!

我问娜娜,出来后最难忘的瞬间是什么?答曰:以前做投行,成就感可能来自PPT画的漂亮,model搭得好又快,帮公司赚了很多佣金,高大上但不落地;现在做保险和财富管理,可能我会花两三个月时间,来回沟通,帮助身体有问题的客户准备文件,争取帮他们获得保障,这种成果虽然不是上亿美金的大deal,但实实在在帮到人的幸福是再多钱也买不到的。这也说明,投行给自己留下的磨炼,也能带入保险行业,提升行业标准。

现在娜娜离开投行也有一年多时间,既专业又有口碑,客户增长速度很快,收入也就比投行多几倍吧,正在财富自由的道路上飞奔。现在Envision团队里已有9个人,目标是想再把团队扩大一倍,希望招到志同道合的人,要求是:

本科以上学历,有香港居留签证(永居、IANG、受养人签证及投资移民),两年左右工作经验,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渴望成长,不甘于现状。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将简历发至:recruit@envisioncap.com

也可以关注娜娜的工作号xingyuan1836和公众号“娜娜和Alfred创业记”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