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在中国卖不动,2500元以上的手机没人买了?

iPhone在中国卖不动,2500元以上的手机没人买了?
2016年07月28日 10:35 挖财早知道

此刻正在阅读微信文章的你,用的是iPhone,还是其它手机?

挖财君相信,不管iPhone手机用户还是安卓手机用户,都更乐于相信——使用和自己相同操作系统的人更多。

那么今天就让挖财君给大家揭秘一下,阅读挖财早知道公众号的人用得都是什么手机呢?(这也是挖财君第一次披露后台数据哦)

也不懂为什么,就是想发个截图 ↓

如图,以挖财君周一发布的《工作4年月薪5000元,该跳槽吗?》这篇文章为例,微信公众号后台的数据统计告诉挖财君:阅读过这篇文章的3525部手机中,iPhone 6、iPhone 5S、iPhone 6 Plus是最大众的机型,总体占比超过两成。

不过iPhone手机用户也不要太得意,有没有注意到拼图中最大的那块灰色区域?这里统计的“其他”,主要是品牌和型号种类非常庞杂的安卓手机家族,同时也包含少量的Windows Phone。

这样一对比,强弱就很悬殊了:使用苹果的设备(包括平板电脑)的用户,总体占比为31.18%,不到安卓用户的一半,让人有点意外啊。

当然,你可以说这只是挖财君单篇文章的统计结果,但事实上,对一些貌似更高知的自媒体公众号来说,一篇文章中苹果手机用户的阅读比例,目前也很少有超过60%的。

难道说,曾经大有一统天下之势,横扫都市街头的iPhone,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苹果在中国卖不动了?

一些官方数据,佐证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式微:根据苹果公司昨天公布的数据,二季度(截至6月25日)公司共售出4040万部iPhone手机,较去年同期的4750万部减少15%,这也让苹果公司的营收同比下跌了14.6%。

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降幅更为更为明显。据统计,二季度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收入大幅下滑33.1%。这让中国市场首次让位于欧洲市场,沦为了苹果的第三大市场。

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降至9%,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ppo的市场份额为22.9%,华为有17.4%,vivo也有12%,雷布斯的小米更是不用说了。

看来,不管苹果手机的老用户如何看待自己手里的iPhone,至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购买新手机或者更新换代时,已经不再将iPhone视为不可或缺的选项了。

谁动了苹果的奶酪?

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智能手机问世以来一直与苹果分庭抗礼的安卓阵营。

尤其是在中国,随着国内厂商工业设计和研发能力的提高,以及不差钱的广告营销投入,越来越多的安卓手机开始列入年轻人的手机采购清单,接地气的中低端价格和差异化的使用体验,让苹果手机无力招架。

这些手机品牌的运营策略也非常鲜明:强调硬件数据,主打90后人群,启用当红代言人做炸子鸡,比如oppo的代言人鹿晗、杨洋,华为的代言人吴亦凡……顺带再赞助各种年轻人酷爱的真人秀综艺节目,销量蹭蹭地往上涨。

反观苹果,它在乔布斯时代还是“创新”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了“保守党执政”般的产物,推陈出新的速度极慢,很容易被追求新潮的年轻人弃之如敝履。

价格是压死苹果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吸引年轻人购买国产安卓手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价格。

对手机硬件的性能提升来说,摩尔定律同样适用,国产手机一方面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技术研发,一方面坚持着年中无休的价格战,这让养尊处优的苹果很不适应。

这种价格战的结果就是,各大品牌的手机性价比越来越高,强烈的市场推广的刺激也让2500元逐渐成为了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一部手机的分水岭。

挖财君在中关村网站上发现,目前市场上原价2500元以下的手机机型有1395部,占所有手机机型的60.13%。当智能手机不再新鲜,攀比心理逐渐消退,性能过剩,无疑成了新一代手机消费者逐渐放弃高价手机的重要原因——毕竟现在连几百元的功能机也可以刷微信朋友圈了。

尽管苹果也为此自降身价,在一季度推出过廉价版的iPhone SE,但销量并不尽如人意。有人计算过,抛开品牌溢价,苹果手机的制作成本从来不会超过200美元,毛利率却超过45%,对iPhone SE不买账的消费者已经意识到:廉价不是最重要的,性价比才是。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一部2500元以下的实用的安卓手机时,苹果在中国还有未来吗?

这个问题挖财君也无法回答,但有一点挖财君可以保证:不管你用的是iPhone还是安卓手机,阅读到的挖财早知道的文章,都是一样棒棒哒!(奇怪,哪来的自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