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有多看脸?从一张提前流出的新财富宣传照说起

金融圈有多看脸?从一张提前流出的新财富宣传照说起
2017年08月25日 16:55 风度先生周刊

- 风度先生周刊 -

财经角度写时尚的新媒体品牌

Fashion business, Interviews,Stylish

昨天我们财经群里有这样一张照片流传开来。

小伙伴们第一反应是:金融圈颜值就是高,是销售吧。第二反应是:又见新财富拜票季。

没错,以上照片是来自天风证券的销售团队的形象照,不过朋友告诉《风度先生》,这是提前流传出来的照片,还没正式对外公布。

其实对我们这种吃瓜群众来说,什么风格不重要,重要的难道不是看脸吗?

在业内人士看来,wuli 大 A 股,只存在三种分析师:新财富第一;新财富上榜;新财富未上榜。所以新财富是做卖方分析师迈不过去的坎,不难猜测,不仅是天风证券的小伙伴,各家券商的分析师都已经准备撸起袖子开干了。

顺便翻看了一下以往分析师团队的形象硬照,才发现天风证券已经算是有进步了。

有的券商会比较讨巧,不拍硬照拍微电影。比如兴业证券计算机团队变身演员,自导自演了二级市场首部励志温情微电影。#现在微电影这个词听起来已经有了时代感#

其实分析师们更多是正儿八经的形象照,比如酱紫的。

华创证券广深销售团队,男女严重失衡。

你们的网红分析师兔子君,方正证券通信组分析师廖蕾风格可以说很多变了。

以下这张这叫憨厚老实风中间的女生依旧是廖蕾,看不出来吧。

华创团队北京销售岗,男女比例也算协调了。

齐鲁证券美女还搞了个旗袍秀

中信建投,给人一看就是很务实的感觉。

机械、军工都是清一色的男同胞:

你们团队这是要去宣誓啊!

好了,接下来的风格,我统一称之为“直男视角”。

长江宏观,感觉大家都不知道手该放哪儿,干脆统一假装扣扣子好了。

下面这位同学同样是不知道手该放哪儿的,只好假装整理衣袖。

方正团队放弃颜值取胜,突出自己的勤奋了。

团队仅两人,这个看着好心酸啊。

原来 ppp 也有小王子。。。

看了这么多,感觉还是天风的比较精致,希望今年大家可以再接再厉。(but ,也有可能是精修图的关系了.....)

其实,金融圈美女多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尤其销售岗。

记得第一财经日报写过这样的故事:“一位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在公司接待了来访的某券商研究所所长一行,于是,该基金公司的员工们亲眼目睹了该研究总监被券商研究所所长麾下七位大美女‘环绕’的盛况。”

基金经理与美女?

“大多数基金经理是三四十岁的男性,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时是挺枯燥的,工作的多数内容是与数字和报告打交道,管理严格的公司在交易时间对基金经理使用手机或者其他聊天工具都有一定限制。”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个时候,你有机会在工作中见到一位美女,听她讲述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研究报告等,肯定不是一件让人讨厌的事。基金经理们也不见得就会和这些美女怎样,但出于人之常情,拒绝一位美女的要求总比拒绝一位同性难一点。”

听说还有券商跑去戏剧学院招人,干得好的销售年收入百万没问题。

你无法否认,现在就是一个颜值经济大行其道的世界。前段时间有篇很火的报告叫《投行男女分析师颜值报告:长相丑的薪水比一般的要低9%?》,里面是这么写的: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丹尼尔·哈默迈什教授曾在《美国经济学评论》发表了“颜值和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他发现长相出众的人比一般人拿到的薪水要高5%或者更多,而长相难看的人获得的薪水比一般人要低9%。越漂亮的女性可以得到更加稳定的经济社会生活,女性之间存在着“美貌差别”。银行和专业服务性行业正在越来越‘颜值化’,他们更喜欢漂亮的人。而长得略丑的人,即使他们非常有才华,也常常被忽略。投行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往往更倾向于“以貌取人”。

还记得去年参加新财富颁奖礼的时候,大家讨论得最多的是兴业证券的李跃博,为什么?有实力的基础上,颜值真是大大的加分项。(没看错的话应该是一袭 self portrait 连衣裙,杠杠的小仙女风。)

今年金融圈其中一个很火的名利场故事,李跃博也不幸被“躺枪”——不过是作为男主角的上司而已。

有报告说,上榜新财富的首席们平均年龄 31 岁,从业平均时间 5.36 年。

都说三十而立,但不同人的三十岁确实千差万别的。对分析师来说,每天的 10 小时+工作简直就是人间熔炉,根本没时间去管理形象。所以注重美貌与自由的李跃博才能刷新分析师们的形象。

这一行的压力真的很大,也会有扛不住的女分析师。去年华泰证券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薛蓓蓓在自己的告别感言里这样写道:

永远要比,24小时要比,和别人比,和自己比,买方要比排名比净值,卖方要拼研究拼速度,最近还开始拼起颜值来,都是百里挑一出来的大概称得上精英的人,却总是在这一轮轮比拼中失去了冷静、也可能失去风度和格局。

所以,原本网红、颜值等等流行的关键词都与分析师们无关,他们原本的人设应该是西装革履,向客户兜售自己的专业水平,贩卖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但随着颜值经济的大行其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群专业分析师们也不得不尝试各种可以吸引眼球的渠道:成为网红、拍形象硬照、拍微电影、小视频。

“专业性是第一考量,颜值就像给自己的研究水平加了杠杆,表现好了别人会有超预期的感觉,反之那就可能被定位为徒有其表的花瓶,以后想要再获得信任无疑是难上加难。”这是分析师对成为网红的看法。

大家普遍默认的规律是:要从事金融界工作,你不必要漂亮,但漂亮总会有帮助。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