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代言10年的品牌倒了,如今负债6亿停业!

周杰伦代言10年的品牌倒了,如今负债6亿停业!
2018年01月08日 18:55 CEO智库

作者 | 林川

来源 | 品牌头版(ID:ceozhiku)

丛林的优胜劣汰机制让人措手不及!如果不努力,下一个被淘汰的就是你!

刚刚,体育品牌行业一声巨响!一代枭雄,曾经风靡全国的德尔惠宣布停业,负债更是高达6亿!

体育品牌行业一声巨炮!

近日,《福建日报》发布的一则债券资产处置公告,揭示了德尔惠惨淡的结局:

(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德尔惠负债高达6.36亿元,德尔惠厂房、土地以及仓库均已抵押,目前公司已经停业!

消息一出,全福建直接炸锅,作为福建知名企业代表,曾经红极一时的“德尔惠”,如今悲惨谢幕,令人唏嘘不已!

辉煌历史,挥斥方遒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想当年,德尔惠无限风光,风头正盛。

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致力于运动鞋服及配饰研发、生产、行销为一体的体育用品企业。

2002年前,德尔惠一直不温不火,扮演着陪跑的角色。

直至它独辟蹊径,成为第一个提出“体育娱乐化”概念的品牌开始走上逆袭之路。

当时,体育品牌巨头安踏、李宁走的都是“体育营销”路线,都是请世界冠军做代言。

而德尔惠先是花了100多万请来了吴奇隆做代言人,并将广告阵地从CCTV-5转移到湖南卫视等地方娱乐频道。

这一举措让德尔惠创始人丁明亮尝到了甜头。

丁明亮趁热打铁,一方面请来技术团队,成立研发中心,提升产品品质;

另一方面请来了当时已在港台成名的年轻歌手周杰伦做代言,将德尔惠推向了巅峰。

周杰伦的那句“运动个性,德尔惠”,瞬间让德尔惠响彻大江南北。

当时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就是:能买上一双德尔惠的运动鞋。

尽管当时的代言费就高达上千万,但是德尔惠却以50%的增长率迅猛成长。

2004年销售额就达到了6亿元!

当时,德尔惠可谓是体育运动品牌中最有潜力的一个。

德尔惠没落之路

1、悲惨!7年上市之路终夭折!

2007年,风生水起的德尔惠准备在港股上市。

然而当公司员工还沉浸在即将上市的喜悦之情时,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磅消息瞬间让他们跌入到谷底。

为德尔惠做财务整理的“福州金财富公司”突然被警方控制,因为这是一家未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公司,不存在合法的权益。

一时间关于德尔惠“做假账”、“欺骗消费者”等负面消息铺天盖地,德尔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虽然事情与德尔惠无关,但却无法力证自己的清白。

德尔惠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受到了损毁,被迫临时停止IPO步伐,前期投入的财力都打了水漂。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7年德尔惠面临大幅度的代理商流失,23个代理商中有17个集体撒手说不干了,只剩下了6个。

但这并没有阻碍德尔惠的扩张之路,后来,德尔惠在全国的门店达到了3000家。

但盲目的扩张给德尔惠带来了隐患,2009年春节将至,40多个人上门逼债。

千钧一发之际, 丁明亮通过一次大力度的促销活动,解决了债务危机,帮助公司度过了难关。

此段时间,德尔惠奋力前行,为上市做好充足的准备。

然而,2012年,德尔惠迎来了库存危机,亟待资本市场的援助。

在历经港股上市失败后,德尔惠将矛头指向了国内,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了IPO申请书。

而因为IPO申请企业急剧增加、要求越来越严格,再加上德尔惠2013年转型失败和之前“账务作假”的丑闻的影响。

兜兜转转,德尔惠最终在两年的排队等待后,2014年终止了IPO的申请。

自此,德尔惠漫长的7年上市之路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2、创始人病故,公司失去顶梁柱

2011年,在丁明亮的一系列改革之下,德尔惠年订货高达35亿元。

眼看着公司就要重振雄风之时,可奈何天妒英才,丁明亮因癌症不幸去世。

这个曾希望将德尔惠做成百年品牌的企业家,带着他为完成的梦想和公司上市未果的遗憾离世。

公司突然失去了顶梁柱,瞬时人心惶惶。

此时,丁明亮的弟弟丁明炉接手了公司,但却没有力挽狂澜。

2013年,德尔惠向“快时尚”风格进行转型,尽管引进了快消行业的人才,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再加上后来上市不成功、回款慢的代理商和后来居上的运动品牌,德惠被耗得筋疲力尽。

3、 成也杰伦,败也杰伦

2013年,德尔惠与周杰伦长达10年的代言协议结束。

同年10月宣布:与周杰伦开始第十一年合作,2014年合作一段时间后,销声匿迹。

此时元气大伤的德尔惠还想通过周杰伦的影响力来起死回生。

可过度依赖周杰伦是导致德尔惠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尔惠除了周杰伦还有什么?德尔惠的的品牌文化比鞋底还要薄!”

花重金请明星做代言或许能给品牌带来短时间销量的攀升。

但背后如果没有清晰的产品定位、发展战略、运营体系做支撑,注定会变成昙花一现的笑柄。

而且,尽管德尔惠是“体育娱乐化”营销的先行者,但是别的品牌也会跟风,并不能成为独有的竞争力。

而安踏、李宁等不管是品牌文化、定位还是产品都比德尔惠有优势。

德尔惠后续没有清晰的战略、完善的运营管理系统以及执行有效的团队,只能被别的品牌不断地超越,最终被淘汰。

所以,明星并不是“万能药”,只是品牌发展过程的一种催化剂,想打好铁,还得自身硬。

2015年,遍体鳞伤的德尔惠遭遇关店潮,从曾经辉煌时刻的4000多家到如今的500家。

之后,德尔惠品牌被转给凯天体育打理,此时的丁明炉像甩掉了一个包袱,一身轻松。

30年,德尔惠从一个晋江小工厂成为风靡全国的的品牌,最后又走向破产,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而德尔惠的停产是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些不思进取、原地踏步的人和事,总有一天会被这个突飞猛进、不断创新的世界惩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