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江:洪泰空间这些年,我错过了两个机遇

王胜江:洪泰空间这些年,我错过了两个机遇
2017年05月12日 18:55 一针video

王胜江是洪泰创新空间的创始人,也是创业者。如果考虑运营、资本、规模等综合能力,优客工场第一、洪泰空间就该是第二了。

4月26日,优客工场与洪泰创新空间共同宣布,双方已正式签署战略合并框架协议。合并后,优客工场董事长由毛大庆出任,联席CEO由毛大庆、王胜江共同出任,扩大后的公司总体估值约为90亿人民币。

“航母下水”——这算是王胜江对此次合并的首次回应。

正和岛原创文章

口述 | 王胜江 洪泰空间创始人

采编 | 谢芸子

供稿 | 正和岛(zhenghedao)

来源 | 一针video

在王胜江看来,毛大庆是无所畏惧的,但是双方都曾表示,创业以来,如履薄冰。

将时间拉回到1999年,当时的北京北四环地区还是荒草折腰。彼时,该地段楼盘均价还不到3000元/平。这一年,王胜江加入SOHO中国,毛大庆从新加坡被派驻到北京,成立凯德置业中国控股公司。

2015年4月18日,优客工场成立。毛大庆希望,将优客工场打造成资源高效整合的共享办公平台,成为中国最具规模的共享办公空间。几乎就是第二天,洪泰创新空间成立。王胜江联合俞敏洪和盛希泰,要打造第一家创业服务生态平台。

为什么选择合并?洪泰空间创立这两年,王胜江又错过了哪些机遇?以下为王胜江口述:

▌未来不排除上市的可能

和滴滴与快的合并不同,优客工场和洪泰空间有强烈的互补属性。优客做的比较快、体量比较大,运营、资产相对重一点。而洪泰创新空间在深度孵化、活动课程、资本助力方面做的较好,属于轻资产、行业细分的重内容模式。

截止目前,洪泰空间共孵化项目近200个,获融资项目估值共超过100亿元,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已在全国十个城市布局了近30家空间。实际上去年的时候我们就谈过要合并,大家彼此都熟悉。洪泰基金、真格基金、红杉资本等背后的投资人也都很积极的在推动,但还是两个创始人的意见更重要。

众创空间是创业、创新的载体,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直接对接B端的模式离收益太远,与共享出行、共享充电宝相比,共享办公并不“性感”。这个行业需要领头羊、需要发声,未来中国也急需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这是我们合并的首要考虑。当然从资本的角度,也不排除未来上市的可能。

▌想要让孩子长大就必须剪短脐带

这是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想要让孩子长大就必须剪断脐带。

我相信很多创始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这个时候心胸就显得很重要。首先要对整个行业有判断,其次是要考虑公司、员工、投资人每一方的利益。当然在所有人都受益的前提下,创始人的内心肯定会有煎熬,社会也会对你有一些感官的评价,我和大庆都是。

但是我敢肯定的讲,这个合并绝对是利大于弊的,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中国的存量资产。我个人认为,在共享经济里,共享办公是最有前途、最有想象空间的。

当然在合并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一点冲突都没有,两个人离得太近就一定会有磕磕绊绊,我们必须去理性的面对这个现实社会的市场行为。那么在这其中,求同存异就会成为事态的核心,我相信只要大方向相同,70%的矛盾就可以避免,那么剩下的30%就是要调整的,包括人事和业务板块上的变动。

▌创业者最需要的无非是钱和文化

什么样的空间是创业者最需要的?这个是我们做联合办公的人一直思考的。其实在我看来,创业者对空间最直接的需求无非是“钱和文化”。

“钱”最主要反映在融资需求和租金上。创业企业当然希望租金能越来越便宜,然而租金恰恰是现阶段共享办公的主要收入。其实地段好的空间入驻率从来不会低,但也总有创业企业和我们在反映租金太贵,很多空间的内容做的也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项目路演只是走走形式,无法满足创业者真正的需求。

实际上创业者最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创新文化以及生态。这些东西听起来很虚,但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创业者才能去真正学习、得到成长。

目前来看,洪泰创新空间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打造了相对自由、开放、便于交流的创业文化。举个例子,极牛是做互联网技术咨询的,他们去年十月拿到了300万的融资,就在我们这儿办公,跟空间内30%的企业都有业务往来。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也是创业者实质需要的。

众创空间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桌子来赚钱,第二阶段通过服务,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我觉得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空间还是要依靠租金盈利。严格讲,租金中也涵盖了部分服务的价值。我们是轻资产管理,主要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基本上空间成立一年就能实现盈利。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做孵化,会直接投资或用租金占股。

我们下设“媒体、投融资、FA、孵化、活动、创学院”六大事业群,已建立汽车、体育、文化等多支基金,希望通过垂直细分帮助不同企业成长。截至目前,入驻洪泰空间的企业已有70%拿到天使、A轮或其他资金的支持。

▌反思:这两年我们错过了两个机遇

创业是什么?有媒体曾报道,创业就是跳下悬崖,然后在下坠的过程中搭建飞机的过程。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创业维艰,非生即死,但是人生的经验也源于失败,坎坷是创业过程中的必然。对我来说,这两年的创业经历远远大于之前二十年的成长过程,这个收获是巨大的。

但是回顾这两年洪泰空间的发展,我们的确错失了两个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在2015年下半年,那时候我们的知名度很高、影响力很大,但是我并没有加快资本杠杆的推动;第二个就是在在人才的培养、挖掘方面的缺失。

我更看重自己手头的一摊事儿,并没有去运用一些创业的方法论。这些都直接导致我们在2016年的扩张速度减慢,不能快速占领市场。

创始人必须要看的更远,要有广泛的能力和精准的判断。比如说你必须能把握融资的节点、能够对企业结构及时进行调整、在人才挖掘和培养上有能力。这些之后才是盈利、不赚钱就没有价值。

▌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去年的确是个坎儿

实际上从去年年中到年底,对于很多创业者和空间来说,的确是个槛儿。我们有一个入住企业叫有粮网,做的真的很不错,但是去年年底却连租金都付不起,创始人差点卖房子,我们也努力地帮他们找融资,最后自己也投了一点儿。

洪泰空间刚刚成立的第一年,我没有给自己开过一分钱工资,自己还贴了很多钱,没有走公帐开发票。到最后银行说我没有信用,有的投资人说我不努力。所以想想很搞笑,很多东西都很伪,真正努力在产品上用心的创业者被忽视,而那些不努力的人靠天天花钱,却营造出一种很努力的假象。

我们行业内的几个创始人有时候也会聚在一起聊,其实大家都挺苦,这个行业需要更多正面支持的声音。现在资本开始回暖,国家又出台了普惠金融的政策,对一些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也进行了增值税的减免,力度很大。

▌尾声

“我是喜欢拥抱变化的人,虽然在面对巨大不确定的同时会充满压力,但我并不排斥第二次创业,这是我的性格。”王胜江如是说。

洪泰创新空间未来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故事还在继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