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唱空中国经济的人,忘了中国还有个制胜筹码

郭广昌:唱空中国经济的人,忘了中国还有个制胜筹码
2017年05月25日 19:25 一针video

分享者 | 郭广昌 复星集团董事长

            马光远 著名经济学家

文字编辑 | 李晶

来源 | 功夫财经(ID:kongfuf)

西方国家是反全球化?还是反中国?

马光远:对目前出现的反全球化声音,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开拓者有着怎样的思考?

郭广昌:中国发展确实受益于全球化,但中国也推动着全球化,让全球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反全球化的声音,有一点是别人感到我们受益更多;还有一点,是很多西方企业没有意识到中国企业有这么快的学习能力和提升能力,短期变成了他们的竞争者。中国加入WTO后的实际发展过程,确实超出一些西方国家和中国自己的预测,比如当时加入WTO,我们预测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很多领域会受到巨大冲击,但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反而是脱颖而出的。

马光远:对中国企业来讲,下一步我们也可能重塑全球化规则,在这个过程里,中国企业有没有可能用自己的行动,把这个(反全球化)逆流延缓一下?

郭广昌:难以短期改变,原来的穷国家在富国家推动之下才有点进步,现在变成你发展太快,成为竞争对手了,先进国家难免有不适应感。支持全球化与反对全球化声音交杂在一起的现象仍会长期存在。如果把地球比作地球村,或一个公司来治理,那在里面的经济份额占比越大,你的责任也越重。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相应地,我们应当承担更多责任、更好地引领全球化。

中国经济是“唱空”,还是“真空”?

马光远:在往前发展的过程中,可能突然有一天,别人就要求你不是跟着走,而是带着别人走了,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呢?

郭广昌:从现状看,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黑天鹅随时起飞,你准备好了没有,很难回答。但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面对多种不确定性而有的战略定位,兼具随机应变,做得很好了。中国企业完全准备好不现实,但我们比西方国家竞争对手有更快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这也是总理说的中国经济很有柔韧性和耐力。

马光远:每一次中国经济下行的时候,依然出现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对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你怎么看?

郭广昌:有多种角度看经济问题,但有一个角度,是看这个国家人民的精气神还在不在。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研人员、普通群众、年轻人依然在为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工作,这就构成了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是说年轻人创业就一定成功,但如果有这个往前冲的精气神,经济活力就在。反之,如果人们整天想的就一件事,怎么晒太阳、度假游玩、拿国家救济金,谈何发展。劳动创造价值,这个劳动可以是体力,也可以是脑力,但绝对不可能是晒太阳,晒太阳晒不出价值。所以,当我看到中国依然有许多人和企业,夙兴夜寐、日以继夜地努力工作时,我就觉得未来三十年,全球经济核心动力依然在中国。

未来20年,最大的财富浪潮在哪里?

马光远:复星最近提出了发展C2M的概念,在整个智能制造层面做出了一个颠覆性的决定,当然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你们的决策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未来20年,在大的产业层面,你最看好哪些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郭广昌:我们之所以提出C2M的概念,一方面是看到技术层面已经出现了突破口,另一方面是基于对未来消费领域个性化需求迅猛增长的强烈信心,C2M可以把消费升级和个性化的整个产业链完全打通,所以应该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对于未来的产业机会,我们最看好的还是大健康领域。中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50后、60后、70后正在逐渐进入老年阶段,他们是中国真正富裕起来的第一代老年人,有非常高的购买力,当然也需要更多的健康管理和健康医疗方面的服务。所以复星未来的最大一块产业,我们是要做大健康管理的C2M。

我们已经获得了保险牌照,在健康保险领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今后,我们还是会加大力度在医疗服务端,包括医药药品的研发、药品的制造、医疗器械的投资上都会加快。我们会投资更多更好的医疗管理系统,尤其会投资更多的对健康管理的一些机构,因为很多病其实都是情绪管理和生活管理没有做好。我们应该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让我们健康保险的客户能够享受到全球最好的药品和医疗服务,尤其是我们要为客户做好一个健康管理,让他不生病少生病,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向上的能量选择。这是我最想看到的,也是复星要聚焦的去做的一个方向。

互联网下一步创富机会在哪里?

马光远:你觉得应该怎么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

郭广昌:中国经济实力30年来进步非常大,早已是今非昔比,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但是我们也不能高估自己的实力,中国经济过去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成本优势,在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确实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扬长补短,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马光远: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浪潮正席卷而来,从企业家的角度上讲,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新的潮流给时代带来的影响?

郭广昌:我在全球访问越多,越感觉到现在各种技术的积累都到了突破的过程中,至于人工智能,我觉得未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会非常巨大,包括生物制药对癌症的攻克,以及医疗技术、医疗器械的进步等等,人工智能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技术突破口。当然对人工智能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讲,全球的技术进步正在加速,我们当然也乐观其成。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中国和全球还有差距,但是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都可以在全球性产业变革中获得巨大的成功。

马光远:在全新的潮流当中,复星在做什么?在新兴产业领域有什么大的布局?

郭广昌:近年来,我们看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大家觉得已经改变很大了,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浅层次的。比如说像BAT, 它还是没有很深地进入到产业里,还是浅层次的。现在正在进行的深层次渗透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深入到智慧制造,深入到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改造,所以从供应链的改造,到柔性化生产最后到C端客户,这样一个全部打通、变成一个智慧经济体、智慧产业链这种渗透,对中国经济的效率提升才是更加深刻的。

一方面,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满足以后,他会追求更趋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逐渐成长,更是让个性化需求迎来了全新的爆发点。

消费者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怎么能够反映到制造端,整个工业链又如何反馈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C2M的发展逻辑,我觉得里面存在巨大的产业机会。

(本文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

 决策者的绝活 柳传志  马云  王健林  任正非  马化腾  李彦宏  郭广昌  冯仑  夏华  沈国军  刘永好  李东生  俞敏洪  任志强  刘庆峰  李开复  江南春  宗庆后  董明珠  陈春花  熊晓鸽  左晖  张勇  周鸿祎  徐小平  尹明善  姚劲波  孙陶然  阎焱  曲道奎  颜艳春  施振荣  张朝阳  刘强东  蔡文胜  王煜全  王中磊  杨浩涌  杜鹃  秦朔  汪建  王育琨  韩坤  张一鸣  王兴  张荣耀  邓德隆  杨守彬  比尔·盖茨  巴菲特  洛克菲勒  贝索斯  霍华德·舒尔茨  扎克伯格  霍金  苏世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