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提“金融周期”,与房地产有什么关系?

央行首提“金融周期”,与房地产有什么关系?
2017年12月03日 18:50 南京楼事

临近年末,南京每天都有摇号、开盘和预备开盘的楼盘信息。开盘潮汹涌的环境下,读者们可能并没有关注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一定范围内,这个报告引起关注,原因之一在于,首次提及“金融周期”的概念。

什么是金融周期?为什么要引起关注?

央行报告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国际社会更加关注金融周期变化,各国央行也认识到,只关注以物价稳定等为表征的经济周期来实施宏观调控显然已经不够,央行传统的单一调控框架存在着明显缺陷,难以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纵容资产泡沫,积聚金融风险”。

至于“金融周期”周期的定义,央行报告也提及,金融周期,主要是指由金融变量扩张与收缩导致的周期性波动。评判金融周期,最核心的两个指标是广义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前者代表融资条件,后者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

央行同时也重申了房地产和信贷之间的关系。由于房地产是信贷的重要抵押品,因此,两者之间会相互放大,从而导致自我强化的顺周期波动。

而广义信贷和资产价格,还会通过资产负债表等渠道进一步把金融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

央行仍认为,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同步叠加时,经济扩张或收缩的幅度都会被放大;而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不同步时,两者的作用可能不同甚至相反,会导致宏观调控政策的冲突和失效。

据此,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做出评论,在他看来,关于金融周期的讨论并非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央行首次提及,则必须引起关注。因为这一定会对下一步货币政策的框架和具体措施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央行在这个时候首提“金融周期”,其实并非偶然,是国际金融周期、中国经济周期以及中国金融小环境等三个因素决定的。

他撰文表示:

首先,从国际金融周期而言,全球央行在经历半年的货币放水之后,随着美联储加息缩表等一系列实质性措施,全球货币政策拐点正式点到来。

过去八年的放水,实体经济复苏乏力,但资产价格泡沫,特别是房价经历了一波史诗级的上涨,不仅中国房价涨,全球房价都因为宽松的流动性上涨。而在全球各大央行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开始收紧货币的情况下,意味着,全球金融周期接近顶部,包括房价在内的资产价格都将面临重新估值的风险。这在中国也不例外。

其次,从中国经济周期而言,18+1大后,中国经济开启了全新周期。

1、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上,提出经济正在从高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阶段,体质增效远高于量的进一步扩张;

2、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方面,通过动力体系、经济体制、区域开发战略、开放体系等一系列规划,推动中国经济向现代经济迈进;

3、在改革层面,提出下一步重心是产权改革和要素改革这两大硬骨头;

4、在战略目标上,提出用两个15年,实现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梦想。两个周期的变换意味着,下一个30年产业和财富的风口也不同于过去,货币推动型的增长模式也将退出舞台。

第三,下一个五年,中国金融业防风险的任务繁重。

下一个五年,中国金融业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防风险。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特别指出:中央银行仅借助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有效平衡好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调控。针对日益重要的金融周期问题,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以应对,弥补原有调控框架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宏观审慎的框架下,央行特别提及房地产市场“买涨不买跌”的特征,指出,需要宏观审慎政策,对杠杆水平进行逆周期的调节。

这同时也是对下一个五年的货币政策具有强烈暗示意义。下一步,稳健和宏观审慎的双支柱的政策框架下,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防止房地产价格泡沫,防止债务杠杆将成为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

马光远认为:

第一,明年货币收紧是大概率。

第二,金融业过度发展是高层的共识,明年整体金融业,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和高收益高杠杆产品的发展会受到明显抑制,投资好收益产品的机会非常少。

第三,央行报告提及金融周期时,也处处不离房地产,这意味着,从货币政策层面,房地产政策在前三季度松绑的概率比较小,明年房地产是本轮周期最困难的一年,房地产今年年底将基本见顶。

内容来源于光远看经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