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手了!金融去杠杆力度空前!A股下跌跌透了吗

中央出手了!金融去杠杆力度空前!A股下跌跌透了吗
2017年05月01日 21:25 证券中国网

4月28日,上证综指以0.58%的微弱振幅为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画上了句号。但在这个月,A股市场却并未一直如此平静,月初雄安新区概念掀起了一阵波澜壮阔的行情,而从4月中旬起短短不到10个交易日的时间,沪指今年全年的涨幅便迅速被全部抹平。

而与A股的惊心动魄密切相关的是,一场中国金融去杠杆的战役正席卷着整个金融市场。“一行三会”空前的穿透式监管新政凸显出了此次金融去杠杆力度空前,甚至连金融反腐也被认为是这一场战役的一环。

此次力度空前的金融去杠杆有望改变中国金融体系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间空转的顽疾。而眼下,复苏迹象显露出新经济周期的临近,以及“十九大”这一政治节点的到来,这一切正催生着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周期的到来。这将是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周期,指向新的方位。

一、金融去杠杆

A股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春季攻势”在4月份经历了高潮和逆转。不过,这波澜壮阔的行情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戛然而止。十余只雄安新区概念股在连续六个交易日一字封停后,4月12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出手干预,11只个股因涨幅过大集体同时停牌核查。市场的基调由此急转直下。当4月18日停牌核查的雄安概念股集体复牌后,市场更是不断走低,热点题材全面熄火。

“最初调整时我们是有买入一些雄安概念股,按照以往的经验,雄安概念股肯定还会有第二波第三波炒作行情,而且近期宏观经济数据很不错,外围市场一直在涨,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担忧,所以在市场下跌没多久时就又冲进去了。”北京一私募投资机构投资专家称。

和他一样,很多投资者预期中的雄安概念股第二波行情此后却迟迟未能出现,市场也一直持续下跌,在4月24日时,A股再次经历了大幅调整的行情,沪指更是在当天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这样的态势让不少投资者嗅到了市场中别样的味道,市场的调整并不仅仅是炒作题材的回落。

海富通基金经理表示:“这一轮市场波动主要是金融监管趋严和金融去杠杆的推进,同业监管的加强使得之前同业委外中通过擦边球进入权益市场的资金首先回笼,并进一步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和风险偏好。结合年初到4月初市场经历了一轮普涨,调整自然就发生了。”

自3月底开始,金融领域的一系列监管新政接连出台,尤其是银监会从3月下旬开始至4月10日发布了共8个文件,矛头直指金融风险防控。银监会发布政策文件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一场金融领域去杠杆的战役已经悄然而至,但在力度空前的雄安新区炒作热潮下,这些新政的威力并未得到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发行大量同业存单,形成的表内资金或直接委外投资,或进一步购买同业理财,同业理财资金进而委外投资。因此,同业去杠杠之下,部分中小银行同业资金面临压力,将以主动赎回、到期不续做、到期部分续作或者提升续作资金成本等方式调整委外规模。

金融去杠杆,委外赎回、同业存单新规等降低金融市场杠杆率开始让资金面更为紧张,去杠杆的威力很快便传导到了A股市场。尽管市场上并未出现大规模委外赎回等消息,目前也尚难有确切的数据来计算出银行监管新政对A股资金面的实际影响,但资金面的趋紧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华安基金基金经理表示,这一轮的调整主要是金融监管,特别是对约束银行的同业负债以及委外方面,导致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恐慌,资金面也有一些影响,但我认为对于股票市场来说资金面的影响其实不大,很多测算证明对资金的影响不大,大概在1000-2000亿,但在心理层面的影响对大一些。

事实上,情绪较资金面更容易沿同业链条不断升级。在同业链条的最末端,管理银行委外资金或使用银行资金加杠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情绪最易受到冲击。正是这些金融去杠杆的使得A股市场短期承压明显。

二、资本市场新周期

为什么金融去杠杆选择在了当下?一个有意思的背景是,在金融领域一系列去杠杆的措施接连出炉之际,也正是一系列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出炉的时刻,而这些宏观经济数据表现异常抢眼。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而从投资、工业生产、进出口等多项数据来看,一季度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在某基金公司金融行业研究员看来,配合着经济形势的改善的时间窗口,现在金融去杠杆可能引发的阵痛和震动相对会更小一些,为监管加码赢得了空间。

但显然,A股市场短期格局仍然会受到金融去杠杆的直接影响。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诸多迹象显示,在伴随着金融去杠杆化进程推进,再加上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十九大”这一新政治周期临近等种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新周期若隐若现。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的观点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已经站在了新周期的起点上。他认为,大量的宏微观证据表明,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期“经济L型”的一横,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2016年以来,中国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正逐步触底,部分传统行业产能出清实际状况远比统计数据展示的更为充分。

虽然关于新经济周期的争论亦不少,但一个共识是,至少中国经济离一个新经济周期的开启至少是越来越近,这也为当下金融去杠杆的创造出了时间窗口。

而更重要的一个共识是,众所周知,“十九大”如期而至,对中国社会而言,一个新的政治周期正在来临。“2016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换届完成,半年后的2017年10月19大召开,人事调整之后,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政令畅通,新政治周期正在拉开大幕。”任泽平认为,3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高达25.4%,1-3月累计高达21%,继一带一路之后,雄安新区建设也将带动万亿级投资体量,这些都是新政治周期因素所影响。

而在新经济周期的预期和政治周期的合力助推下,资本市场也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周期,这一新的周期并非只与涨和跌有关,随着市场的去泡沫、健康化,价值投资的回归,而更多的是改变资本市场的生态体系。因此,无论是监管体系,或者是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资本市场都有望形成新的格局。事实上,近期A股市场出现的投资逻辑变化或许已经显现出了A股市场生态的变化迹象。

2017年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龙头白马股的行情越演越烈,久违的“价值投资”气息喷薄而出,不仅仅是家电、白酒等行业,包括医药、化工、电子等等多数行业的龙头公司都有非常不俗的表现,这在过往并不多见。

“中国股市,格局或许真的变了。”北京某券商人士如此解读最近的行情。过去,追涨杀跌、短线交易、炒壳等投机行为在最近一年内迅速地失效了,过去二十多年,这些一直都是市场上比较有效的赚钱策略;相比之下,一向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已的价值投资今年来屡试不爽,过去不温不火的贵州茅台、格力电器开始飙涨。

事实上,即便目前投资机构对于短期市场走势和中长期走势都依旧有很大的分歧,以任泽平为主的看多一方和以李迅雷、姜超为代表的空方论战一直未休,但是在他们逻辑中,以白马股为主导的“准价值投资”行为占主导的市场。“按照目前的监管风格,我们的理解更加偏向于:股票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炒的。”国信证券一位人士称。

三、假期五大消息影响下周股市(附股+点评)

1、安邦和财新互怼:安邦“起诉”,财新称是污蔑行为

5月1日财新发表声明称,29日,安邦集团以“决定起诉”为由,发表声明,污指财新出于自身经济诉求对其攻击抹黑。这是罔顾事实的构陷之举,完全缺乏法律依据。对安邦声明之诬蔑行为,我司予以强烈谴责,并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据安邦保险集团官网30日消息,财新传媒及其旗下《财新周刊》、财新网等媒体多次对公司董事长吴小晖进行人身攻击,捏造其“有过三次婚姻”的不实报道,炮制其“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等谣言,安邦保险决定对财新传媒及胡舒立提起诉讼。

点评:看了财新的全文,安邦眼花缭乱的股权结构,确实令人叹为观止;“空手套白狼”的扩张模式,也让人大开眼界。不到6年时间,安邦资产总额就从5亿元膨胀到1.45万亿,这种罕见的奇迹,不得不令人怀疑。

假期安邦和财新你来我往,现在看,还分不出胜负。安邦事件后续走向,也结局难料。不过,安邦已大到不能倒,很难整体崩盘,相信高层领导对此也早已未雨绸缪。持有安邦股票和安邦保险产品的投资者,不要过于担心。安邦举牌的白马股,倘若因此大跌,反而是难得的上车机会。

2、新华社:共筑未来之城,河北雄安新区设立满月记

新华社发布特稿称,雄安新区规划正在周密进行之中。一个月来,中央各部委、各大金融机构与中央企业等认真研究、加强对接,共谋雄安新区发展的千年大计:国资委表示将推动央企在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通信、轨道交通、生态环保等方面提供支撑;国家开发银行近期将提供1300亿元资金支持新区起步区建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6家机构参与的雄安新区规划工作营将重点围绕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的总体布局方案开展优化完善工作。

点评:上个假期,雄安横空出世,这个假期,雄安就满月了!虽然舆论上各种降温,但政策看,雄安新区的发展是比较急迫的,有加速、提速发展的预期;今天新华社用一篇特稿,无疑释放了这种信号。

作为千年大计,雄安比肩当年的深圳和上海浦东,这点毫无悬念,为避免长时间炒作,快速推进是不错的策略。

3、新华社:目前是整顿金融秩序、推进改革好窗口

新华社30日发文强调,当前,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加强监管提供了较大政策空间,目前是整顿秩序、推进改革的较好时间窗口,需要及时抓住。监管重拳出击必然会伴随着压力和阵痛,这在近期的金融市场上已经有所体现。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防控好调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引导市场心态向良性面发展;另一方面要保持定力,面对压力挑战,要有一如既往的决心和魄力。

点评:中央把金融安全放在了史无前例的位置,甚至“明示”未来数年金融体制改革方向(加强协调)!充分体现了“即使市场出现扰动”也在所不惜的决心,而本次新华社发文,算得上是对决策的一次强化。

股市从前期的3300点冲关失败,到回落到3100点附近,主因就是去杠杆、整顿金融。而刘士余用“嘴”砸盘,严打游资,围剿次新雄安等,更多是配合的行动。

对股市而言,最煎熬的时间过去了,一行三会加强协调,目标是金融的安全,并非打压指数;股市维持慢牛格局,也能为其他领域的去杠杆创造条件。管理层可以搞鸟笼行情,但指数必须在区间“风平浪静”,绝不能跌进熊市通道,这是监管层的底线!

4、证监会核发10家企业IPO批文筹资不超过58亿

证监会今日批准10家企业IPO,上交所5家(保隆科技、今创集团、华荣股份、顶点软件、中马传动),中小板2家(新天药业、天圣股份),创业板3家(弘信电子、苏州晶瑞、民德电子),10家企业募资总额不超58亿元。

点评:上周四媒体爆出IPO发审提速,但周五IPO还是10家,算是虚惊一场!实际上,很多人把发审提速理解错了,审核提速的背后,是被否的公司大幅增加了,不提速都凑不够10家了。

以现在的市场环境,IPO再提速显然不明智,所以要解决“堰塞湖”,只能审核上严把关,谁把不合格的公司吓走,对市场来说,这是好事,至少造假,垃圾公司会少很多。

上周次新股表现回暖,本周大概率会继续活跃,关注龙头坤彩科技,龙二瑞斯达康,另外关注上周开板的瀛通通讯、正丹股份、实丰文化、星帅尔等。

5、雄安概念龙头冀东装备发异动公告:不停牌

冀东装备发布异动公告,公司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偏离23.98%,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公司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和未公开重大事项,公司不停牌。

点评:上周四,市场传言监管力度有放松意向,这种消息,管理层虽然不会承认,但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五天四板的冀东装备今晚直接公告不停牌,彻底证实了这种猜测,下周又可以放心大胆的干了!

冀东装备打开雄安概念股第二波的想象空间,后市重点关注细分领域新挖出来的小票,如周五的哈高科、津膜科技等。

来源:凤凰证券、经济观察网、扬子晚报、爱股票APP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