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变“软”,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脱欧变“软”,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2017年12月15日 00:10 英伦投资客

*脱欧协议达成后第一周,伦敦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

文 / 英伦投资客

先说一下脱欧的最新情况,继上周英国欧盟顺利达成第一阶段脱欧协议(英国欧盟正式达成脱欧协议,天亮了?) 之后,英国这边又有了新动向。

2017年12月14日,英国议会通过修正法案(309票支持、305票反对),规定英国政府与欧盟完成脱欧谈判后,最终脱欧协议必须提交议会投票通过才能生效。

这意味着保守党政府的“硬脱欧”计划基本上落空,脱欧开始往“软脱欧”的方向发展。

上周五第一阶段的脱欧协议扫清了脱欧的三大障碍:英国表态愿意支付分手费;愿意保障欧盟公民在英国的利益;保证避免爱尔兰岛出现硬边境,已经被许多英媒解读为“软脱欧”的胜利。

今天议会再次胜出,英国政府为了最终协议能够通过,只得往“软脱欧”的方向继续前进了。

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梅姨之前常说的口头禅:“Brexit means Brexit”最近已经很少听到了。

“软脱欧”的选择在现阶段最符合英国和欧盟的利益,而整体大方向确定后,脱欧事实上大局已定,随着不确定性一步步降低,虽然未来谈判还可能出现小波澜,但最坏的时候显然已经过去。

“软脱欧”如何影响英镑?

从之前几次英镑的走势来看,每次梅姨发声“硬脱欧”,英镑都会下跌,因此“硬脱欧”也被认为是英镑最大的利空。

“软脱欧”对于英镑虽是利好,但因为市场这次已经提前预判(Price in),造成英镑在前几周已经大涨过一次,所以近期频繁的消息落地并没有对英镑汇率产生较大影响,英镑几次震荡后维持在兑美元1.34,兑人民币8.88。

图为英镑兑人民币近一周走势,由于脱欧第一阶段利好出尽,英镑没有再次大涨。

图为英镑兑美元近一周走势,虽然美国今天宣布加息,但英镑表现依旧强势,小幅上涨。

不出意外,英国和欧盟在将在明天(12月15日)举办的2017年最后一次欧盟峰会上,宣布谈判进入下一阶段。

英国已经确定将于2019年3月19日之前正式脱离欧盟,因此2018年的谈判就显得至关重要。

围绕明年的谈判,英镑应该有不少文章可做,一旦谈判出现暂时性的僵局,英镑走跌,就可以瞅准时机,适当入手。

最好的先例就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英国因为脱欧谈判接连受挫处于“最坏的情况”,英镑兑人民币一度跌到8.2,并维持了快一个月的时候,许多投资客至今仍对错过这波换汇机会耿耿于怀。

脱欧变“软”,把握大方向的同时,也要关注“小波澜”里的机会。

英国脱欧,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还记得当时英国宣布脱欧的时候,舆论普遍唱衰,都觉得是“灾难”,而后随着脱欧谈判不断受挫,有一段时间甚至感觉怎么所有关于英国的消息都是坏消息。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脱欧也没那么可怕,很多东西也是因为媒体的过度渲染:英国媒体对内一向是报忧不报喜,批评自己国家比谁都来劲,而国际媒体又喜欢直接翻译英媒的报道,以国内媒体为例,国内媒体关于英国的报道大多翻译自英国记者写的自黑文章,因此脱欧在某种程度上被过分放大了。

上周五脱欧第一阶段取得突破后,英国媒体的整体舆论已经开始转向,舆论进一步引导预期,可以说情况已经开始好转。

BBC12月8日头条:英国脱欧协议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谈判道路

脱欧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后,保守党岌岌可危的民调支持率也终于反超工党。

最后说说我个人对于脱欧的看法,在英国待了这么多年,别的不说,英国人谈判扯淡的能力绝对顶级,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方面的大师。

而英国人那套实用主义哲学决定了英国在关键议题上不可能像俄罗斯那样站着饿死,永远都是谁有钱导向谁,妥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因此在脱欧方面,我一直都很相信英国人的谈判能力,年初一直高喊“硬脱欧”的梅姨现在看来真的就是拿“硬脱欧”谈条件,最终都是为了给英国争取最有利的条件。

英伦投资客1月18日文章《英国确定彻底退出欧盟单一市场,英镑不降反升创八年来最大涨幅》,谈梅姨的硬脱欧部分节选:

英国政府肯定明白欧盟单一市场对英国的重要性,但梅首相作为务实英国政府的发言人,不能在谈判之前就把这个意愿表达出来。我们假设今天梅首相表态英国将尽一切可能留在欧盟单一市场,那欧盟在谈判中就会抓住英国这个把柄漫天要价,最终很可能导致英国无法与欧盟达成最符合英国利益的商业协定(best possible deal)。现在英国提前给欧盟一个下马威,明确告诉欧盟自己将放弃单一市场,大不了我减税搞“避税天堂”,用低税率收割欧盟的发展成果,这一招也让英国从受制于人的谈判地位上“翻身”掌握主动权。

从脱欧第一阶段的谈判成果来看,梅姨显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