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为何失宠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快评

“互联网金融”为何失宠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快评
2017年07月21日 08:21 九卦金融圈

文 /鹞言,本文是作者授权九卦金融圈发布,原载于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

7月14-15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新闻稿中关于互联网金融只有一句话---“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决策层对于互联网金融再没有其他任何或鼓励或批评的表述,更令互联网金融人士伤心的是,决策层在此次会议上十分明确的表明了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特别是民营银行。敏感的互联网金融人士立即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失宠”了!

熟悉笔者的领导和朋友都知道本人长期以来不赞同“互联网金融”这种说法,经常跟人打比方---互联网于金融好比电力于照明,难道现在还有不用电的“灯”?至于当初互联网金融理论被抛出的时候,有多少人没有真正研究过那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就高呼“互联网金融万岁”了?

特别是去年4月本人在财新网大胆发表《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吗》指出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应改弦更张,走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道路。

为何笔者一直就不看好互联网金融呢?笔者认为除了业务层面

无牌经营、超范围经营,具体业务突破法律合规等微观层面的

问题外,在宏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四个:

1、互联网科技滥用于金融业务放大了金融风险 

如笔者在财新网连载文章《什么是金融科技(一)-(四)》所言“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跨界竞争的时候,正规金融部门,特别是监管部门应意识到一旦金融机构‘随大流’,像互联网企业那样放大风险偏好,使得金融业务的审慎性、合规性无原则妥协于金融科技技术的激进与未知风险,甚至放弃一些基本的审慎经营原则,一味迎合互联网客户对于‘客户体验’的偏执追求。

那么,随之而来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将会对金融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会将互联网金融的未知风险传染到正规金融体系中”。

2、所谓“金融生态圈”模式造成严重的市场不公平竞争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巨头已经对支付结算及跨行资金清算、金融信用、金融资产交易及证券登记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产生垄断影响,还通过地方金融部门涵盖小额信贷、基金、保险、担保、保理等全方位金融业态。

通过存款、同业等方式加杠杆,借助互联网生态肆意扩大规模,形成了独立、完整和自我循环的“金融生态圈”。这种所谓的“金融生态圈”是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严重破坏了金融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通过资本渠道影响旗下基础设施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由此形成较为严重的信息不透明和披露不客观的风险,这种风险借由互联网与金融的负外部性叠加传染到经济体系中,甚至形成新的规模更加庞大,信息更加不透明的自我实现的影子银行体系。

3、越界控制媒体舆论,管控舆论风险 

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跟着互联网金融巨头“有样学样”,通过收购、参股财经媒体,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论坛,或主动邀请主流媒体为其发声,或变相资助学者专家为其“站台”,在一些明显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与事实上混淆视听,甚至指鹿为马---将货币型基金宣传成活期存款,将高风险P2P包装成高息活期理财,将有毒的底层资产分包成零门槛理财……

这些行为严重误导了民众对于金融服务的认知,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甚至造成了大规模经济损失与民众痛苦!还有利用旗下媒体舆论,为达到自己商业目的而不顾社会影响的造势,或者故意制造竞争对手的负面宣传。更有甚者,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冠以“央行”名头搞独家宣传,让人误以为是央行的官方行为;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发动大量“水军”鼓噪监管部门抑制创新,给监管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造成较大干扰。

最后,互联网金融的体系中不仅有各类机构、各类业务的链接,还有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不仅有从业机构与外部机构的网络链接,还有其“金融生态圈”的系统复杂性。

庞大的“金融生态圈”在金融基础设施的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跨机构、跨市场、跨国度的复杂的相互依赖性,风险集中与链接过多影响金融结构的稳定安全,形成比“大而不倒”更棘手的“链接过多而不能到”的系统风险。

笔者爱听相声,马季老先生有个经典相声《宇宙牌香烟》,希望存量如此庞大的互联网金融不要成为“宇宙牌香烟”,今天换“金融科技”的牌子,明天换“数字金融”的标识。笔者还是希望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及其站台者多些常识,多些敬畏,多些善良---毕竟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