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纷纷变成“变色龙”,是悲哀还是幸事?

手机厂商纷纷变成“变色龙”,是悲哀还是幸事?
2017年02月28日 20:14 郭静的互联网圈

国产手机厂商多年来的斗智斗勇绝对是一部“大戏”,不过,今年厂商们“撕逼”、“嘴炮”的行为似乎少了不少,当然,默默的较劲还是有的。国产手机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和厂商们的大肆竞争是分不开的,没有那么多企业的竞争,就没有现在的“大浪淘沙”后的精华存在。

跟当年PC的路数差不多,现在的智能手机目前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创新者的窘境,苹果、三星、华为、小米、vivo、OPPO等皆是如此,要想再让消费者们对手机“高潮”,实在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窘境”的逼迫下,手机厂商们想出了一条出路,玩变色策略,比如iPhone 7亮黑色、OPPO R9s红色版、华为P10草绿色版、华为P10蓝色版、诺基亚3310黄色版,手机本身是有一定的升级出现,可更多的“亮点”是放在了颜色上,就像“变色龙”似的。

1.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厂商成“变色龙”有意义吗?

每个消费者选择购买新机的需求可能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消费者对新机的“颜值”是有要求的,或者说消费者都是爱美的,对手机亦是如此。多颜色版本的新机推出,有利于让消费者在“颜值”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再是以往随处可见的“标准款”,这种多样式的选择,是手机厂商成“变色龙”最大的意义。

早几年的时候,像青橙等几家手机厂商打出了个性化定制的口号,主攻手机非标准化市场,让用户对手机的选择就像对衣服的选择一样,是多元化的,是不同的。但最终人们还是接受了标准化的世界,iPhone已经成为街机,华为、vivo、OPPO、小米等一模一样的手机也是随处可见。

手机厂商们现在推出的多颜色版本的新机,颇有点儿当年的个性化定制路数,只不过其是有限范围内的个性化,比如颜色、内存等,用户只能在这几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厂商这样做当然是有意义的,曾经的个性化定制策略失败,有很远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多颜色版本手机就没有市场。

首先,iPhone、华为、vivo、OPPO、小米等手机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足够,用户就算拿着多颜色版本的新机,也不会被人说成是“山寨机”了,在使用方面,也代表着各个品牌的最新技术和配置。

其次,手机厂商本身在质量上已经日趋成熟,跟当初的个性化定制机不同,现在手机厂商在产品质量上,已经上了好几个台阶,再也不会像当初那样低劣,产品质量有保证。

最后,消费者本身还是有需求的,就像曾经的“土豪金”一样,消费者喜欢不一样,喜欢“另类”,多颜色版本可以让消费者变得跟别人不一样,既是愉悦自己,也是区分他人

2.对于业界来说,是悲哀还是幸事?

消费者是不会拒绝手机厂商推出多颜色版本新机的,只不过喜欢每个颜色型号的消费者数量不同而已,手机厂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如果“劳民伤财”弄出来的产品仅是一个噱头,仅是一个谈资,而消费者不愿意买单的话,那也是白创新,当然,每种创新,都是需要尝试的。

对于手机业界来说,手机厂商如今推出多颜色版本的新机,是顺势而为的事情,算不上特别大的创新,这种创新,可见手机厂商本身在创新上的窘迫。我个人认为,这对于业界来说,并非幸事。

这次愣是把多颜色作为亮点推出,那么下次呢?就像“土豪金”已经泛滥成灾了,下一代的“土豪金”还拿什么吸引别人呢?另外,iPhone 7亮黑色难道不算是一个失败的创新产品吗?

手机厂商还是缺乏基础或者说更加牛逼的创新出现,像是芯片、屏幕、处理器等,可这些基础的元器件是掌握在供应商手里的,手机厂商是没能力在这方面有过多创新的。但当下的处境是,手机要想有更好的创新,就得在这些基础上面下功夫,其他操作系统等方面,已经非常非常成熟了。

一年一度的新机发布会如期而至,但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情形越来越难出现,这并非是消费者口味变刁了,而是手机厂商自身在创新上面不足以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虎躯一震”。

实际上不仅硬件市场,应用市场同样如此,用户常用的APP,依然是那几个头部的APP,来自于中尾部的APP要想往上爬,实在太难了,这也说明应用市场的创新出现了乏力的情况。

对于手机,除了刚买来时候的新鲜感,几天以后,用户还是回到了微信的世界里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