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亿美元撤离美国股市?今天,全球将迎来揪心一刻

350亿美元撤离美国股市?今天,全球将迎来揪心一刻
2016年11月08日 14:40 每日经济观察

2016年美国大选将于今天正式举行,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角力也将进入最终阶段。截至5日的全美主要民调结果显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民调中领先,但优势已明显缩小,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仍有入主白宫的希望。

此次投票将横跨六个时区,在不同时间逐步开始,多数公开投票时间是从北京时间11月8日晚间7点开始至11月9日下午2点结束。

大选结果将于2017年1月6日正式公布。新总统和副总统将于2017年1月20日正式就职。

美国大选最终结果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在即,谁将胜出?

1个月前,几乎很少有人相信,特朗普真的会当选美国总统。10月13日,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对比为48.1:41.4。不要小看这不到7个点,其实这是一个胜与负的本质差距。

但在10月末,FBI发起对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希拉里支持率一路狂跌;此消彼长,特朗普支持率则随之飙升。截至当地时间11月5日,两者的支持率之比变为46.6:44.9,希拉里虽然暂时领先,但领先优势已很不明显。

由CNN综合不同民调,6日最新发布的选举人团预测选票情况中, 由于部分州转而支持特朗普,希拉里目前能“稳拿”的选举人票首次跌下270票大关 ,为268票。但仍然高于特朗普的204票。该统计结果已包括CNN认为民主党/共和党“稳赢”或者是“偏向”的州。

根据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共计538张选举人票,总统候选人需获得270张选举人票以上,即超过全国选举人的一半,方可宣布当选。

美国大选最终结果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又会怎样影响全球经济?很多专家担心,美国目前处于向保护主义倾斜的拐点。即在今后会将大部分商业和生产活动集中在国内。 

德意志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皮特•迪克森:“我们看到,特朗普的很多言论已经明确表达出了保护主义的倾向,但我认为克林顿的言论也显示出,为了重新赢得选民对自己的信心,现在的趋势就是实施更多的保护主义措施,而放缓全球化的进程。因此大企业十分担心这会严重影响它们未来的发展。我认为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事实上,资本市场会一直关注大选之后的美元走势,因为这会大大影响明年的货币市场情况。 

拉博银行高级货币战略师简•福利:“美元走势现在和特朗普与希拉里的民调结果紧密相关。我们不能忘记,保护主义,还有特朗普主张的一些政策,可能会引发高通货膨胀。这会导致美国债券市场拥有截然不同的一种环境。当然,如果下周特朗普当选,美元很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跌,如果希拉里入主白宫,美元则会有所放松,略微上升。”

对于自己国家面临的风险,墨西哥方面也在积极准备。墨西哥央行行长Agustín Carstens周三晚间对墨西哥电视台Milenio说,墨西哥正在为美国大选出现“不利”结果做准备:如果不利结果变成现实,可以预见,墨西哥当局会以某种方式作出反应。我们正在和财政部商讨应急方案,希望我们无需动用它。

墨西哥提前做好预案十分有必要。据美国财经网站MarketWatch报道,为了对冲特朗普当选的风险,一些对冲基金已经大举做空墨西哥比索。

紧张的不止墨西哥人,还有大量持有美国股市多头头寸的人。自8月15日以来,美股已经向下调整2个月时间,累计跌幅3.7%。大量资金撤出股市后,投入到了低风险的品种,监测机构EPFR数据显示,在美国大选前的最后一个统计周期内,投资者将超过35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了美国货币市场基金。

另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估算,在截至10月19日的一周时间内,有168.58亿美元的资金流出股票型基金,而其中美国的股票型基金就流出了162.62亿美元,全球其它地方股票型基金流出仅为5.96亿美元。这也是自2011年8月以来,美国的股票型基金资金流出最多的一次。

曹和平:特朗普经济政策效果可能更强

尽管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普遍不看好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但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看来,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可能更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曹和平:“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有三点,第一个是减税,第二个是通过贸易政策,来保护国内产业和促进产业回流,第三个是增加基建,如果特朗普当选以后,减税以后企业的流动性投资能力和更新改造能力会增加,它的生产能力会加强。第二个通过贸易政策才促进产业回流和促进产业成长和他的减税政策是配套的,第三个增加基建,这个类似于1980年代里根的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又加上1950年代艾森豪威尔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我估计如果特朗普当选以后,这种结构性改革,综合性宏观政策总体实施的话,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意料不到的好的后果比希拉里的政策要强。

从愤怒走向分裂的美国大选

大约一年半前,希拉里和特朗普先后宣布竞选总统。当时很少有人想到,主导2016年美国大选的会是源自草根阶层反建制、反精英的愤怒政治。

从预选阶段起,“愤怒”就成为主基调。当时,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研究发现,要判断共和党选民中谁支持特朗普,“最可靠的办法”是看他是否同意这样一个表述:“像我这样的人,对政府干了些啥无话可说。”民主党内则刮起“桑德斯旋风”。这位白发老人准确抓住美国民众对金钱政治的厌恶,大打愤怒牌,号召进行一场“改变美国的政治革命”。

随着大选的推进,草根阶层的愤怒潮水般涌来,让两党建制派“原形毕露”,同时也“成就”了特朗普和桑德斯这两个“华盛顿政治圈外人”。他们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直接回应草根关切,拨动了美国民众那根愤怒心弦。

愤怒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有分析指出,金融危机后,两党一致同意救助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被认为是权贵资本主义行径,遭到很多深受危机冲击的民众怨恨。过去几年,两党在国会争斗不休,各趋一极,屡次造成政治僵局,对中产阶层空心化、社会不平等加剧都缺乏足够警觉,政策议程与各自草根基础存在巨大脱节。建制派和精英阶层对草根处境的隔膜与漠然,令后者对两党政治深感失望和气愤。

大选行至中途,形成希拉里和特朗普这对“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的对决。其间两人竭力“互撕”,其低俗程度在三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接连刷新下限。

某种角度上,两党总统候选人的人格攻击战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也让主导预选的愤怒政治日益让位于信任政治、性别政治、族裔政治……汇总起来就是分裂政治。选民按性别、肤色、受教育程度乃至对政府的信任度“站队”,社会逐渐分裂成为突出现象。

舆论认为,这场选举是几十年来美国最分裂的选举。席卷预选阶段的愤怒随着大选推进慢慢丧失了眼球效应后,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各种阴谋论、失实新闻和虚假新闻不停刷屏,不断破坏公众信任。皮尤研究中心近期民调显示,八成特朗普和希拉里的支持者在重要问题的“基本事实”上依旧无法达成一致。

愤怒政治因此愈发变调——当真相跑不过谎言,愤怒如何保持焦点,又能以什么作为依托?

愤怒,归根到底是因为期待变革。美国大选演变至此,几乎成为美国近几十年来最具黑色幽默色彩、最富于真人秀娱乐节目气息的大选。愤怒政治的水已被搅浑,失去起初的驱动力。

美国究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对世界又意味着什么?从愤怒到分裂,美国大选引发的思考远远超越了大选本身。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