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不值得留恋 抓住机会赶紧卖

老旧小区不值得留恋 抓住机会赶紧卖
2017年04月11日 10:33 刘磊地产评论

关于“老旧小”,真是个尴尬的项目。说留着,有留着的理由,比如等拆迁啊、位置好啊;说不留着,也有不留着的硬道理。投资这件事,永远只能在投资之后才知道自己是不是赚到。而满心欢喜等待升值却等来了平价,这能怨谁呢?

位置法则是谬传

很多人看好“老旧小”,现在都溢价如此高还不愿意出手,很多人都是把“买房就是买位置”这句话奉为圭臬。事实上,这句话既不是任志强说的,也不是李嘉诚说的,而是现任美国总统的名言,原话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众所周知,特朗普是美国最成功的商业地产投资大亨之一,他的这句“至理名言”也是针对商业地产而言——商业地产是要买入稳定的人流,成型的繁华,巨大的交易量和成熟的位置。

影响住宅房价的因素多

如果是住宅地产呢?我们说这个时候投资一定要讲求时机,从“买房就是买位置”到“买房就是买趋势”,看中Timing(时机)、Value(价值)和Potential Location(潜力位置)。美国的开发商经常说“You buy what you have seen”(你要为你的所见买单),就是这个道理。项目质量很好,加钱;成熟社区和物业,加钱;周边环境极佳,加钱;交通便利四通发达,加钱……所以老旧小所处位置好,仅仅是其中一项;以破败的社区、落后的物业、过时的户型去跟周边新房子拼,能拼得过吗?而此时楼市尚有余温,不把老旧小即使卖给年轻的刚需者(他们资金有限,承担不起大面积户型的新房),还等什么呢?一旦市场稳住,这一波刚需得到缓解,手中的老旧小就只有账面资产的份儿了。

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坐等拆迁不明智

还有人期望囤着老旧小,坐等拆迁,实际上这是用过去的经验来应对未来,未必有效。房地产商业化刚刚开始的时候,随着M2余额增加,房价迎来第一波高速上涨;城市也是百废待兴,开发商自然热情高涨,拿不到地,就改造老城区。那是拆迁改造的黄金时期。

如今开发商利润率下滑,城区内趋于饱和,加之房价高速上涨的周期要过去,没人愿意再去碰老城区这块“烫手的山芋”。稍微留心楼市的人就知道,小区块的老旧小区基本上改造完毕,大块的小区改造传言一波接一波,政策真正落地却遥遥无期。

也有人认为开发商无地可拿,势必对老城区下手。但“地荒”是个伪名题,拿北京举例: 北京辖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而实际建成区面积200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开发率仅仅12.5%,比以土地开发吝啬著称的香港的25%还低。

去年我们还在“去库存”,今年政策就比较有针对性,对于去化周期较长的城市,则收紧土地供应,相反则适度放松。大量可供使用的空白地块——比如外迁的厂区、学校可选,谁还会去折腾住宅呢?

户型不好,有价无市很苦恼

随便在一个二线城市,搜一下中介平台上的二手房,我们可以看到老旧小区的主流户型:

客厅基本不可用,厨房布局不合理,卫生间小到无法干湿分离。这样的户型,改善型购房者肯定不考虑,首次置业的年轻人也就是看中面积小、总价低的优势。假如卖房者标着周边新房的价格定位,那么最终会逼走这些年轻人——横竖都要那么多钱,何不买新房呢?

综上,在限购政策挤走投资客之后,老旧小区会流失一大部分客源;目前还盯着这类房产的,往往都是首次置业的刚需者,可以说是最真诚买房的一类人。趁楼市余温,房龄尚可在银行作抵押时,抓住套现的机会把这类房产的预期收益变现,及时寻找新的财富增长点,比当宝贝一样搂着,最终错过这次机会要更加明智。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 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微信号:victorliulei。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