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付立春:创新层中报增速14%遭基础层逆袭

东北证券付立春:创新层中报增速14%遭基础层逆袭
2017年09月01日 14:15 新三板资本圈

本期嘉宾

付立春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

  • 清华大学博士后、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兼首席。曾供职于财政部国际司、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领域:开放宏观经济,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公共管理;货币金融,资本市场,控股战略,投资策略。

背景内容

8月31日是新三板中报披露的最后一天,截止目前,新三板共11259家公司已经披露中报,还有300家公司尚未披露半年报,有企业已明确公告不能按期披露中报。

但是披露了中报不一定代表万事大吉,第一路演数据统计,新三板企业半年报业绩出现极端分化现象,6460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长,占比58%,另有4746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占比42%。“优等生”与“差等生”几乎各占一半,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英雄不问出身的新三板市场,一向被视为宠儿的创新层企业,此次中报表现却被基础层企业逆袭。

据路演君了解,创新层企业净利润增长14%,而基础层企业净利润增长率为16%,创新层整体增速低于基础层。

一般来说,进入创新层的挂牌企业,理应可以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更好的流动性、更好的融资机会,可这次的中报成绩却让看官们大跌眼镜。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由于2015年新三板企业突出业绩造成了高基数,2016年数据回落实属正常。然而,经历2016年的阵痛期之后,2017年创新层表现仍然不达标,甚至有被基础层“赶超”的现象,这让路演君感到十分不解。

如今基础层企业业绩增速惊人,似乎呈现“黑马”逆袭之势。例如目前稳坐基础层做市头把椅的宏源药业(831265),成交金额达到1373万元;另外,基础层挂牌公司奇士达(839706)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11.4万元,净利润增长率为37.6%,较之上年同期增加4.27%,现在已经向证监会提交IPO申报文件,正式公告进入IPO辅导期。类似的例子都在证明,基础层正在快马加鞭赶上创新层,导致这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在接受路演君采访时表示,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标准是不统一的,不少创新层新三板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经营能力、成长性可能不像其它优质企业那般突出,也有不少企业是符合分层标准三(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才进的创新层。此外,由于创新层企业的财务审计标准需要参照A股上市公司,因此财务要求其实比基础层企业要高,所以创新层企业与基础层企业的财报数据可比性并没有那么强,创新层财报数据更规范,水分更低。

付立春还认为,市场对创新层企业各方面的高要求从2016年年报开始逐渐加强,有些企业为了冲进创新层,利润提前释放,无论是企业财务处理还是业绩增长都十分出色,换言之这家企业的2016年年报可能更好。但是经过半年时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这也是导致创新层整体表现不足基础层的原因之一。

路演君发现,超过六成的拟IPO创新层企业2017年中报业绩变脸,其中是否涉及财务造假?付立春告诉路演君,企业利润表按照不同标准去分析其实是有所偏差的,即使在规范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一定调整。特别是对于不少创新层企业,能在财务数据表操作的空间实则是非常小的。会计准则和三大表本身的属性决定了难免会有操作的余地,但是和造假还是有很大距离。

日前,股转董事长谢庚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分层,付立春认为,整体来说,新三板优质企业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是比基础层要高的。对于未来的分层制度改革,付立春表示非常期待。由于经过严密的理论研究,分层改革是新三板市场发展升级非常重要的道路,如果没有分层,面对差异化程度极高的新三板市场,很多政策无法落地,所以未来新三板发展必须要分层。创新层是一种新尝试,对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的流动性溢价、估值、企业形象都是有好处的,同时对企业财务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却没有及时跟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分层标准也比较多元,因此选出来的创新层公司差异也挺大的。即便未来再分一层出来,也是对现有分层制度进行梳理。

路演君认为,新三板中报披露更多体现的是该企业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并不能说明市场制度的优劣。能够入选创新层的幸运儿,无论是企业经营或是行业发展前景,相信都具有其“过人之处”。今年新三板中报业绩总体表现差强人意,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之外,“挤水分”或许也是主因之一,而有关创新层与基础层的争议难以一概而论,对于企业来说,入选创新层只是梦的开始,做好业绩才是硬道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