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表: 朝核危机力避“斩首”力推和谈

中美对表: 朝核危机力避“斩首”力推和谈
2017年03月24日 20:35 华夏时报

3月19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离开北京结束其履新后首次东亚三国行。蒂勒森此行在朝鲜核危机可能引发美国动武的喧嚣中启程,在承诺与中国继续促和复谈的共识中收官,给朝核危机和平解决提供了新的窗口期。

2017年3月18日,北京,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抵达北京,展开履新后的首次访华之行。外交部长王毅下午与蒂勒森举行会谈,并在会谈后共同出席记者会,介绍会谈成果。

部分西方媒体把蒂勒森东亚行描述为“中国的胜利”,美国部分鹰派学者甚至不乏失望和恼怒,因为蒂勒森此行就中美关系和朝核危机与中方进行了一系列对表,强调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关系的积极基调。朝核危机过去是中美合作踏脚石,今天是中美互信试金石,未来如果诉诸武力也有可能再次成为中美恶斗打火石。蒂勒森东亚行特别是北京行无疑是成功的,他不仅带来特朗普认同“新型大国关系”这个定位,也淡化了对朝鲜“斩首”在即的战争疑云。

一路对表:

蒂勒森访华确定大基调

蒂勒森引人注目的东亚行始于日本,次站韩国,中国殿后压台。这安排本身就表明美国亚太战略的布局:日韩盟友和关系稳定的小兄弟小伙伴,重述美国安全保护承诺,让它们吃下定心丸,这都是例行套路,而中国才是等量齐观的战略伙伴。悬念留给中国,高潮定在北京,原本就不该是悬念。

蒂勒森此行核心话题之一是如何破解朝核危机引发的东北亚危局。访问风口浪尖的韩国,蒂勒森不顾外交礼仪,谢绝韩国外长晚宴邀约直奔“三八线”,既让韩国蒙受被忽视被小看的屈辱,也透出美国霸气,更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巨大焦虑:连战争选项都已端上桌面,哪里有心思推杯换盏?蒂勒森“不思”茶饭上前线的举动,以及他关于美国对朝鲜已耗尽耐心的连续表态,加剧了朝核危机滑向战争的紧张气氛,尤其是半岛的战与和直接关乎中国核心利益,中美关系也由此被发酵为更大的焦点话题。

然而,蒂勒森直接给中美关系带来重大利好,至少在四个方面与中国进行了战略对表:首先,确认4月中美首次峰会如期举行,双方启动程序安排。其次,强调特朗普期望峰会就双边关系规划设计50年的路线图。再次,积极回应“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惠互利”这一中方倡议。最后,承诺与中国继续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危机,收回此前在日韩发出的战争威胁。

围绕上述四个重大问题对表,体现了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表明美国高度重视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和信任构建。美国总统履新半年内就实现与中国国家元首会面,本身已是创造了历史,足见特朗普新政的务实与灵活。中美长期处于竞合态势,尚无美国总统愿为这一关系确立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先例,特朗普让蒂勒森传达共谋50年双边关系框架和蓝图,更是破天荒之举,说明特朗普团队对中国继续繁荣与和平发展抱有坚定信心,对双边关系高瞻远瞩从长计议。也许,4月中美峰会将以新的联合公报引领双边关系跃上历史新台阶。

蒂勒森北京行颇为媒体热议的是,他主动且两次提及仅有14个中文字的“新型大国关系”核心内涵。奥巴马任内,中国提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表述,虽然被美国笼统接受,但从未被美国高官主动表述和确认,因为华盛顿并不接受中国与之平起平坐,奥巴马多次声称不容忍中国制定游戏规则。蒂勒森此行重述中国倡议,无疑对外宣布美国乐意与中国共建新型大国关系,接受中国平等大国地位,主动与中国分享大国话语权和影响力,当然,也要求中国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避谈“斩首”:

对朝开战不能打嘴炮

沿着上述逻辑,就容易理解蒂勒森为何在北京改变几天前的对朝战争腔调,接受中国继续促和倡议。朝核危机是个大问题,中美关系却是最大问题,是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确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50年不变的框架和方向,朝核危机也许就是个问题。

蒂勒森在北京感受到中国对朝核危机态度的不变与调整。不变的是,中国始终维持核不扩散体系,坚决反对半岛有核化,积极参与和支持联合国对朝鲜制裁,不希望各方卷入新的朝鲜战争。调整的是,中国曾对蒂勒森前任克里画出半岛红线——“不能生战,不能生乱”,但最新表态是“不放弃任何和平解决的努力,并敦促有关各方理智判断”。这是耐人寻味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含蓄提醒甚至警告一意孤行试图拥核的朝鲜:中国承诺努力促和,但不能保证阻拦美国动武。

王毅会见蒂勒森时再次强调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蒂勒森未置可否,令韩国媒体大失所望。但是,蒂勒森应该感受到中国克制与忍耐的善意,感受到中国避免激化东北亚局势的怀柔和期待。迄今,除直接为“萨德”提供场地的乐天业务受到影响外,中国对韩国采取实质性经贸报复的措施相当有限,也未启动军事对抗措施,表明中国不想因小失大,不想因“萨德”临门而导致与韩美关系全面倒退。其实,中国留下四个窗口期观察事态变化:听听蒂勒森怎么说,看看4月峰会怎么谈,等等韩国大选后怎么办,问问战略伙伴俄罗斯怎么想。

蒂勒森访日期间宣称美国20年阻止朝鲜拥核努力已告失败,必须采取新方法。此言被解读为美国将“变轨”用武力对话。此前,美国官方公开提出用“斩首”方式解决朝核危机,并参照《作战计划5015》等实战方案引入今年联合军演。然而,针对实际拥核的朝鲜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谈何容易,其领导层和核设施具体位置无人知晓,三栖导弹发射平台游移难定,即使美军能全部锁定并一次性摧毁,可能引发的核污染对周边国家包括数万驻韩美军都是致命威胁。如果不能首战摧毁朝鲜数量庞大的前线火炮和火箭等常规武装乃至生化武器系统,60公里外的韩国首尔及上千万人口都将是朝鲜报复的直接牺牲品。

更大的麻烦在于,被击溃的朝鲜将向何处去?维持半个多世纪的东北亚均势格局又如何重组?中俄等周边大国又将如何反应?相信美韩容易推演战争进程却难以确定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因此,冒险诉诸武力,其结局恐怕很难实现朝鲜一家输而其他各家赢的零和局面。战争本质是政治而非单纯军事,政治问题最终恐怕还是要靠政治手段解决,特别是利益相关各方共商解决。美国算计到颠覆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易如反掌,却没有算计到两场战争噩梦般的长久拖累。

嘴炮不是大炮,即便超级强大的美国,手握重锤也没有能力到处敲钉子。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索马里、阿富汗乃至巴基斯坦,美国军事机器已在8个反恐战场忙得不可开交,真有决心和能力再开盘一场风险更大、地缘关系更敏感的朝鲜战争吗?所以,和谈是唯一真正具有实操性的选项,至少当下如此。而中美需要同心同德来推动这个选项落地。这个历史机遇也许就在今年。

(作者为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联社总裁)

華夏時報 —思想创造价值—

  ▶微信 | chinatimes

  ▶微博 | @华夏时报 @水皮

  ▶网站 | http://www.chinatimes.cc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