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监管到临界点,多部门警示风险

ICO监管到临界点,多部门警示风险
2017年08月30日 17:35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 金微 实习生李丽萍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中国区块链圈的IPO——ICO(Initial Coin Offering,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售)的发展可谓波澜壮阔,几天甚至几分钟筹集千万美元,暴涨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项目不在少数,大有比肩海外ICO项目之势。

在一夜暴涨数倍甚至几十倍暴涨的造富神话的刺激下,投资者正疯狂入场,其中不乏一些大妈。目前,ICO尚处于监管空白期,一些打着ICO的幌子搞加密虚拟货币传销的庞氏骗局盛行。

本部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在内的监管部门以及一些行业协会等对ICO密集发声或表态,ICO监管或正处政策出台的临界点。

有媒体报道,8月18日上午,由央行金融市场司组织的联席会召开,证监会、银监会多个主要司局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代表均出席。本次会议上,监管层酝酿的可行性方案包括:控制ICO规模,加强信息披露,监督募集的数字货币,发布投资风险警告书等。此外,如果发现大的风险,监管甚至会暂停所有ICO行为并加以整顿。

另有区块链技术负责人称,中国证监会近日正在向部分区块链企业就ICO征询意见,目前处于收集意见和讨论的阶段,对于那些打着虚拟货币的名义进行传销诈骗的ICO项目,证监会表示尤为关注。

对于一些新型金融业态,我国的监管办法一般实行的是“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不过,ICO则涉及到区块链、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行等多种形态,所以联席会议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

本报记者了解到, ICO与IPO具有一定形式上的相似性,ICO发行的不是股票而是数字货币,一般称之为代币(Token),区块链初创公司以众筹的方式,交换比特币、以太币等主流数字货币,以达到融资创业目的。

7月25日,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了《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通过对国内ICO情况的检测发现,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共43家,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累计融资规模达63523.64BTC、852753.36ETH以及部分人民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另外,ICO不同于基于去中心化算法、后期引入交易的比特币的发行逻辑,ICO的项目发起方是先发的、中心化、商业化的,易形成天然巨庄,有的项目发起方甚至没有注册公司,发起的项目良莠不齐,没有任何的程序,发行过程不透明。 而很多“韭菜”仅凭ICO的一纸项目白皮书和圈内人站台便盲目入市,不考虑项目失败或跑路导致的资金损失、融资后发起方集中抛售导致的币价波动,以及借ICO进行的诈骗、非法集资等风险,更是助长ICO泡沫膨胀。

国家互金专委会也表示,ICO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包括项目失败或跑路导致的资金损失风险、价格剧烈波动引起的金融风险、借ICO进行的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风险等。

据一位接近央行人士透露,针对ICO的乱象,目前的监管思路是从严监管,“甚至会一刀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仅是监管部门,一些行业协会组织也在提示风险。随后在8月28日,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对外发布了《ICO风险提示函》,规劝网贷行业协会会员、观察员回避ICO相关项目。

其中提到相关交易平台:由于没有明确获得法律授予的合法身份,经营主体在经营资格上和相关税务等法律问题上也存在着稽查风险。

另外,相关项目发起人和机构,因法律并未赋予其吸收公众存款的身份,发起人及机构可能会涉嫌非法经营罪。同时相关PE/VC机构在参与过程中,有向公众筹资的嫌疑,违背了法律规定。部分发起人的ICO项目甚至可能涉及非法占有资金,涉嫌非法集资或者集资诈骗。由于虚拟货币的匿名性,有的项目发起人和机构还会涉及地下非法交易或者洗钱行为的风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