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表”启动,业内:不会对人民币形成压力

美联储“缩表”启动,业内:不会对人民币形成压力
2017年09月21日 17:35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美联储“缩表”的计划终于落地。

9月21日周四凌晨,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宣布维持1%-1.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从今年10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缩表),这次决议得到FOMC全票通过。

“美联储此次会议修正了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意味着2018年和2019年加息节奏或有可能放缓,渐进式‘缩表’保持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坦言,10月启动“缩表”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同时,《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决议后,美债收益上扬,黄金跳水,美元大涨。

对此,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坦言,缩表来的比想象中更早、超出了市场预期,从而导致了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元走强、黄金走弱。

王青也分析指出,但这一趋势估计或难以持续,主要因为当前驱动美元指数的核心动力已由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特朗普政治风险。且在难以提振美元的同时,美联储“缩表”亦不会对人民币形成明显的外部压力。

此外,他亦进一步表示,由于全球市场对美联储“缩表”已有充分准备和提前调整,“政策宣示效应”不会对相对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强烈冲击,再度引发“金融事故”的概率很低。

中国央行不会跟随美联储加息

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将从今年10月开始缩减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缩表”),以逐步收紧货币政策。

“三类因素驱动美联储开启‘缩表’进程:首先,美联储可能放慢加息脚步,此时启动‘缩表’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正常化方向。其次,当前美联储异常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正在推升资产泡沫,危及金融系统稳定。最后,美联储需要通过削减资产负债表规模,为应对下一次经济衰退腾出再度实施QE的空间。” 王青表示。

据统计,战后美国经济复苏的平均长度是6年。而自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这一轮经济复苏已进入第8个年头。历史规律暗示,美国距离下一次经济衰退已越来越近。

邓海清也分析指出,2017年以来,市场关于美联储缩表一直热议不断,主要在于2015年12月美联储首次加息以来,至今已经加息三次,再叠加美国经济复苏向好、通胀水平回升已经较为明显,这使得美联储具有缩表的动机。

不得不提的是,本次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就直接表态10月便开始启动缩表,时间上表现地有点急冲冲。

“可能主要与耶伦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启动缩表,再加上特朗普属于偏鸽派、希望放松金融监管,与耶伦的政策理念明显不匹配,因此,耶伦在自己连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选择10月开始启动缩表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邓海清指出。

他还进一步表示,至于耶伦希望自己任期内启动缩表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缩表具有较强的政治标签,在经济环境恰当的情况下,缩表一方面能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的问题,另一方面缩表将成为耶伦自己的政治功绩,这对于有可能不会连任的耶伦来说,借用“缩表”来有所作为可能意义重大。

邓海清亦强调,美联储和“缩表”的最大悬念在于,明年2月特朗普提名的新一任美联储主席能否执行耶伦的“缩表”计划。

同时,美联储高官还预计:2017年还将加息一次;2018年将加息三次,2019年加息两次,2020年将加息一次;并将长期中性利率预期由3%降至2.75%。

“尽管有多位委员预测年内还有一次加息,不过鉴于今年通货膨胀数据或将持续低于美联储预期,美联储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有所降低。”王青坦言。

至于中国加息的可能,邓海清分析指出,中国央行不会跟随美联储加息。其一,一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比如,2015年12月美联储加息之后,2016年上半年中国央行还保持了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二,目前美联储自身的缩表政策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央行跟随加息更是不可能。

美元指数缺乏趋势性上行动能

在美联储的决议发布后,过去10个月里一直处于下跌状态的美元指数反弹,收报92.42,上升59个点。

“9月美联储会公布缩表细节已经充分被市场预期,甚至此次美联储还下调了长期利率10BP,但由于时间上10月启动缩表,缩表来的比想象中更早,超出了市场预期,从而导致了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元走强、黄金走弱。”邓海清坦言。

王青也表示,“本次议息会议结束后美元指数短期冲高,更多是因为会上有更多委员预测年内可能再加息一次,较为出乎市场预料。”

不过,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但这一趋势估计或难以持续,主要因为当前驱动美元指数的核心动力已由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特朗普政治风险。

实际上,2017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逾10%,其间美联储曾两次加息并提前宣布“缩表”计划,均未能扭转美元颓势。

“在美元大幅走软的背后,是特朗普就任后推出的医改、税改等核心政策议程频遭顿挫,政府人事持续动荡,“通俄门”调查甚至有可能威胁到特朗普本人的政治地位。短期内,美国税改、医改政策落地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债务上限问题亟待解决,围绕特朗普本人的政治阴霾难现消散迹象,美元指数缺乏趋势性上行动能。“王青表示。

除了美元,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在美联储宣布缩表之后下挫下滑136点,最低触及1.5783元。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累计升值了6%左右。那么,接下来人民币走势会如何?

对此,王青亦分析指出,总体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取决于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与国际金融市场紧缩节奏的博弈。伴随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回报预期趋于改善,人民币汇价在年内或仍将强势运行。由此,美联储“缩表”在难以提振美元的同时,亦不会对人民币形成明显的外部压力。

短期不会引发新兴市场大规模资金外流

值得注意的是, 市场上有人担心,美联储启动缩表,会不会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再次回流美国,再次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早在2013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在市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提及“可能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一度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美元跳升、黄金重挫,受资金持续流出影响,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股市和债市纷纷大跌。

“鉴于市场对本次美联储‘缩表’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当年‘缩减恐慌’现象不会再现。”王青分析指出。

实际上,今年 3月份美联储官员已经开始讨论缩减其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扩张的资产负债表;6月份美联储公布了未来“缩表”的具体路径。

王青表示,由此,全球市场对美联储“缩表”已有充分准备和提前调整,“政策宣示效应”不会对相对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强烈冲击,再度引发“金融事故”的概率很低。

邓海清也分析指出,个人认为不会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重演,原因在于:第一,近些年并没有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而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祸根;第二,美国没有类似于90年代末‘新经济’的故事可讲,新兴市场国家仍有吸引力,这意味着难以吸引资金大量回流美国;第三,目前美联储的12月加息与缩表的持续性都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冲击力度难免要大打折扣,引发金融危机有些杞人忧天。”

此外,王青亦表示,考虑到美联储公布的“缩表”进度,最终抵达2-2.5万亿美元的正常规模将需要4到5年时间。其渐进性特征意味着,“缩表”在短期内对美国长期利率的提升效果亦较为有限,难以吸引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国。具体到中国而言,在金融去杠杆政策主导下,我国未来长期利率走势易上难下,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有望保持在120-150BP左右,利差保护较为充分,资金大规模外流压力可控。

華夏時報 —思想创造价值—

  ▶微信 | chinatimes

  ▶微博 | @华夏时报 @水皮

  ▶网站 | http://www.chinatimes.cc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