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停批网络小贷牌照

“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停批网络小贷牌照
2017年11月22日 20:35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今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不断收紧的背景下,不少互联网借贷机构将目光瞄向了网络小贷牌照,一时之间,网络小贷牌照水涨船高。

不过,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下简称“互金整治办”)《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下简称“暂停通知”)称,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近年来有些地区陆续批设了网络小贷公司或允许小贷公司开展网络小贷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上述暂停通知表示。

一位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确认了上述通知。

对此,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此项通知直接针对的是目前备受争议的现金贷业务,本通知也是自2017年4月银监会以及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针对现金贷整顿通知之后,又一个全国性的监管要求。

他还进一步分析指出,按照监管方近期的要求,现金贷业务将实行牌照化管理,目前看相关牌照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以及备案后的P2P业务主体。网络小贷牌照由各地金融办审批,相对容易获取。而互金整治办要求各地立即停发网络小贷牌照,无疑是收紧现金贷政策的第一步。

根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共批准了15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主要分布在19个省市,有29家是早期成立的传统小贷将经营范围变更为网络小贷。

“不过就目前来看,开展现金贷业务的主体中,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机构凤毛麟角,除了趣店、分期乐、51信用卡等少数平台持牌,数千家现金贷平台大多还没有一个合法的放贷身份。”网贷之家坦言。

而早在今年8月份,《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当时互联网小贷牌照遭到热炒,转让费均在千万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000多万元。

当时,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向记者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所有金融牌照都在持续升值,尤其限制类,一旦审批趋严甚至停止发放,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势必走高,网络小贷牌照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公司鱼龙混杂,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主要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小贷公司、P2P网贷机构等组成。

“网络小贷、网贷、小贷公司三种听上去、看上去都很像的机构,其本质经营却有天壤之别。”有法365首席经济学家李虹含分析指出,相同的是他们可能都有所谓的现金贷款业务,不同的是他们的资金来源、催收方式、风控标准、经营模式、经营地域均有差异。

他还进一步表示,由于现金贷缺乏行业标准,导致鱼龙混杂,行业负面新闻较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使小贷公司很多时候与网贷平台(P2P)合作,获取资金。消费者难于区别网络小贷平台和网贷平台,其混淆点在于一个是网络小贷、一个是金融信息服务公司(网贷平台)。

那么,究竟如何去甄别好的现金贷平台与差的现金贷平台呢?

对此,李虹含建议到,在挑选贷款平台时,要关注如下几点:第一,要看你从哪儿得到的现金贷的广告信息。第二,要看经营现金贷的机构背景。多数正规现金贷平台都是以“金融信息服务“为注册经营范围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可以参与现金贷业务,这类平台都是相对安全的。第三,要看贷款资质审核的严格程度、贷款时长。趋短期现金贷平台安全度一般较低,主要通过线上吸引客户,特别是手机客户端。借款人只需要提交身份证、住址、手机通讯录等简单的资料即可以获得额度。第四,要看催收方式是否正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