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大幅飙升 央行真要降杠杆吗?

利率大幅飙升 央行真要降杠杆吗?
2016年08月25日 16:57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冉学东

近几日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可能要实施降杠杆,于是市场利率大涨,股票市场大跌。那么如何认识这次央行的动作,央行是否真要去杠杆,金融市场未来如何走向?

8月2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仍然进行1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800亿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当日,公开市场利率大部分上涨,隔夜回购利率开盘飙涨超500%。股市开盘放量大跌1%以上。

 这次央行从8月24日时隔半年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的投放量是500亿元。不过央行的这个动作却被市场解读为央行收紧的信号,因为此前央行都是投放短期资金。央行周二首先向市场询量,意思是机构到底需要多少14天期资金。这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可能在公开市场要收紧,于是利率飙升,银行间隔夜资金利率盘中最高达到2.7%。当天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大跌0.5%,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上行4bp,也创下了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对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行为,市场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事实上是用和缓的方式收紧市场流动性,央行通过加长资金拆借期限,抬高资金成本,从而抑制长期债券交易加杠杆行为,是释放减少短期资金进入长期债券市场的信号。但央行总的目的还是要维持一个流动性的平衡,进一步货币宽松也不可能,但是央行收紧货币更无可能。

另有一种解释则认为,由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最近都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去杠杆措施,在影子银行、通道业务、高现价保险产品和互联网金融领域都实施了许多控制措施,只有央行未见行动,央行这次在公开市场的操作有可能是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一个步骤。

笔者认为央行不可能真的收紧流动性,因为2013年钱荒,就是因为央行连续两周没有在市场上投放资金,引发市场恐慌。当然不是央行的原因,因为市场杠杆率过高,央行想降杠杆,导致钱荒,此后央行只得再次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继2013年之后,金融杠杆更加猛烈,企业债务更加沉重,如果央行真的实施猛烈去杠杆,将可能酝酿比钱荒更大的危机。

不过现在的市场交易的确过于拥挤,央行投放的资金并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被机构投资在金融市场上赚取利差,而这个利差正是预期央行利率必然继续下降,央行甚至还将降息降准,那么继续加杠杆借资金进行交易,就必然稳赚不赔。

央行成为整个市场唯一的交易对手,市场吃定了央行不敢收紧,于是有恃无恐。这种情景想必央行看在眼里,气在心上,但是又无能为力。就像猫和老鼠的游戏,尽管老鼠已经非常嚣张了,但是身为猫也暂且按下不表。

因此,此次笔者认为央行绝不敢真的去杠杆,只是对机构给个警告,不能过于嚣张了。有机构透露:央行在8月24日召集商业银行开会,为了防止融出资金的期限过于集中,留下隐患,要求银行合理搭配资金的融出期限。

不过G20即将召开,而目前美联储加息预期趋于强烈,美元开始大涨,人民币贬值压力再次抬头,央行一定程度上在公开市场维持紧平衡,也是为了减缓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