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如何看待中国孩子的优劣势?

放眼全球,如何看待中国孩子的优劣势?
2017年05月06日 08:25 秦朔朋友圈

作者:Shasha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这几年回国,发现朋友们比以往更焦虑孩子的教育。自从有了国际学校、少年出国、作业量少、课外活动多这个选项,家长们开始发愁该给孩子选哪条路。

如果说我们那一代焦虑的是成绩,现在焦虑的是选择。

选择与金钱有关,但不全是钱的事。天底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还相对容易。而教育偏偏是没办法用金钱解决的。即使念最昂贵的国际学校,父母仍难免担心:孩子出国能适应吗?中文丢了怎么办?

很多都是新问题,几乎没有父辈的经验可以借鉴。每次同龄人一起探讨,我的建议是:不妨先跳出眼前的问题,用孩子成年后的定位,往前倒推。现在教育国际化是趋势,无论念公立还是私立,当中国走向世界,互联网打破国界,未来的孩子会比我们这一代更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那么,放眼全球,中国孩子具备哪些优势劣势,如何发挥长处,积累全球化的竞争实力呢?今天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

中国父母是否管的太多?

对中国孩子最大的质疑是:父母管得太多了,孩子独立性不够。英美的小孩很早就自己睡觉穿衣,会干家务、照料弟妹,而中国的孩子却全方位需要父母帮助料理生活,一直到成年仍不独立。

需要改变吗?

先来看一个研究结论。斯坦福大学学者艾莉莎•傅发现,如果以孩子成绩来衡量,华人父母的包办和欧美父母的散养,都可以激励一些孩子取得好成绩。

区别是华人的孩子倾向于认为,学习一部分动力来自父母,自己的生命和父母深度联结,甚至对父母有所亏欠;而欧美孩子认为,学习就是自己的事,亲子间各自独立,互相帮助,但不依赖。提到父母(尤其母亲)时,华人孩子反应更强烈,会担心父母失望。

艾莉莎说,华人孩子与父母有很强的共生关系。孩子因为父母的期待,而获得额外的动力。她打了个比方说:“欧美家长给了孩子一对翅膀,让他们自己飞翔;而华人父母会在孩子的翅膀下面输送风力,爹妈就是那翅膀下面源源不断的风……”

家庭教育是很个人化的,不可能让所有民族的父母,都变成美国爹妈那样。钱穆先生说:“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  中国式家庭深度的归属感,在快速变革中也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以孩子未来为导向,我们需要调整什么?

分析西方的亲子关系,会发现它与西方社会经济制度高度适应。在市场经济中,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竞争的基础,所以,西方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尽早让他们获得独一无二的竞争特质。

中国目前也走了市场化这条路,只是经济还在转型过程中。未来的孩子,极有可能面临更接近西方的残酷市场竞争,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必备素质。

在此基础上,不妨借鉴西方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几点核心原则:

建立自信心

父母不要当众羞辱孩子,指出他/她的缺点。中国传统家长往往不在意,以为孩子小,无所谓,会当着孩子面跟别人说:我孩子很内向的;或者,他/她反应很慢的。但研究思维科学的人发现,小孩比大人想象的更聪明,他们有独立的大脑,能迅速接受你传递的负面信息。当他/她跟你越亲密,就越容易相信你的批评,从而在某些方面变得恐惧,害怕尝试。

孩子越是缺乏信心,父母就越难放手,人为强化了亲子之间的共生依赖关系。

西方教育认为,父母应该通过积极的话语给孩子正能量,让她有勇气面对世界,最大化自己的潜能。

如果一个孩子反应慢,西方家长老师不会说:你太迟钝了。他们会努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比如说:你真专注!真棒!从而引导孩子把注意力从消极特质转移到积极特质上来,最大化自己的特长。

市场竞争需要发挥人的优势,而不是用短处与别人较量。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而父母只有18年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充分发掘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

鼓励提问题

发问,让孩子学会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立的想法。

西方学者一直研究: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在国际测试上成绩很好,尤其数学排名第一,但是到了大学,能做出科研创造的人数远远不及英美和犹太人?

我也发现:中国的孩子可以考很高的托福雅思分数,英文很好,但是在英美职场,中国人是办公室里很安静的,社交少,干活认真,华人能进入管理层的人数,远不及印度人和犹太人。

好的教育应该培养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价值的人。而我们很会考试,却不擅长提出独立的想法,更容易接受别人的规则,服从他人的决定,显得不够独立和创新。追溯源头,中国孩子从小在家庭和学校里,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探索和发现。这一点后面详细说。

培养体能

独立,往往从照顾自己身心开始。比较遗憾的是,中国孩子的体能不够好,不仅横向落后于英美日本等等,而且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相比我们从前也有退步。

每次回国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太静态了!学校和家庭害怕出事,不敢让孩子剧烈活动,成年以后,华人一加班就容易累,体力比英美同事差。建立家庭之后,如果没有祖父母帮忙带娃,身体精力都很难撑得住。

在英美的幼儿园,孩子花大量时间玩:爬树、荡秋千、徒步野营等,而不是坐在教室里。中小学很重视竞技运动,优秀学生往往体育好,是足球、橄榄球或者篮球明星。成年人崇尚户外活动,以阳光健美(而不是皮肤白嫩)为美。很多年过60的老人,仍然登山徒步、开车穿越,活得自在潇洒。

体力好,最大的好处是更加自信独立,生活可以驾驭。

而中国学校的体能教育常常被数理化取代。所以,父母要尽量找机会带孩子多运动,让孩子增强体能。体能是独立和自由的基础。

中国的孩子缺乏自信吗?

很多人问:为什么孩子小时候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越长大,自己的想法越少,显得不够自信?

国际经合组织的教育官员安迪在考察成员国教育之后发现,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允许把他们总结的方法,直接喂送给学生,让学生记下来。这在英美不常见。英美的老师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答案不只有一个。

中国老师的方法更高效,节省了时间,某些具体题目上面也有好处。但长远来看,孩子习惯了舒舒服服接受别人给予的知识,探索和创新能力下降,很难形成自己独到的想法。这种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方式,与我们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意识都有关系。

可以改变吗?

前天一位犹太裔的美国学者谈了一个让我有启发的对比。他在中国从教很多年,妻子是中国人,对比中国和犹太文化后发现:两个民族都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会责任,不像英美一样完全崇尚个体自由。

但是,中国和犹太民族有一个显著不同:犹太人特别重视提出问题。当孩子向父母提问时,父母会一边回答,一边再向孩子提问。问题跟着问题。而不是把一个答案给了孩子,谈话就结束了。也许因此,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在全球遥遥领先。

有意思的是,犹太父母虽然重视家庭联结,但他们不惧怕孩子质疑父母。质疑等于提出问题,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在不断的提问和探索中,让思路变得开阔。但他发现,中国父母常常因为质疑而不开心,变得很严肃。这和犹太文化不同。

犹太人认为,质疑只是针对某件事提出问题,并不意味着孩子在情感上反抗你,这是两码事。

谈到改变,中国家庭需要对亲情达成新的默契。亲人,不代表事事认同,完全一致,绝对听话服从;亲人意味着,彼此在人格方面互相尊重,体谅对方的时间和付出,能够没有负担地交流想法,共同探讨进步。

一个有自信的人,首先要学会提问和表达,在家庭中把想法说出来。

但同时,我认同一些深度研究亚洲事务的西方学者说的: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我们对“自信”应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典型的美国人总会在任何时候表达自己观点,显得咄咄逼人;而中国的文化比较谨慎,我们往往在深思熟虑之后,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不代表没有想法、不够自信。没必要用一个标准,衡量世界上所有人,把亚洲孩子都培养成美国孩子。

我的英国老板在和亚洲人打交道多年之后,也对我说:不要忽略那些沉默的人。有的人不会在众人面前提出观点、质疑对方,但不代表他们没有独到的想法。作为领导者,要找机会倾听那些沉默的人。他们可能有更深度的好意见。

作为家长,需要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当别的孩子当众提出观点时,不要马上指责自己孩子:你看看人家!

有的小孩可能想得比较多,比较细,又不善于当众表达,这可能跟家长平时的高标准严要求有关,孩子惧怕犯错误,不敢轻易说什么。家长需要寻找机会,耐心问问:你的想法是怎样的?多多给与倾听和鼓励。

时间和耐心,都是自信心的土壤。

中国孩子忍耐力强?

西方学者发现,中国学校教育有大量封闭性题目,需要重复的练习,让孩子学会了努力和忍耐。

这一方面抑制了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很多成年人耐受性比较强,不会频繁换工作,也因此实现了家庭财富的原始积累。这种能力也很重要。

但西方教育有什么好处呢?在英国读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学习辛苦但不痛苦。虽然经常要熬夜完成作业,但是题目都很有意思,它们激发了一个人强烈的探索欲望,辛苦并愉悦着。它让人发现,学习和人生原来可以用更加有乐趣的方式进行。

至于人生中痛苦的事情,该如何面对呢?

西方研究中国时,发现中国人的忍耐力,还可能跟道家哲学有关。道家认为任何事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苦与乐,阴与阳,悲与喜。不存在只有乐,没有苦的生活。

但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特别强调快乐,典型的美国人对于幸福和成功,有着一心一意的追求。托马斯·帕克(Thomas Parker,1979)曾说,美国文化认为:有钱、有品位、有好的技能,就能过上没有什么痛苦的生活。所谓幸福,就是没有负面的东西。他们不习惯把负面当作生活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来接受。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地拥抱生活:既迎接积极,也接受消极。 西方一些人认为这是大智慧。

但这些年每次回国我都感到,中国人越来越像极端化的美国人。特别是对于金钱的追求。幸福的定义变得急躁而简单,有钱就有幸福。名牌、国际学校、别墅豪车……好像可以解决生活大部分问题。人们回避失败,尤其不能接受孩子成长慢半拍。

但实际上,美国社会也没有那么简单。与金钱和享乐相匹配的,还有冒险精神、鼓励互助和耐心、创造力、契约和法律制度。这些东西让金钱和享乐变得可以持续。

从教育上说,最可怕的是,孩子既没有养成美国式的冒险和契约精神等,又失去了中国人的忍耐力,这并不利于积累长期竞争优势。

放眼全球,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首先需要合理利用东西方资源,看到他人长处,也发挥自己优势,同时对别人和自己的文化都保持一点警惕和思考。

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教育。如果你的生活里,某一种观念太强势,不妨从家庭开始做一些平衡,给孩子另一个思路,多一种选择,他的人生会变得开阔自由。

作者曾为英国媒体报道中国问题,近年任摩根大通新加坡项目经理。

作品链接:变动的时代,我们该如何配置孩子的教育资源?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