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众生相,我们真的赚到了吗?

双十一众生相,我们真的赚到了吗?
2016年11月11日 13:35 水木然专栏

本文为经营指数专刊原创

为了刺激消费,我们开辟一个又一个节日:五一黄金周、十一国庆长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等,而从2009年开始,双11已经俨然成为中国最大消费狂欢节日,并且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甚至英国《每日电讯报》发文讨论:“忘掉小小的黑色星期五吧,双11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线上购物节!”

毕竟为了这一天同时出动100多架飞机,各国领导都很紧张飞机里面到底是辣条还是导弹。撇开当天让人惊讶到掉下巴的销售额,战后的“残骸”却也堆积成山。

那么,我们真的赚到了吗?下面请看五类人群画像。

第一类人群:消费者——手忙脚乱

都说这世界上最贵的车就是购物车,双十一这个节日让多少男同胞听到后颤抖。我相信更多的人早在几天前甚至一个月前,就已经将想购买的商品添加到购物车里准备这一天的扫荡,而在这一天过去之后的几天甚至一两个月内,也都不会再想购买商品了。

笼统的说,男性购物欲望本身没有女性强烈,除了在这天买买偶尔瞥到的键盘鼠标鞋子什么的,大部分注意力还是在女朋友的购物车上了。

“我购物车里挑选的东西好像少了一些?”11月10日,居住在某市的张涛妻子李丽问他。“不知道啊,你是不是记错了?”张涛回答。就这样夫妻之间为迎战“双十一”早早就开始了迂回战术。

“我担心妻子知道,一般都是只偷偷移除一两件,但是今天我看到妻子购物车里同样款式的东西有四五件,我一气之下全给她删了。”张涛说,这次由于删掉的物品太多,被妻子发现之后他们大吵一架,最终在双方父母的劝解下才缓和。“‘双十一’只要夫妻双方都觉得好的东西是可以买的,理性消费就可以。”张涛这样说。

我相信,在每年双十一总会有人碰到类似的问题,作为男性无法解决又怕引起感情矛盾,胆怯却又想“剁手”,个中滋味难以描述。

哦对,其实都忘了把,双十一原来是光棍节来着……

这一天来之前,朋友圈里除了秀恩爱的,就是“卖”闺蜜的。

除了情感问题会有一定几率产生纠纷,再一个最实际的问题就来了,就是这一天大家买的东西,大多数人别想自己的快递按时到,按时到了也不一定保证自己最想买的东西真的有货,真的有货也不一定真的有好质量,真的有好质量也不一定比平时卖的便宜。

而一旦产生任何一个想退货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谁给你退呢?

就商品损坏这一点说,收到快递后发现问题,第一反应找到商家,而在快递中产生的问题商家是不负责任的,而在快递中出了问题一旦没有付额外运费险,很大程度上快递公司也不会予以赔偿。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一般买快递很少有人会付额外运费险,就算付了,赔偿的是现金还是商品都不一定,最主要是,来来回回又要很久,费心费力费神,难说值不值得。

如果平时很少购物的话,这几天还是网络诈骗的猖狂时期,谎称要快捷退款,却暗中盗取银行卡号和密码大笔消费。

重要的事说三遍,网络消费小心谨慎!网络消费小心谨慎!网络消费小心谨慎!

第二类人:快递员——提前辞职

大家都知道快递行业的辛苦劳累,在双十一这天,由于商品的大幅度折扣,单笔快递收益反而比平时低,商品打折跑个腿也要打折,而且双十一之后的业务巨多无比,除个别收益较好的比较稳定外,其他地区快递员行业流失率暴涨,为了保证双十一之后自己还是有劲的小伙子,很多快递员选择双十一前都辞职。

第三类人:客服——叫苦不迭

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双十一连APP都会被卡白屏,除了大家买买买,更忙的就是客服了。虽然这一天大家没有闲心去“调戏”客服了,但是极其庞大的消费群也让客服人员苦不堪言,几乎是妥妥的要加班了,甚至还要被直播……

第四类人:商家——赔本赚吆喝

而大家都知道,双十一的活动不是商家折扣而是店铺老板折扣,这个活动之所以持续到今天,不是每个店铺都大赚特赚,是因为行业竞争不得不做活动保留客户不流失。

自己不搞活动别人搞活动,那小店还开的下去吗?

大家都知道,开店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赚就约等于亏。很多店铺为了维持生计,打肿脸充胖子,可能这一天卖的越多自己损失越多,只能安慰自己就当花钱打广告了。

也有一些店铺为了止损,不得不想到一些办法来躲避“战争”。

第五类人:股民——被套了。

双十一的迷局之一就是:很多电商平台的股票是不涨反而跌的。

2016年双十一还在进行,但截至北京时间00:25左右,阿里巴巴股票却跌2.48%,报94.27美元。京东也跌去2.35%,报24.54美元。甚至亚马逊这个大洋彼岸的电商巨头的股价也下挫,跌幅高达到了5%以上!(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不禁忆起2014年的天猫双11, 高潮一过就迅速疲软,阿里市值11日当天就跌了3.78%,萎缩了712亿元,已经超过双十一销量571亿。

其实很好理解,股票市场反应的是预期,股价会优先反应。在热闹的背后是凑热闹,都要理解“每年双十一可以卖出很多东西”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其实反过来翻译就是“每年可能只有双十一可以卖很多东西”,双十一的销售额对于店家来说其实是消耗活动,电商之间的竞争同样会增加费用支出。短期的销售额增加看起来会使利润总量增加,但实际上利润率是降低的,因为我们不能不看其他支出,双十一的广告费用及活动费用,甚至和同行竞争的举报,对于商家来说都是不小的冲击。

短期消耗活动过于繁华,这不是市场认同的行为。

况且只有最开始是淘宝搞双十一的活动,现在多了京东和苏宁来抢地盘,预期不得到增强反而弱化很正常,更何况阿里巴巴目前所投资的行业还没见到明显起色,股价不涨属于正常。

在现在这个移动端媒体时代,借贷活动软件的推广已经让更多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双手,甚至有人靠借贷软件过活,最后欠款无法偿还主动自首被批捕。

总的来看,或许双十一活动是马云的奇思妙想,但我认为更好的诠释应该是电子时代衍生的必然产物。生活为了要便利,总有人需要为此付出代价,哪怕有馅饼,那也不是等着就可以吃到的,只不过广告和宣传会让人觉得,好像很轻松。

但马云作为第一个提出的,一定是最有远见的。而随着活动慢慢的发展,不堪重负的店铺或许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措施活动。因此双十一购物节其实就是一个消费拥堵节点,都来凑这个热闹,势必造成堵塞和各种问题。

变化,是这个时代最扣人心弦的主题。我们正在迎来中国社会最激荡的变革,水木然作品变革三部曲详尽描述了这一过程。(变革三部曲指的是:《工业4.0大革命》《跨界战争》《时代之巅》)。让我们一起开启时代变革的密码!请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购买(另有水木然家乡特产),阅读全部内容可加水木然微信号:smr669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