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零工经济”时代,你再不懂就晚了!

中国正在进入“零工经济”时代,你再不懂就晚了!
2017年12月05日 21:45 水木然专栏

作者:水木然

在当前这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如果你不能使自己迅速品牌化,你将错失下一轮红利!

这是一个必须注意的现象:市场上提供的职位越来越少了。1948年到2000年,职位数量增长速度是人口数量增长的1.7倍。但是从2000年到2014年,人口增长速度却是职位增长的2.4倍,也就是说:社会未来能够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少了!

而且现在的工作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也都是跨界的!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对手从哪里冒出来的。因此,你最好还是有个备选计划,以防有什么东西会摧毁你的公司或你所在的行业。

放眼四望,如今很多人早已对打卡上班的生活早已厌倦,每天朝九晚五的节奏已经让他们丧失了创造力和积极性,开始出来自己找点事充实一下自己。

与此同时,各种“临时职位”日渐普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过一种类似于“U”盘的生活,哪里需要就插在哪里,随插随取。以前有句话叫:我是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忘哪搬。现在看来这句话正在实现。

今天水木然去一个朋友的餐厅吃饭,老板告诉我他们有一位顾客,经常会在接孙子上学的路上,顺便帮他们餐厅捎了几个外卖订单,然后挣一点外快。然后我前天在杭州打滴滴,就遇到了一个公司的司机,他是在帮公司送货回来的路上,顺便接一单,赚点外快。

我觉的这两件事虽小,但是却代表了一种趋势。

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多余的时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报酬。比如送外卖的、上门美甲、上门搬家的等等,编辑离开了媒体、司机了离开了出租车公司、会计离开了会计事务所、律师也在离开律师事务所等等,他们越来越钟情于独立的服务某个精准的个人或机构。

这说明中国正在进入“零工经济”时代,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是人类第一次开始违反工业时代以来形成的“雇佣”模式。劳资双方似乎开始断裂了,项目越来越短平快、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支付报酬越来越跟结果挂钩,对于劳资双方来说,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转变。

很多公司为了开展短期项目,喜欢雇佣一些非合同制的“独立员工”,他们业务能力更强、更加专注,而且不需要缴纳各种保险,灵活又高效。

另外:很多人的人际关系网往往是由同类人组成的,他们在同一家公司或同一行业工作。但正如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一个健康的关系网既有“同质性”资本,也有“异质性”资本——也就是,同质关系和异质关系。比如,如果你在农场上只种植单一作物——例如只种植玉米——那么当经济衰退(没有人想买玉米),或者遇到环境枯萎病(一种意想不到的农作物疾病)时,你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只接触一个角度的观点,你的思维就会被局限。以创业精神去发展一份副业可以让你以有趣的新方式扩展你的关系网,同时不需要放弃你的核心关系。这会让你的适应力更强,对他人更有价值。(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但是,“零工经济”并不是号召大家都去“打零工”,它们二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打零工是为了维持生活所需,是一种单纯的出卖自己劳动力。跟一个人的兴趣、志向都无关联。而“零工经济”的本质是让大家利用自己的特长、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更高价值,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这属于更高层次的需求。

 (得一把好壶,享半世清茗)

互联网释放了我们的个性,催生了大量自由职业者,无数平台的崛起,使你有机会参与创造和价值输出。你越有能力、越有特点、越有特长,就越不需要依附某个公司。 

今后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个人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相反,那些资质平平的泛泛之辈,或者始终找不到定位的人,可能只能依附于组织的安排、别人的指使才能生存,所以工薪阶层必将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这是传统世界逻辑,有的人只需要执行命令并不需要承担结果。这就是打工的本质。而在互联网时代,个体开始崛起、公司开始平台化,你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发挥特长为社会创造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未来每一个人,一定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今后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真正的稳定,是你到哪里都有饭吃!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