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蹲点“堵”委员,“脸盲”哪能捞得了料

首日蹲点“堵”委员,“脸盲”哪能捞得了料
2017年03月01日 22:55 国际金融报

大风飞扬,太阳露脸,北京开始进入两会时间。

3月1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政协委员驻地北京铁道大厦,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待提前来签到的委员,人员安检细致而紧密,就连一份文件想进入驻地大门也要通过安检机。在大堂签到处附近,记者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等候即将现身的委员。

“厉老来了!快问他供给侧问题!”蹲点的记者同行被这一声提醒迅速吸引过来!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只见一位长者,缓步从签到处走向大堂外候车。眼尖的记者发现,他正是86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厉老您亲自来报到啦!您今年的提案重点是什么?您对供给侧改革如何看?”一群记者边走边提出问题。厉以宁身边的随行人员告诉记者,“今天先不讲,记者发布会时再讲。”虽然厉以宁专心走路并未发声,但记者心中仍抱有一丝期待!

最后,经不住记者的热情,厉以宁还是轻声回应了两次:“我们记者会时再说吧!”虽然步伐缓慢,但是厉以宁始终昂着头,目视前方,稳健地走向门外。

熟悉的委员面孔往往更容易引起记者的兴奋。在经济组委员签到名单中,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华庆前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滨已经签到完毕。不过,记者并未在驻地大堂看到他们本人。

▲宋春雨 摄

采访代表委员有时候要靠运气和勇气,尤其是第一次参加两会报道的记者,更是抓住一切机会大胆提问:“委员您的提案信息透露一点吧!我看您提着印有保险字样的袋子,您是保险行业的吧?能说说当前保险公司举牌受限制的问题吗?”

“我不是保险行业的!”被提问的委员给出否定答案。记者一看其签到的名字,原来是某西部省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任!记者无奈感叹,这就是脸盲的“悲剧”!

静静地等待中,一波小高峰随即到来!河南省的全国政协委员从早上7:30就集体出发进京,接近中午12点,成为第一批抵达的京外政协委员。

签到后,其中一位政协委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是农业大省,我们在本次两会上重点关注三农问题。我在农村调研时发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些双返人员,急需要政策扶持。如何做到让双返人员回得去并留得住,在农村落地生根并实现安居乐业,是各地农村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通过政策扶持把这一主要问题解决了,我认为对农村其他一些长期滞留的难题都很有帮助。比如,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助于改变农村劳动力人才素质低的问题;有助于把双返人群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应用到农村,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当这些人才融入到当地产业链中时,就会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听到委员们谈及经济、金融等问题的议案内容时,格外让记者心情振奋。截至今天下午4点,记者从四个经济组签到处了解到,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委员签到完毕。不过,在驻地北京铁道大厦蹲守的记者看到的委员身影寥寥,预计大批委员还要等到明日抵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