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大概率加息?各大央行如临大敌

美联储大概率加息?各大央行如临大敌
2017年03月12日 21:50 国际金融报

3月15日,美联储召开年内第一次利率决议。从目前几大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的近期表态看,市场认为,耶伦会按下加息按纽,“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  

▲ 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

在强烈加息预期下,华尔街并没有陷入“慌乱”中,惟一值得担心的是债券市场。3月9日,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按兵不动,且暗示“货币政策转身”后,全球债券市场遭遇血洗,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升破2.6%的关键位置。  

市场担心,如果美联储进入连续升息通道,债券市场将进入长期熊市。  

那么,美联储会走这步棋吗?  

英杰华投资集团(AvivaIn-vestors)利率业务负责人查利·迪赛尔(CharlieDiebel)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预计,美联储今年会加息三次。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华尔街的主流观点。  

果真如此,全球各大央行又该如何应对?资本配置又将如何调整?  

3月加息板上钉钉?

两周前,市场认为美联储3月加息的概率不到25%。可是,随着一些数据的出炉,以及美联储官员陆续释放出鹰派言论,市场认为,3月加息似乎是板上钉钉。  

▲ 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

2月28日,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说,3月份加息非常值得考虑,也将“认真考虑”。  

▲ 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

3月1日,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说,经济强健程度足以让我们实施加息,“应该尽早启动这一过程,以确保加息是渐进且充满耐心”。  

最重要的是,3月3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发表讲话,如果美国的通胀率和就业率等经济数据符合预期,那么3月加息是合适的。  

经济数据是怎样的呢?

就业数据一直在美联储利率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私人市场就业数(ADP),俗称“小非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该数据增长29.8万,增幅是2015年底以来最高,远超分析师预期。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利率期货数据显示,交易员认为3月15日加息几率超九成。  

年内总共加息三次?

美国CNBC分析指出,在加息不具备很强必要性的情况下,美联储突然转变态度,多次释放鹰派信号,这不仅可能意味着美联储会在3月加息,还可能意味着美联储比市场预想的还要更加激进。  

英杰华投资集团(AvivaIn-vestors)利率业务负责人查利·迪赛尔(CharlieDiebel)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美联储今年会加息三次,该公司根据这个立场已经调整了资产配置,进行短期欧元/美元期货合约交易,或3个月期货合约交易,并因此获利。  

英国《金融时报》对经济学家的一项调查显示,牛气十足的股票市场和不断好转的经济增长,将使美联储有理由年内三次上调利率。  

前奥巴马政府财政部官员、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AaronKlein表示,3月美联储加息无疑,但这仅仅是开始,“从现在起,人们将习惯美联储全年频繁加息。”  

债市将遭遇血洗?

 美联储升息会多大程度影响汇市、债市和股市?  

《金融时报》分析,若美联储积极升息,将对外汇市场造成出其不意的影响。  

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分析师钱德勒认为,美联储加速升息将刺激美元重拾升势,尤其在“财政议题备受关注”之际,货币政策这种“旧式的刺激经济动力”将在汇市发挥关键效果。  

美元大多头———高盛(GOLDmanSachs)也表示,若3月加息,则将为美元上涨10%奠定基础,“2年期利率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最大,基于我们的利差模型,2年期美元上升100个基点意味着美元兑G10货币可能升值约10%。”  

至于债市,市场预期不乐观。  

“新债券天王”、双线资本执行长冈雷克说,现在该期待美联储会来一场老式的“连续升息”,这一连串升息将持续到“有事情爆发”为止。  

金融圈大空头、法国兴业银行策略师阿尔伯特·爱德华(AlbertEdwards)表示,利率走高将引发类似1994年时的债券市场“大屠杀”。他在一份报告中回忆道,在1994年之前市场曾预期美联储会加息,就像眼下。当年,债券持有人的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3月9日,全球债市遭遇“血洗”。  

▲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

当日,欧洲央行删除了“使用所有可用工具”的表述,不再有采取进一步刺激政策的“紧迫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暗示,降息的可能性已经下滑。  

这被市场解读为是欧洲央行准备退出宽松政策的信号,投资者仓皇逃离,大量抛售国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升破2.6%的关键位置。  

债王格罗斯曾在1月投资展望中称,一旦10年期美债突破2.6%,将开启一个长期债券熊市,坏事将接踵而来。  

各国央行如何应对?

美联储加息对资金流动的影响显而易见,凯投宏观公司(Capital)亚洲区资深经济学家莱瑟说,“亚洲央行会依此调整货币政策”。  

外媒认为,在美联储升息的情况下,亚洲各国央行各有策略。韩国可能降息,因为韩国的政治危机以及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将削弱其经济成长。  

日本央行原先可能得靠使日元贬值和增加进口物品的成本来刺激经济,但如果美联储升息,就能减轻日本央行的压力,暂时无须扩大宽松。  

印度央行上个月意外让借贷成本维持不变,并暗示该行历时两年的利率宽松循环已快画下句点。该行预料印度经济在截至明年3月的一年间将出现显著复苏,主因是印度的消费将出现反弹。  

东南亚的央行则相对较注重维持平缓的核心通胀,这些央行目前也因此未面临实施紧缩政策的压力。  

而中国正透过提高货币市场利率来控制企业的杠杆,如此一来人民银行(央行)不用出手调升基准利率,伤害经济基础,就能使资产泡沫缩小。  

▼ 好文推荐

岩隆财富连发三天诡异公告惊呆投资者,本报越深挖越“吓坏宝宝”

华尔街英语成功秘诀: 虚假宣传、违规放贷!

【独家】设立P2P平台只是为了高价卖房?这家公司的套路有点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