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寄快递都要用身份证了!用户信息进入裸奔时代?

收寄快递都要用身份证了!用户信息进入裸奔时代?
2017年03月31日 23:55 国际金融报

未来收寄快递都得出示身份证了。

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的消息,今年4月起,将启动在31个省(区、市)相关试点城市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

然而,实名制在使信息真实度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为此,一些地区和业内企业已经开始寻求“防御之策”。3月31日,在第二届物流快递行业信息安全大会上,中国首个快递行业安全自律平台启动,中国邮政、EMS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加入平台,并承诺对于贩卖用户隐私的人员,将坚决驱逐出快递行业,永不录用。  

那么,在政策和快递公司的双重推动下,公众的隐私真的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吗?  

信息泄露安全隐患

据知情人士表示,电商店主利用个人信息可以实现店铺运营目的,可以做推广、刷信用,贩卖消息方也可有收入,双方如果默契一般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然而如果信息获得者抱有其他目的,消费者简直防不胜防。

菜鸟网络资深安全专家王乐对记者介绍,目前消费者隐私被窃取的主要方式有面单拍照、内鬼泄密、系统软件漏洞以及外挂等。从趋势上看,通过线下的面单信息泄露隐私的比率逐渐上升。

近年来,消费者因快递单泄露个人信息而遭遇入室盗窃、抢劫,甚至引发故意杀人的案例屡见不鲜。此前央视财经曾经曝光圆通、申通、天天快递等公司为了创收会留存单号信息进行贩卖,网络上一张快递单就卖到了四毛钱,快递单成为“泄密单”,成为消费者隐私的巨大隐患。

相关法律人士表示,根据一张快递单,就能知道消费者的姓名、家庭住址、手机和消费习惯,信息泄露的相关案件里,由于买卖双方交易方式隐秘,证据不易保存,调查和取证难度较大,消费者目前更多的需要自己保护自己的隐私。

常年使用快递的李女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她基本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收货地址也尽量填工作单位的。

安全技术前提

如今按照推行实名制的节奏,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将会进一步加剧。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商业环境下,个人信息在货主/商家、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及末端配送人等多环节流通。如果严格推行实名制,个人信息相当于全程裸奔,因此需要在商品流通的全程供应链各环节加强防范非法交易。

“实名收寄必须建立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上,身份证信息验证也需要技术解决,否则将遭遇消费者抵触,同时末端快递网点也可能流于形式,无法完成相关步骤。目前,国家邮政局及菜鸟网络平台等推进的隐私面单,需要与实名制同步推进,让消费者放心。”

据了解,3月30日,快递实名制信息安全联盟推出了“后台实名制+前台隐私化”系统性解决方案,利用分布式信息存储技术,从源头分离数据保障安全。

此前,菜鸟网络联合快递公司启用了更安全的隐私面单,可以在快递面单上隐去消费者的姓名电话等信息,从而阻断从线下盗取信息的通道。

王乐告诉记者,从2016年菜鸟网络协助破获的信息泄露案件来看,相当一部分是物流企业内部人员作案。有一些够不上立案标准的,被企业辞退后,可能换个公司继续干。  

“这些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递小哥,他们大部分都职业‘黑灰产信息贩卖’人员,流窜于不同的行业、公司,担任不同岗位。”王乐说,有了安全共享平台,以后这些人员的违法违纪信息将实现互通共享,这一“黑名单”制度将更进一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推行仍存难题

当《国际金融报》记者询问消费者关于实名收寄的看法时,大多数人都有抵触情绪:“收个快递还得拿身份证,这不是找事儿吗?”

李女士更是直言:“把信息全部交给快递公司,我不放心。”

圆通快递营运规划高级总监王勇表示,实名收寄对快递公司肯定会有影响,比如时间上,前端揽收时增加了核对动作,增加了揽收时间,“但是国家有这种要求,我们就得按照这个要求去做”。  

而当记者拨打几位快递人员的电话时,他们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收寄快递要核查身份证的通知,不过如果真的要的话,还是挺麻烦。

原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快递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对媒体表示,由于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尚未到位或成本过高,快递公司要求快递员收件进行身份证拍照验视,各物流网点验证记录身份信息等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会增加物流快递公司成本,因此具体实施并没有达到三个百分百目标(100%先验视后封箱、100%寄递实名制、100%X光机安检)。

▼ 好文推荐

“迪士尼IP”地产利益链深度调查!迪士尼高管如何化身为地产开发掮客?

石化油服巨亏161亿成A股“亏损之王”,更可恨的是:员工在降薪,高管薪酬却猛增

中国人寿股票评级被多家国际投行下调,这家巨无霸险企有四个问题令投资者深感忧虑......

国际金融报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