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A+H”模式诱惑,中信建投拟回A股IPO

扛不住”A+H”模式诱惑,中信建投拟回A股IPO
2017年04月22日 00:20 国际金融报

在港交所挂牌仅4个多月的中信建投证券4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相关监管机构申请建议A股发行并于上交所上市,A股发行数量不超过4亿股,发行价格将不低于每股人民币1元。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建投在股东权益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上,多年排名行业前列。且在去年的A股承销市场上大获全胜,拿到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双料冠军。

公告称,本次A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推动境内外证券相关业务发展。  

中信建投表示,A股发行将有助于满足该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对资本的长期需求,推进该公司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丰富该公司资本补充渠道。  

瑞银、银河共同辅导

北京证监局官网4月20日更新了中信建投的上市辅导基本情况表。据该表披露,瑞银证券、银河证券于2017年3月20日与签署了“辅导协议”,接下来将由两家券商共同对其展开上市辅导。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证券也是一家先在H股上市,而后再重新申请在A股IPO的证券公司。早在2012年,银河证券就曾获“特批”在A+H股上市,但彼时IPO遭遇窗口暂停,因此优先登陆H股成为了银河证券的选择。而在IPO重启后的2014年,银河证券正式提交IPO申请。经历种种曲折,银河证券终于在今年1月登陆A股。

目前内地券商中,已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等10家A+H股上市券商。不过,“A+H”模式更多的是券商先在A股上市,然后在寻求H股上市,例如前不久刚刚赴港上市的国泰君安H股IPO就属于此类。

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齐亮此前在香港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量5770亿元,较2015年的日均1万亿元交易量降低约50%,而2017年首两月日均交易量按年再有下跌,公司相关收入下降反应市场状况,未来会加大引进资产和销售力度,也会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对未来业务有信心。

他还表示,公司正在建设海外平台,搭建各个产品线,加强中信国际与内地业务的联动,公司之前与大和证券签约合作,希望借此机会与更多国际机构合作,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H股上市仅用两个半月

作为融资的重要途径,去年港交所经历了券商股IPO的小高潮。东方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先后登录了H股。在A股拟上市券商还在苦苦排队时,中信建投赴港上市从申请到上市仅用了两个半月。

去年9月26日,中信建投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宣布在香港发行11.3亿股H股,集资额约为71.87亿港元至82.04亿港元。同年12月9日,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每股发售价6.81港元,募资约70.97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了中信建投6.79亿股H股,占已发行H股的57.38%,相当于中信建投已发行股本总额的9.47%。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瑞银香港及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中信建投H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与中信建投赴港两个多月上市相比,在A股排队IPO的券商需要等待的时间则更长。截至目前,A股IPO排队候审的券商还有浙商证券、财通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华西证券、东莞证券、长城证券和华林证券等。

其中浙商证券已经排队超过33个月,和它同时预披的国信证券、东方证券都早已上市;在它之后的华安证券、中原证券也成功上市。

16年投行双料冠军

中信建投赴港上市不到半年后,就宣布将申请A股IPO,16年出众的业绩是其最好的背书。

公司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信建投证券总收入为175.84亿元,同比下降28.26%;净利润52.59亿元,同比下滑39.12;总资产为1816.95亿元,同比下降0.82%。虽然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降幅远远低于行业水平。  

中信建投H股招股书中披露,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公司的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于2012至2015年连续4年在按总资产规模排名的中国前20大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一。中信建投董事长王常青在16年致辞中也指出,公司全年加权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10%,在所有已公告的境内上市证券公司中名列第一。

业务分布方面,2016年中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总收入46.82亿元,同比增长37.79%;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实现总收入15.64亿元,同比增长11.71%。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总收入为72.34亿元,同比下降47.53%;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实现总收入35.75亿元,同比下降34.33%。

根据wind数据对2016年主承销商的“募集资金规模”和“承销项目家数”统计,中信建投拿到“双料”冠军,募资总额为6048.57亿元,项目家数593家。中信建投投行业务优势主要在于债券发行规模与承销,承销家数比第二名多出156家。IPO方面,中信建投16年也以183.49亿元的募资金额排名第一。

近期中信建投基金被罚

不过,相对低调的中信建投最近因子公司的原因热度上升。前几日中信建投的基金子公司因为“砸盘”事件被监管层约谈。

4月12日,中国平安、兴业银行盘中出现“闪崩”。4月17日晚,中信建投证券发布港交所自愿性公告证实,其持股占比为55%的中信建投基金的多只专户涉及此事。目前交易所已启动对所涉账户的限制交易程序,期限拟为一个月。

公告中还提到,4月13日,上交所约谈了中信建投基金相关负责人,问询了解上述异常交易行为的具体情况。据其反映,相关异常交易行为指令是由专户产品的投资顾问公司下达。在指令执行过程中,投资顾问与中信建投基金未充分沟通,且在订单执行中未能采取有效的风控措施,引发上述异常情况。

不过,中信建投证券同时表示,截至去年底中信建投基金的收入及净利润对其占比分别为1.9%及2.1%。

▼ 好文推荐

“保壳”沦为“财技”游戏?中国一重的这四个数字·····

听说IBM和巴菲特在等一朵“云”

别为铁总4万亿债务发愁,先看这张涨了312元的动车票

国际金融报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