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手中97.2%股权已质押,为造车即使万劫不复

贾跃亭手中97.2%股权已质押,为造车即使万劫不复
2017年05月22日 23:50 国际金融报

5月21日下午,乐视网发布公告宣布,贾跃亭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专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同时聘用梁军为公司总经理。

▲ 图片来源:东方IC

与此同时,贾跃亭表示:“我的精力到底会怎么样安排。首先,我肯定会把精力放在上市公司,因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业务。在上市公司之外,我更多的精力放在汽车业务当中。”

也许对乐视网来说,这次高层职务的调整,健全了企业的治理结构;但是,对贾跃亭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令业界惊讶的是,即便乐视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贾跃亭也没有动摇发展乐视汽车的决心。更让外界奇怪的是,明明有那么多挣钱的项目可以操作,贾跃亭为什么还要偏执于造车?

为什么不放弃造车

2014年12月9日,贾跃亭在新浪微博上写道:

移动互联时代,汽车产业面临一场巨大革命。潜行一年的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建立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使中国汽车产业弯道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有效解决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让人人都能驾驶超级汽车呼吸纯净空气。

这是贾跃亭第一次正式对外公布其造车计划。在贾跃亭的理念中,乐视汽车带着这样几个标签——纯电动、智能、互联网以及能接入乐视生态。

▲ 图片来源:东方IC

在这一造车计划公布后,外界质疑声大于理解声,在乐视内部反对票也远远大于赞同票。乐视车联网CEO何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底(2013年底)乐视高管对于是否造车有过一个投票,结果是大部分高管坚决反对。”

理由非常简单,汽车产业海量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回报期会拖垮整个乐视,即便像谷歌、苹果这样的互联网“巨无霸”也不敢轻言进军整车制造领域。而电动汽车领域“成功”的典范——特斯拉,在发展了13年后依然未摆脱亏损。

但是,贾跃亭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即使乐视造汽车会万劫不复,如果能点燃更多人的梦想,我也义无反顾。”并且,乐视缺乏制约能力的董事会更是让贾跃亭在执行过程中畅通无阻。

此外,在乐视生态的布局中,汽车生态也是一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生态(车载屏)作为终端之一,与手机生态(手机屏)、大屏生态(电视屏)支撑了其他4个子生态落地。就像贾跃亭说的那样,“在我们眼中,7个生态是缺一不可的。”

▲ 乐视生态示意图

如果失去汽车生态,整个乐视生态在终端输出上无法实现闭合;但是,“假如这个闭环的生态系统能成功,那消费者以后只用乐视的产品和服务就足够了”。业内分析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以互联网企业身份切入,贾跃亭网罗了原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原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原英菲尼迪中国及亚太区总经理吕征宇、原广汽丰田副总裁高景深等一大批在运营、研发、营销、制造等各领域专家级人才,这使得乐视汽车在造车上并不是徒具虚名。

今年1月4日,乐视汽车战略组成Faraday Future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发布了首款车型FF91,这是乐视汽车从“PPT造车”到实质造车的一个关键节点。同一时间,贾跃亭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贾跃亭:续航超700公里提速2.39秒,新物种FF91全球首发重构未来》,并将其置顶至今。

下一步该如何……

在21日下午的媒体沟通会上,贾跃亭告诉现场的媒体:“汽车带来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不用多讲,是非常重大的。不仅仅对乐视,甚至对我们国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这种使命光环下,贾跃亭和乐视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乐视汽车的发展。

在乐视汽车的发展中,贾跃亭一直是在以自有资金支撑。贾跃亭表示:“上市公司和汽车的资金从来没有过关联,唯独是我个人卖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压根儿不存在两个公司之间的任何资金的往来。”

但是乐视网在4月26日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目前持有乐视网股份25.67%,仍然是第一大股东。但其股权质押数达4.97亿股,占持股97.2%。

此外,虽然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向乐视注入了150亿元战略资金,但是该笔资金并没有流入乐视汽车业务。孙宏斌也在融创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虽然互联网汽车挺有意思的,但我们会非常小心,至少目前没有条件。我们把现有投资做好。未来投不投不一定,但是目前不考虑投资乐视汽车。”

在这种情况下,贾跃亭只有像蔚来汽车、爱弛亿维一样想办法从资本市场获取投资。“汽车的A轮融资很快就会正式启动了,应该不会太久,2017年之内有可能正式完成,当然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先把产品生产出来,让大家体验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汽车。”贾跃亭如是说。

但是,面对乐视汽车当前的状况,以及融创中国的表率举动,又有多少投资人愿意为接下来的造车项目买单。

见习记者 张力克

▼ 好文推荐

贾跃亭辞任总经理,乐视姓“贾”还是姓“孙”?

近2000家P2P被银行一项收费“做掉”?96天见分晓!

以金贸大厦为“基地” 鲜言操控了哪些公司?

国际金融报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