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逾71亿港元的中原银行登陆港股

募资逾71亿港元的中原银行登陆港股
2017年07月19日 23:20 国际金融报

有惊无险!中原银行登陆港股首日,以0.04港元的微小涨幅,在收盘时险守住了发行价。

7月19日,中原银行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全日交易并不活跃,开盘报2.52港元,早盘最高曾见2.58港元,升幅逾5%。随后,股价一度回落,最低跌至公开发行价2.45港元。截至收盘,股价报2.49港元,险守发行价。

据悉,中原银行本次IPO,是今年香港新股市场上迄今为止第三宗融资规模不低于10亿美元的项目。

据中原银行于7月18日公布的招股结果,该股以接近招股价区间(2.42至2.53港元)中间价的2.45港元定价,投资者申购一手中签率为100%,预期集资净额约71.15亿港元,与上月广州农商银行的IPO集资规模不相上下。

不过,和众多赴港上市的内地银行一样,此前中原银行也遭遇了认购不足的尴尬。

IPO招股结果显示,其香港公开发售认购不足,仅录得39%的认购。开发售项下未获认购的初步提呈发售股份已重新分配至国际发售;而国际发售部分则获得适度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项下的H股最终数量占全球发售中发售股份总数约96.14%。

在未来发展道路上,中原银行仍需“诊治”重组后遗症。

其一,因中原银行由十多家银行重组而成的背景,有分析人士质疑其分散的股权结构会给银行带来隐忧。

据了解,中原银行原由开封银行、安阳银行、鹤壁银行等河南省13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成,并于2014年12月正式成为股份制银行。在股权结构上,截至目前,中原银行共有557家非自然人股东和9324名自然人股东,分别持有约95.45%和4.55%的股份。其中,中原银行前三大股东持股总和不到30%。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分散的股权结构是把“双刃剑”,中原银行的重组背景应辩证看待。

其二,业内对中原银行高出同业水平的不良率也有所担忧。

由于中原银行原本的13家银行合并后,其原有债权债务由新设立的中原银行承继。成立至今,中原银行虽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行业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中原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2%、1.95%、1.86%,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4%。

对此,中原银行主席兼董事长窦荣兴透露,中原银行日后会持续通过资产证券化及出售不良资产等方式严控不良资产水平,希望能抓住发展机遇继续加强服务于中小企业,并扩展服务于其他方面的客户群体。

“公司对香港资本市场非常有信心。”窦荣兴称,今后公司将会努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寻求突破及转型,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见习记者 陈圣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