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房贷…这些大家关心的,周小川给了新回应

汇率、房贷…这些大家关心的,周小川给了新回应
2017年03月10日 20:50 愉见财经

*文章综合自中国网、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网 、澎湃新闻

作为央行掌门,周小川的一举一动历来是各路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天(3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亮相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这场记者会上,周小川等央行主要领导就大家关注的汇率、、货币政策、房贷、外汇储备、支付领域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两大热门话题

1.关于汇率

受多种因素影响,2016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比较大。对此,周小川指出, 这是由于2016年下半年,中国对外投资和其他方面的外部花销比较“猛一些”,每年下半年这个季节外部花销都会较多,2016年外部花销多得明显一些,另外也包括有些企业在外面收购热情比较高。

此外,周小川认为,去年下半年美国大选结束后,出现了一些不太符合预期的情况,导致美元指数上升较快,所以人民币汇率波动稍大一些。

对于2017年的汇率变化情况,周小川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更趋稳定和更加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成效,国际上对中国的信心更强,汇率有自动稳定的趋势。至于汇率政策,今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执行和监管方面要做的更精细一些。

周小川特别强调,今年的人民币汇率总体来说会比较稳定。外汇市场向来是非常敏感的,会随着全球经济和中国国内发生的各种事件不断波动,2017年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因此正常的汇率波动是常态。

2.关于楼市

在回应“信贷与住房贷款问题”时,周小川表示,住房贷款还是会以相对快的速度发展,会相对平衡,随着住房政策的调整,个人住房贷款会相对放慢。

周小川进一步指出,房地产信贷增长较快的是个人住房贷款,一方面有助于居民买房,也有助于降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库存;反过来说又可能让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变高。

总体来看,个人住房贷款是通过个人购房以后,实际上资金转到开发商,开发商也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也会带动一系列产品供给,所以这个贷款不要简单看作买房,实际上会传递到相当大的产业链。

在2天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做客接受新华网的节目时,也就房地产方面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在谈到如何看待房地产走势时,陈政高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个基本面和房地产市场紧密相关,只要这个基本面不改变,房地产市场就不会改变。

陈政高表示,当前已经出台了若干的调控政策,还储备了若干个调控政策,“这些政策足够我们调控市场所用”。

两位高层都在各自的领域内谈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今年的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至少是会维持到2017的下半年甚至是年底。

其他热点话题

关于外储:“外汇储备是要用的,不是用来看的”

周小川表示,之前我们外储增长走得太快了点,我们自己也认为没必要这么多,也有一部分被认为是热钱。发达国家采取了QE,导致其中大量流动性进入新兴市场,其中很多是金融方面的流动。此前发达国家资金流出至少三分之一到了中国。

外汇储备下降也是正常现象,我们也不想要这么多,适当有所下降没什么不好的。

关于去杠杆:“降杠杆首先要考虑稳杠杆”

易纲表示,从结构看,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不高,但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从全球比较看,是比较高的。应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要有更多的资本金进去,并考虑在各个行业要严格资本约束。

周小川补充道,整个社会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过高,作为一种宏观现象,其微观基础是,众多非金融企业自身的杠杆率过高,这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很大关系。对此,每个企业,特别是杠杆率过高的企业,自身要进行内部改革。另外,金融系统也不能过多支持这类企业,除了鼓励直接融资外,也有一些企业需要进行市场化的债转股。

关于资管乱象:“作出一些初步规范”

针对理财产品的问题,周小川表示,理财产品市场上有一些混乱,这些混乱包括比如标准差距太大、套利机会太多、投机性过强等问题。同时监管之间“通气”不够,对市场总体观察和风险把握还不够好,所以这方面也要加强。从资产管理各种个体来说,有一些是投机性过强,忽视风险,没有一些起码的风险管理的做法。

此外,对于市场普遍关心资产管理产品或者理财产品嵌套运行问题,周小川强调,资产管理和其他金融业务一样,要着重为实体经济服务,转来转去钱没有到实体经济去。这中间可能有套利,甚至违规的行为。目前,大家对资产管理究竟怎么定义、都是哪些范畴、都存在哪些问题,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还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关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周小川表示,货币适当在稳健方面做得更加中性,有利于供给侧改革。如果货币政策太松,有些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的压力不够。如果经济中货币数量太大,如果真是大水漫灌,对经济是有害。

“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还是存在,但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比例每年还是在上升。融资难的问题会逐渐缓解。价格问题除了名义价格还要看实际价格,跟其他因素有关系。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愉见财经”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