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特钢急救!谁想帮它拔管?| 愉见财经

东北特钢急救!谁想帮它拔管?| 愉见财经
2016年07月19日 11:35 愉见财经

今天,财新的报道里悄悄改了“主语”;晚间,国开行发布了澄清公告。但反正,有人寻思着倡议大家一起停辽宁省政府以及东北特钢的融资了。

财新:东北特钢连续违约 投资人议案倡议三会暂停辽宁省政府以及该省企业融资

  东北特钢连续违约。多家媒体援引财新消息称,作为东北特钢多次发行债券的主承销商,国开行近日拟召集第三次持有人会议,与债券投资人讨论有关议案。议案显示,“提请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暂停辽宁省政府及企业融资并倡议所有金融该机构全面停止购买辽宁省政府及辽宁地区债券”。

  财新在18:11发布消息见下图:

  大约半小时后,财新在标题中将“开行”改为“投资人”。

 

不断违约的东北特钢

  此前媒体报道称,截至7月12日,东北特钢已有6只债券出现实质性违约,总额高达47.21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30日,东北特钢在中国货币网公布了多个对持有人会议决议答复的公告。针对之前持有人会议要求不进行债转股的“隔空喊话”,东北特钢回复,同意本决议。

  两个月前,“15东特钢SCP001”、“15东特钢CP001”“15东特钢CP002”、“15东特钢CP003”的投资者曾召开持有人会议。其中,针对“15东特钢SCP001”的投资者要求其立即偿付本息并支付违约金的议案。东北特钢表示,自身力量立即偿付本息并支付违约金存在困难,将在违约债券整体解决方案形成后,统筹解决违约债券本息兑付问题。

  当时,有投资者表示将提起诉讼等法律程序。东北特钢在回复中称,“表示理解,但为了妥善处理东北特钢集团债务危机,建议债券持有人暂时不要采取相关法律措施。”

 

难题不只在辽宁



  对于辽宁省金融运行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上周在另一篇报道中提到,辽宁政府债务率过高对其投融资的约束作用已在金融市场上显现:政府债券、平台贷款、城投债的新增规模已经压缩,部分金融产品还出现风险溢价。

  该报道称,过去两年间,辽宁经济金融运行某种程度上已形成“债务风险攀升-新增资金收缩-基建投资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债务风险攀升”的链式反应。

  预算报告显示,2015年末辽宁省政府债务余额为8718.5亿,债务率为157.72%,相比2012年末上升了88个百分点,超过100%的警戒线。

  该报道称,业内普遍认为,资源型省份山西、内蒙古、云南、青海的综合财力也出现了缩减,未来或将面临与辽宁同样的难题。

国开行辟谣澄清

(愉记备注一下:那句“国开行作为中介机构,本身不具备提起议案的职能和权利”,讲真还的确如此,有说服力。)

国开行的澄清公告如下:

关于东北特钢债券持有人会议有关事项的澄清声明

近期,有媒体发布所谓“国开行议案倡议三会暂停辽宁省政府以及辽宁地区企业融资”的报道,该报道不实。

东北特钢多只债券违约后,国开行作为主承销商之一,与其他主承销商一道,严格按照监管部门有关要求,通过债券持有人会议等合规渠道,收集和整理债券持有人相关提案,及时反馈发行人并上报主管部门。国开行作为中介机构,本身不具备提起议案的职能和权利。

多年来,国开行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东北振兴战略,通过多种方式为辽宁省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支持辽宁经济发展。未来,国开行将一如既往,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辽宁省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国开行作为东北特钢债券主承销商之一,将继续尽职履责,督促有关部门和东北特钢尽快履行偿债义务,尽最大可能保障债券投资人合法权益,维护区域金融生态安全。

国家开发银行

2016年7月18日

(本文综合财新、21世纪经济报道、国开行公告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