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首富”并非王卫当下之所求

问鼎“首富”并非王卫当下之所求
2017年03月01日 11:13 杨国英观察

文\杨国英 (微信公众号:杨国英观察)

“跑单帮”出身的王卫,其账面财富距离内地首富已仅剩咫尺之遥———2月28日,顺丰控股又一次涨停,助推王卫身价超越马化腾和李兆基,而如果本周内顺丰控股再持续拉涨停,那么,本周王卫将会把马云、李嘉诚和王健林陆续甩在身后,正式登上华人首富的宝座。

诚然,近日王卫在互联网上频频被刷屏,无数网民期待王卫能够登上所谓首富的宝座,这无论是从心理学上,还是从传播学上讲,均充满了合理性和必然性。

没有念过大学,所从事的又是貌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快递行业,外加上市之前一直很低调,这一切均给普罗大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输出了以下心理预期:只要踏实肯干,即使没有学历、没有特长,也同样能够功成名就。

这样的励志效应是具有正向意义的,在举凡创业则必称“互联网、人工智能”之当下,王卫被普罗大众视为励志偶像般推崇,应该说,这不仅为无数普通年轻人注入了积极的正能量,同时,也间接给予了身处实体经济的传统企业家们信心。

但是,舆论过多聚焦于王卫距离首富还有多远,事实上,不仅会给社会心理造成过犹不及的负面效应,而且更是王卫本人所不愿看到的。

首先,目前舆论对王卫身价的追踪般测算,本质上测算的是短期无法变现的账面财富,因为作为控股股东,王卫所持有的顺丰控股股票有长达36个月的锁定期,而股票市场永远有涨有跌,在连续涨停之后,未来也可能会连续跌停。

事实上,顺丰借壳上市后的连续涨停,主要与A股市场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追风投机效应有关,因为无论是从市盈率看,还是从行业增长前景看,顺丰目前股价均存在明显的高估。而股价的短期高估,对其他非控股股东或许有利,他们的锁定期仅有12个月,对部分跟风炒作的套利机构或许也是有利的,因为尽管顺丰的总市值盘子较大,但是流通股特别少(占比尚不足3.2%),这对于资金充沛的部分炒作套利机构来说,短期内间隙性地再拉几个涨停板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通过股价的被炒作而加冕首富,这应该是王卫极不情愿看到的。首先,这对于控股股东而言,是明显的得不偿失,短期内没有套现机会,而中长期却要承受股价下跌的压力;而且基于实体经济创业家的踏实初心,王卫应该更不希望将首富的冠冕加在自己头上,毕竟快递行业的利润是挤出来的,一分一厘均来之不易。更何况,在“四通一达”已经陆续上市且齐聚于菜鸟网络的信息化物流大平台之下,王卫作为快递行业早中期领先半步的顺丰掌门人,本身已经感到压力重重,有何闲情享受“空而不实”的首富快感———其实,要不是近两年“四通一达”陆续上市所释放出的行业压力,一直声称不愿上市的王卫,可能更愿意打造一个百分百自己完全掌控的顺丰帝国。

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均高速迭代的当下,不要说身处传统快递行业后有追兵、前有阻力的顺丰,就连华为、阿里、腾讯这些具备强大产业护城河的优秀企业,也根本毫无喘息的机会———只有坚持不懈地创新并持续优化组织体系,才能不被时代潮流所颠覆。

当下,即使王卫能够戴上“空而不实”的首富冠冕,也解决不了一直压在他心头的两大业务痛点:一是主营业务艰难的利润增长,二是传统业务模式的艰难转型。虽然顺丰控股近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6财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双双大幅上升,但是,实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26 .43亿元———而如果不是2016年史上(近10年)罕见的低油价,那么,顺丰的净利润可能要再打折扣,因为对于拥有庞大车队和机队的顺丰而言,超低的油价本身就意味着成本支出的减少。而对于一直谋划业务升级(走阿里和京东的逆向路线)的顺丰,最近几年堪称流年不利,其电商业务不仅持续没有明显的起色,而且亏损额度整体呈持续扩大的态势,故而不得已将其剥离上市公司板块。

大众情绪无厘头地激昂,难解王卫心头之忧,短期几个涨停板助推出的所谓“首富”,其实非王卫当下之所求。毕竟,资本市场散发出的仅是瞬间幻影,而“首富”能否坐实、坐稳的背后,比拼的永远是企业层面的战略抉择力以及射击所需的定力和跑马拉松所需的耐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