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牛大约在秋季

A股走牛大约在秋季
2017年06月09日 11:43 杨国英观察

文/杨国英

朋友大于天。

最近一段时间,原先的慢节奏生活,戞然而止。认识数年的一位温州朋友,其位处无锡的轧钢厂,在环保高压下被迫转型,我为他可谓操碎了心,东牵右引,希望他能转型顺畅。

好朋友,无雅俗之分,以诚相待即可。一个人在不同圈子深交几位好友,认知面拓宽了,更接地气了,也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世界形成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至于在一个小圈子里互吹互捧,互诋互毁。

转型不易,这个时代,机会变少,坑变多,实在人少,忽悠者多。

在侃一下近期的金融市场之前,先自我夸奖一下,“信我者,赚Money”,还记得我一个月前连续数篇文章,号召大伙进军股市吗?(《子弹上膛,准备射击!》《不要侥幸,金融排雷战正在进行中!》《安邦不安,我们不妨打一场A股伏击战!》),不知道你的持仓赚了多少,反正我浮盈了7%,其中一半已经落袋为安。

最近两三个交易日,刺激A股走强的,无非是市场市场盛传的央行“撒钱模式”,部分微信大号言之凿凿,央行向市场撒钱2.5万亿。

乖乖,2.5万亿?这蛋扯得,你熟悉下货币学的常识好吗?

事情的缘由是:继6月5日重启28天期逆回购之后,6日央行又进行了1年期MLF操作,规模4980亿元。由于此次MLF操作单日净投放流动性规模创历史之最,有文章将其解读为央行再次开启大水漫灌的“撒钱模式”,引发舆论热议。

事实上是什么?

仅凭MLF放量操作就判定货币政策重回旧轨,明显是一种夸大和误读。要知道,6月份之内到期的MLF规模就有4313亿,6日MLF释放4980亿规模流动性,只是到期续做,且投放规模仅仅略大于到期规模。区区几千亿的流动性释放经过对冲,更多的是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

性偏紧加剧的状况,根本不会带来大水漫灌的客观效果,过分夸大并不符合事实。

再者,对MLF操作本身的误读。部分微信大号指出,按照货币乘数为5计算,近5千亿的MLF操作规模等于向市场投放了2.5万亿的货币量,这种观点显系缺乏专业性的误读。须知,MLF全称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MLF投放中期内的货币流动性,这与商业银行靠发放贷款创造的信用货币是两个概念,而货币乘数只与后者有关。

这年头静下心,悉心掌握金融常识的少了,胡扯八蛋的多了。

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至少不会改变,金融去杠杆、金融去泡沫,这是中央政策,在风险出清没有到安全边际时,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

以我对央行货币政策的了解,这一波货币收紧,至少将延续到9月之后。所以,在这一判断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A股走牛至少要等到秋势。

1,最近几个交易日的走强,主要缘于两点,一是“刘韩午餐”以及随后出台的《减持新规》等,对市场恐慌情绪的安抚,二是最近两天被市场误读的所谓“央行撒钱”。

2,证监会短期情绪安抚,但中长期市场化改革的路径不会改变,这不过紧的《减持新规》本周不是稍微放宽了吗,IPO不是再次放量了吗。

3,在中小创估值没有回归合理水平前,没有再普跌25%,中小创整体市盈率没有控制在30倍左右,A股怎么可能会出现结构性的牛市呢?短期的波动,我们可以顺势优选股票做做波段,但切勿以为A股全面探底上升了。

4,在这一波乐观情绪结束前,我的浮盈达到10%以上,我就打算清仓了,可能就在下周。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每年的持仓,大抵不会超过2个月,在仍处于转轨期的A股市场,选势比选股更重要,或者说,应该在选势的基础上选股。这个道理,我有空再详细写文章讨论一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