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才有力量!

文/杨国英

一垒石头,岿然不动的,大体是最有力量的;一群人,安静寡语的,往往是最有实力的。

今天,我去市区看牙(平日静修,读读书,写写作,做做研究),约老同事午餐,偶遇老领导,并桌聊天共餐。

苏商老俞,其实并不老,也就比我年长几岁,“苏商”这个词的从无到有,从有到落地,再到今天江苏企业界NO1的圈层平台,就是老俞一手操办起来的,其间的不易和艰辛、尤其是委屈,在我08—09年创业起,我就感同身受。

老俞有股韧劲,虽说长相年轻,却是老黄牛一样的人物,一个苏商会,多个事业部,左推右牵、上衔下接,确实勤于耕耘,就这一点,我望尘莫及。

严格说来,苏商是我的第一个正式职场,在那里工作的一年半,拓宽了我的思维,某种程度上,也奠定了我一生的旨趣。04年的苏商,初创时也就三、五杆枪(连一台电脑都没有),一间小办公室,之后茁壮成长,长成现在这番枝繁叶茂的模样。

而我,则经历了06年入上海、07年进地产公司、08年创业、10年之后财经写作的多样人生,其间,不管顺与不顺,每年都去苏商2—3次,看看老同事,找老俞聊聊天,很是自在,这么多年来,在苏商的职场经历虽是短暂,却在我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迹。

苏商这些年,做得顺风顺水,在江苏的政商界,则更是独一无二。但有时,我还是觉得,老俞的格局可以更大一些,还可以更上一个高度,做一些更具有穿透性、也更具有爆发力的事情。

老俞是安静的,安静才有力量,但是,有时又会让人觉得,他的安静,是忙着低头赶路,而不是抬头看路——频频在多个巷道来回穿梭,而不是借势或谋势汇聚起一股洪流,开辟出一条宽阔大道。

老俞是个傲娇与谦逊的矛盾体,我也是,这与人的成长背景有关,难以割舍。所以,我对老俞的建议,他一般是认同的,至少表面是认同的。

今天中午,他说今年计划静一静,我内心给他点一个赞,早就该静一静了,一是忙碌多年身心需要切换空间,二是静下来更有利于抬头看路;他又说今年要推动“产融家”项目,我内心给他点第二个赞,这找准了传统企业家的需求脉搏——现在的传统企业家,管理上是扫过盲了,简单的投融资常识,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如何立足产业看金融,又如何跳出产业看金融,许多传统企业家还是缺乏这样的思维纵深度。

立足产业看金融,很容易理解,借助金融的力量,介入到产业链的上下游;而跳出产业看金融,却不太容易理解,许多传统企业家也不太容易接收,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主业不景气、也缺乏竞争力,这些传统企业家应该去干什么,应该果断甩下包袱,学会扮演一个合格股权投资者的角色,去投新兴的产业,去投充满朝气、具有实干精神的年轻人。

安静才有力量!

不仅是企业家圈层的组织者老俞,也不仅是众多的传统企业家,也包括我们每一个寻常的个体,我们都需要安静下来——于寻常的个体,就业、创业,应该寻常哪些行业?投资理财,应该摸准哪些大势?

势在事易成,势不在蹉跎一生!

在这个时代,我们目之所及,几乎都是过剩的。而在这个万物过剩的时代,又偏逢我们都是过度勤奋、且擅长窝里斗的中国人,所以,我们静下来“抬头看路”,显然要比不停息地“低头赶路”重要得多。

静下来,让我们听从内心的召唤,让我们触发新经济时代不可逆的天人感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