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反思,我们还应该反思什么?

阿里反思,我们还应该反思什么?
2017年10月01日 17:49 杨国英观察

文/杨国英

挂万漏一,亦难免有失察之错。

最近,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和阿里健康卷入文案抄袭事件,在阿里向抄袭对象『你今天真好看』公开致歉并发布了坦诚、公允的调查和严肃的处理结果后,9月30日,阿里巴巴CTO张建锋在内网发文反思抄袭行为对“对合作者的伤害”,同时表示,阿里巴巴将排查平台上所有第三方合作开发的产品和功能,重新梳理、设计与所有外部开发者合作的商务流程及产品设计规范。

对创业公司的”受伤害“,我们理所当然应抱以同情之心,他们势单力薄,他们前行不易,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如将此事上升到质疑阿里价值观的层面,那显然又大谬了,要知道,一个类似于阿里这样的巨型创新企业,其内部孵化项目、外部合作项目可能同时有上百个并行,有挂万漏一之处,亦在所难免。

马云的“家国情怀”言犹在耳,阿里的价值观没有变,阿里仍在一路远行,我更相信,事实也是如此,出问题的是“与外部合作者的商务流程事实”、以及“极个别阿里人的急功”。

关于这起抄袭事件,阿里的处理是及时的,张建锋的反思更是谦逊的、深刻的。阿里CTO张建锋在反思文章中还告诫所有阿里员工:“我们要加强跟业内同行的学习能力,但绝不能沾染同行的不良风气”——向同行学习,向合作伙伴学习,向创业团队学习,这是谦逊;不沾染不良风气,这在“模仿式创新”已成旧疾的国内互联网行业,绝对是一种深刻的反省——张建锋的话,在深刻地反思更深层次的背景,正如有文章所指出的,“国内互联网大公司在与外部开发者合作中缺乏商业诚信和保护原创精神,早已是业内通行弊病。”

行有行规,行规缺失,竞争必然失范,而竞争失范,所导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抄袭。比如,9月8日,腾讯CEO马化腾曾被媒体问及BAT“站队式竞争”的问题,他坦陈,BAT确实产生了一些比较不好的竞争,或者是一些创业者无奈地要站队,接受了这个投资那个就不行了。对此,马化腾表示无奈,也很想打破。

当一个行业的问题使得从业者身不由己地去犯错误,这就不只是一家企业和个人的问题,更是全行业共同的问题。阿里CTO张建锋说互联网行业存在抄袭的不良风气,从事实层面看也并不言重。往大处讲,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创新与抄袭伴生的历史。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抄袭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这方面,最受争议的可能是腾讯,从游戏到社交,腾讯被指抄袭的产品、细节数不胜数,网易的“饭饭”、严选、云音乐也曾被指分别抄袭过大众点评、无印良品、spotify……如果跨出互联网界,抄袭现象可能更是司空见惯,甚至我们多数人都感到习以为常。

抄袭,本不是可以轻描淡写的事情,然而我们却看到,在阿里的文案抄袭事件广受关注,阿里方面也给出了严肃、妥善处理并深刻反思自身问题的同时,在其他大型互联网企业发生过的类似抄袭事件,大部分并没有受到舆论乃至相关互联网公司同等严肃的对待。这恰恰说明,在阿里的反思之外,整个互联网行业向自主创新看齐、向不良抄袭说不的风气还远未形成,往更深一层讲,则说明互联网的法制等外部环境的气候还不甚理想。

在《关于“你今天真好看”团队投诉内容的调查及处理》中,天猫声明,“保护原创,才是对创新最大的尊重和推动,更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底线。”这一声明,对于不良风气盛行的整个互联网行业也不无价值——对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尤其是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繁琐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来说,可怕的不是犯错误,而是以非为是,认为不良的行业风气既然存在,就一定是合理的。

单纯就事论事,对于个案问题或许是有效甚至最佳的解决路径,而对于“同病相怜”的整个行业互联网行业,可能并不适用。换句话说,层出不穷的抄袭事件应该让我们认识到,隔段时间就选择性地鞭笞一次登上热点排行榜的抄袭事件,而以戏谑、调侃的方式对待另外一些抄袭现象,这种方式对于改善互联网行业的普遍问题并无裨益,正视行业现状、深刻反思行业弊病,才是真正有益的。

在人工智能革命曙光初现的今时今日,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在本质上已不同以往,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视野和能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宽广和强大。在这一背景下,对互联网行业现存弊病的深刻反思,更有利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加速向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