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雾霾,“现金贷”有望茁壮成长

清扫雾霾,“现金贷”有望茁壮成长
2017年12月04日 17:16 杨国英观察

文|杨国英

在“现金贷”监管尘埃落定后,既往乱象丛生、灰色运营的现金贷,有望在阳光下渐进茁壮成长。

令市场为之提心吊胆的监管新规,终于正式出炉--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当下问题集中暴露的现金贷给予规范。

详读《通知》,“纠偏”是“现金贷”监管新规的主旋律,其中,不仅强调了“现金贷”的利率红线、杠杆率上限、贷款展期次数、贷款对象和贷款催收的禁区,还明确了一连串的“暂停”--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

对于“纠偏”,这是市场预料中的事,市场不规范,乱象不整肃,会让“现金贷”市场越来越乱。“现金贷”本是中性词汇,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甚至还带有深厚的创新色彩。因此,对于一连串的“暂停”,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过于悲观,这其实是短期严肃整治的权宜之计。

一者,在校园贷、高利贷(乃至超利贷)等肆意横行,违规运营机构占比高达90%以上(有报告显示,截至11月19日,现金贷平台高达2693家,而正规核准的互联网小贷牌照仅249家)之下,必须紧急“暂停”整治;二者,《通知》对“现金贷”监管的纠偏,其所体现的仅是方向性的粗线条,相关细则的进一步细化出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通知》所涉及的贷款催收和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的禁区,未来有可能出台类似美国《公平债务催收法》的法规,就贷款催收的地点、时间、方式和对象作进一步的细化,对违规行为的惩治作进一步明确。

“暂停”不是“永远停止”,而是中短期必要的整治举措。

其实,回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当代金融史,包括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均经历过“开放-整治(暂停)-再开放”的发展阶段,而对于P2P、现金贷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我们也应该沿用这样的发展逻辑去看待,开放永远是金融创新不变的主旋律,而暂停式的整治则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

对于现金贷,我们相信监管部门也将沿用“开放-整治(暂停)-再开放”这样的监管逻辑,在中短期的必要的整治之后,在《通知》进一步细化、并得到有效执行之后,未来“现金贷”的牌照,仍然将对优秀的民间金融机构持续开放。毕竟,“现金贷”相比于传统民间借贷,不仅更容易做到数据监控、更便利于跟踪监管,而且只要监管规章、以及执法落地得到有效跟进,对于众多有小额借贷需求的人群,无论是便利性、还是借贷成本(相比高利贷)均更为有利。更何况,像现金贷这样的小额、高频的互联网金融,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要远远小于银行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

清扫雾霾,严肃整治,让“现金贷”置于阳光的照射之下,唯有如此,未来我们才能有幸地看到“现金贷”的茁壮成长。

本文发于新京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