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这事儿,国企更需要监管部门把控风险!

万科这事儿,国企更需要监管部门把控风险!
2017年06月10日 14:40 平点金基

 昨日晚间最令市场关注的新闻,当属深圳地铁集团收购恒大集团所持有的15.53亿股万科股权一事。这笔交易的总金额高达292亿元,恒大为此在短短半年时间出现了约70亿元的亏损。

当然,各位吃瓜群众完全不用担心精明的许家印会真的吃亏,他的身价早在十天前的端午节,就随着股价的暴涨而暴涨了1000亿元!

所以,做买卖不是每笔都要赚的,吃小亏赚大便宜才能让财富不断地创出新高。暴涨的原因,有好事者说是许家印成功从深圳相关机构获得巨额融资,从而得以在今年还清千亿永续债有关。

随着万科将此事公告于天下,深圳地铁也迅速跟进表态,称将支持万科依法依规推动董事会换届工作。在王石终于等来自己喜欢的大股东当家的情况下,万科做为房地产龙头企业,也在新大股东的表态下,终于有望开始依法依规运作了。可以说,这是宝万之争到现在为止,所有这一切结果中惟一一个好的结果!

不过,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深圳地铁的钱从哪里来?当初质疑宝能资金来源不合法的万科,是不是欠市场一份关于新股东资金来源的清查公告?

要知道,深圳地铁在过去5个月内,先是掏出372亿元现金拿下华润所持15.31%的万科股权,然后又掏出292亿元现金收购恒大持有的万科股权。前后开销664亿,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在市场的认知中,全世界的地铁集团,除了香港没有一个赚钱的,那么与宝能一样,监管部门是否也应当详细调查一下深地铁购买万科股权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安全,是否会把金融风险带进实体经济?

从深圳地铁集团的官网上可以看出,截止今年3月份,其净资产为1810亿元,总资产为2958亿元,即负债1148亿元。假若此次收购的292亿元并非自有现金,其负债或将要冲上1440亿元的高峰!

此前,深圳地铁集团领导曾表态,预计2012年到2016年,计折旧与利息导致的亏损将高达220亿元。

对市场而言,最大疑问在于,这样的大手笔投资,其资金来源可靠吗?宝能以万能险年化2.5%的水平负债购买万科就被认为不安全(后来直接被管理层全面叫停了万能险的销售),那么如果,我是说如果,深圳地铁的钱是借来的,按照目前银行年化6%的利息水平来购买万科的股票,是不是风险更大?

毕竟!宝能是姚老板的公司,它风险太高,投资太激进,倒霉的是他自己,与我们一众百姓无关。但是,深圳地铁就不同,它是国有企业,如果投资太激进,亏损的可是国有资产,如果是风险转嫁到银行,一样也是广大储户的血汗钱。性质上来说,这与保民的资金并无二致。所以,监管部门理应为全国人民把好风险控制关!

本来宝万之争,随着私营保险公司的进入,或许有望改变原来国有控股股东华润对管理层充分信任或者说是听之任之的管理风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但是随着实力非同一般的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的大力搅局,万科从一家国企投入到另一个国企的怀抱, 这样的改变,到底哪里惊天动地泣鬼神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在一般性竞争领域要国退民进。但是在宝万之争中,在一个完全不涉及国家机密或是高端制造的房地产行业,我们看到的只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被行政力量打得头破血流,国有资产不费吹灰之力攻城掠地,非但没有退,持股比例还增加了将近一倍!但愿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不要因此而寒了心才好。 

当然,公平地说,民营企业也不都是吃了亏。比如许家印。许家印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讲:做什么事都是开心愉快的。真是肺腑之言。

相信就是全身而退的华润的当家人傅育宁先生也自叹不如吧:华润虽然成功卖出股票,离开了万科这个是非之地,但明显是输了人(guan)气,尤其是没有立场鲜明地站在王石一边,失宠是可以想见的。

至于宝能,即然已经表态服从安排,那么大股东吃肉你就跟着喝一口汤吧。毕竟宝能一旦爆仓,后面还有一大堆保民,影响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也不好。但是你要识相,喝上几口汤就可以了,别老喝个没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